第一百五十七章 想造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时张师长也是笑,他确实比杨厂长幸运,之所以这样,也是他和李昭熟。

    杨厂长这时也接着说道:“精炼钢车间的归属,我算是早有心理准备,咱们轧钢厂主要还是发展民用领域比较好,牵扯到保密项目,咱们轧钢厂有点不够格。人员毕竟都是社会上招募的,还有一些人曾经在鬼子手下做过事,万一真的从咱们手里把机密泄露出去,那咱们就是罪人了。”

    但真把新车间和水压机划走,杨厂长那也是真的心疼,就说新车间,年利润几百亿,谁拿在手里,那就是源源不断的功劳。再说水压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一般的领域,谁用的上?现在虽然自己有功劳,但那是一次性的。

    现在张师长是高兴了,嘴都咧到耳朵跟了,不过事已至此,杨厂长也只能认了。想了想杨厂长接着说道:“新的机床加工项目,我们最多也就是拿到一批机械,估计还需要掏真金白银买。未来的机床生产业务,肯定也是留给新建设的那些机械厂,咱们轧钢厂最多也就喝点汤,毕竟我们也算有核心业务的,想争也很难争到。所以咱们轧钢厂想要发展,需要一个新的能留下来的支柱行业才行。”

    杨厂长说到这里,也是盯着李昭,这倒是实话,李昭拿出来的项目,基本都被上面收走了。现在轧钢厂就特别尴尬,想要发展,就必须有一个能来钱的核心产业,现在的业务决定了轧钢厂的地位高不起来。

    李昭看着杨厂长渴望的眼神,只得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自己的话,是准备搞机动农机项目。搞这个的原因,是想搞出一个发动机系列,从单缸到多缸,从小马力到大马力,这个项目我打算在新机床量产后开始。”

    李昭也是有过考量的,从他自己的技术实力出发,在新的机床量产后,再调集一些八级工,李昭有信心搞出自己记忆里比较先进的动力系统,最少也能达到三四十年后的水平。那样的话,动力系统基本上可以覆盖所有动力需求,最小的十几马力,最大上万马力的船用动力系统,都能解决。

    听了李昭的话,杨厂长高兴了起来,于是说道:“咱们不搞农机可不可以?你也知道,其实咱们现在产拖拉机这类农机的厂不少,咱们实在没有必要蹚这一滩浑水。你看咱们搞汽车怎么样?现在咱们最缺的是汽车。”

    杨厂长的这个想法,估计已经存在很久了,说道汽车,就两眼放光。

    这时张师长听了也是眼前一亮,说道:“是啊,现在不仅是政府缺办公汽车,咱们的军车也缺。你看我们用的那个嘎斯车,现在也买不到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恢复采购,这两年基本都没有新车到咱们这。拖拉机咱们可是有很多厂在搞,如果你有好的设计,咱们可以直接要一个拖拉机厂过来,但造汽车真的很有必要。”

    这是什么豪横的逻辑,农机厂居然说可以直接要一个过来,李昭对张师长的想法也是惊奇于是问道:“张伯伯,您这还能要到农机厂,不太可能吧?”

    张师长一听,也就说到:“我们这个师转入生产建设兵团的时候,就给了我这个权利,多了不敢说,要个两三个厂作为配套厂,还是可以的。对了你们村已经被我要到工厂名下了,以后那里属于咱们厂的农场,还有军垦农场,那也是我们师的,现在也一起划过来了。”说着还笑呵呵的看着李昭。

    李昭一听也是惊呆,这是什么操作,自己家这李家村完全就是没有自主权啊,前面划给了农业部,现在又被张师长要来了。算了不管了,以后自己管李家村也算名正言顺了,现在主要还是造车的问题,李家村还是后面回去再看是什么情况。

    李昭其实也是知道现在的情况,这个时候的汽车确实是很缺的,但需求是一个大问题,于是说道:“汽车确实比较缺少,但需求量恐怕很难起来吧?现在的汽车主要也就那么几个用途,公务用车、军用、载客、货运等,如果想生产汽车的话,势必要分为多个车型,这样的情况下,总量可就太少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