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李家村的未来规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草和防虫60元,成本差不多600元,产量基本1000斤左右,玉米按1.4元一斤算,每亩地的产值仅有800元,按两季算,也才1600元,这还是比较宽松的计算了,人工一点都没有计算的情况下,而种植小麦产值还会低一些。

    而一户农民手里有多少田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平均每户也就2到5亩地,一些农业大省可能多一些,也就十来亩而已,这也导致农民手里都有土地,但却赚不到钱。而想发展李昭设想中的这种生态农业,以家庭的形式肯定是不可能的,第一就是场地问题,一个家庭到哪找足够的空间搞物料加工,到哪去养蚯蚓,又到哪去养牲畜?当然如果这一切都能解决,那么五亩地所有物料都利用上,产值是多少呢?当然要一切顺利、无病无灾。

    由于场地太少,最多搞生态农业的一环,五亩地按两季算,大概一万斤粮食,也算一万斤秸秆,那么相当于有一万斤粮食,一千斤的蚯蚓,如果全部转化成生猪,就是四五千斤,如果按十元一斤,就是四到五万,扣除所有成本,最多也就有两三万收入就不错了,和打工比起来,完全没有可比性。

    而如果形成大规模的生态农业,那么产值也将是惊人的,就说李昭他们村那么大面积,如果放在六十年后,如果只是种粮食,秸秆也卖掉,也不过是一千五六百万的产值,不会超过两千万。而如果全部发展成生态农业的模式,能将这些有机质充分利用,那轻轻松松上亿,当然投资肯定也不少。

    思绪回转,李昭接着说道:“这里还有一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第一就是防疫,对于饲养牲畜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然很可能会血本无归。第二点就是技术支持,养蚯蚓需要的菌种可是不少,我这里调配的也很低级,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这里需要得到各位生物、农业专家的支持。第三点就是国家允不允许这么干,我们大规模养殖牲畜会消耗大量的粮食,更是需要种植牧草,这些还需要国家宏观上调控才行。”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现在吃不饱还是常态,粮食的宝贵程度不言而喻。养鸡的消耗还很小,但一旦养猪,那消耗就完全起来了,不过李昭也有方法,那就是不能养猪,那养鱼也是一样,到时候养殖草鱼,这是杂食性的鱼类,到时候蚯蚓加草养着,总比自然生长要快的多。

    众人也是陷入沉思,李昭的考虑都很全面。接着李昭继续说道:“我们的第二步就是继续扩大规模,如果我们有了足够的拖拉机,那我们准备下一步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三千到四千亩的程度。然后引入新的项目,第一就是暖棚,这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结束冬季只有白菜萝卜的状况。第二就是蘑菇、香菇等的种植。第三就是养鱼,诸位知道草鱼吧,这种鱼长得快,肉质也还不错,可以以草为主来养殖,我们准备继续将水沟往南挖,这样既可以保证灌溉的水源,又可以养鱼,同时防止野猪什么的祸害庄稼。第四就是牧草种植,这样可以给养牛羊猪鱼等提供饲料。第五就是在山坡上种植果树、坚果树等。”

    “而我们的第三步就是我们这里能达到的极限,我们这里大概有八千亩左右的土地,山坡更多一些,有一万多亩。最后一步就是所有土地全部都开垦出来,然后山坡上种植各种适宜的果树,最好能保证每个月都有不同的产出。而当我们到达这么大规模的时候,我们的产值诸位也应该都能明白,将达到数百上千万,根本不是单纯种植粮食可比的。”

    “所以我希望发展的生态农业大概就是这样,以蚯蚓养殖为中心,将众多农业项目整合到循环里面,充分利用有机质。说出来大伙可能不信,其实鸡粪经过处理之后是可以喂猪的,这就是生态农业的强大之处,能充分利用土地产生的有机质,实现耕地利用的最大化。想想全国范围内有多少土地,如果全部利用起来,将是多么庞大的产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