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精忠报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纷纷在等着。

    朱棣开心啊,让人将准备好的当朝状元写的,【天命北伐】读了一遍,虽然写的不错,但是和当年李时勉写的还是有差别,太年轻了,文字不够有功底。

    其乐融融的时候,一位吏部的臣子走了出来:“陛下听闻珠江郡王诗才当世无二,只是忙于公务,甚少写诗文,仅仅一篇人生若只如初见,流传于街头巷尾,不论男女皆称赞,殿下好诗才可莫要浪费了,今日何不请殿下再来一首诗,以振军威。”

    “好。”

    “好!”

    文人言官们看来对于朱瞻墡这么快起复,没有收到什么实质惩罚有些意见,但是又不敢说不敢提了,所以想尽了办法想要让朱瞻墡吃瘪,这群人估计自己都已经写好了诗,等着朱瞻墡出丑之后拿出来了。

    虽说朱瞻墡有那篇人生若只如初见,但是仅此一篇,很多人还觉得他是买的诗。

    一个作者如果又短又少那简直就是文人之耻。

    朱棣看向了朱瞻墡,其实他也认为朱瞻墡之前的诗是买的,为了避免尴尬朱棣打圆场说:“瞻墡刚从宗人府出来,最近都在劳心其他事情,临时做诗怕是维喆杨荣你们也不行吧。”

    两位内阁大员,忙挥手表示自己不行。

    “皇爷爷,容我想想便好,要不让这位大臣先写一首,给孙儿一刻钟的时间。”

    想还是得假装想一下的。

    “那臣就抛砖引玉献丑了。”

    “北国狼烟七十年,儿郎须向大漠行。”

    “身死家国报君恩,魂携捷报到殿前。”

    文人们纷纷称赞,一阵吹嘘。

    这抛砖是真抛砖,边上还有其他的文人跃跃欲试,但是他们都想着等到朱瞻墡写完了之后再来,这能压他一头。

    “臣没什么诗才,不如诸位才子,便只是抛砖引玉,让陛下,让诸位笑话了。”

    朱棣呵呵笑着,诗一般,精气神还是到位了。

    等到他诗念完了,朱瞻墡便站了起来,他已经写好了,还不到一刻钟。

    “皇爷爷,我写好了。”

    “哦?那你也念念吧。”

    “皇爷爷,因为时间比较急,就没有特别考究文字平仄,并未写诗,而是写了文章。”

    朱棣点头,示意朱瞻墡念出来,朱瞻墡四下张望找到了李时勉。

    他嗓门大,让他念。

    李时勉诧异的接过文章,刚看了两眼便瞪大了眼睛,站起身来大嗓门一开,声音浑厚苍雄有力。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伴随着李时勉那浑雄的声音,朱棣听了都不由的心底一颤他登基至今差不多就是二十年,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那描绘的景象正是自己北伐大漠的模样啊。

    皇帝这一下子就坐不住了。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

    这写的谁,这写的不就是多年来朱棣多年来的夙愿吗?守土复开疆,这不就是他现在要做的吗?

    读到这里李时勉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高亢。

    “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

    皇帝只觉衣服恢弘的画面展开,作为皇帝也作为将军的他带领着几十万大明儿郎南征北战定不世之功,让四夷诚服,天下归心,而他高坐在皇位之上,让四方来贺。

    朱棣站了起来:“好,好一个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写的好,读的好,都赏。”

    “都给我听着,我大明就是要让四方皆来贺!”朱棣雄浑的大笑了起来。

    “吾皇万岁!”

    虽然不是诗平仄押韵,甚至还是大白话,但是意境到了呀,对不起了屠洪刚。

    “瞻墡,这文章叫什么?”

    “回皇爷爷,名叫精忠报国。”

    该抄还是得抄,读书人的事能算抄吗?

    朱高煦酒都差点呛出来,这小子这么短时间去哪里买的文章。

    朱瞻墡这文一出,满朝文官人都傻了,咽了咽口水将诗文放回了屁股底下,这还能挑什么刺,最多说不合平仄,皇帝都开心成这样了,你出来唱反调,鸡蛋里面挑骨头吗?

    朱棣兴奋起来了,又看向了朱瞻墡的好大哥朱瞻基:“瞻基你说今晚有什么礼物要给朕看看的?”

    朱瞻墡顺势站了出来,走到一个披着黑布的大家伙面前,这东西横亘在宫内晚宴,甚是扎眼。

    “皇爷爷,我管这个叫做蒸汽无敌火炮战车破坏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