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释迦摩尼,众生皆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学宫,是大商除了朝歌学宫之外,最大的九座邑下学宫之一。

    在说服释迦西行取经之时,展现一番佛法的玄妙,也是圣人的算计。

    讲台之上。

    释迦闻言,也先是一愣。

    不过,他片刻间便明白了这是佛祖口中名传天下的机会,也是佛法扬名东土的机缘!

    释迦急忙道:“敢问佛祖,这三藏大法,在于何处?”

    药师如来面带微笑,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

    释迦眼神之中带着拯救苍生的目光,深深行了一礼,道:“弟子愿往西天,为天下苍生求来三藏大法!”

    药师佛对释迦的配合十分满意,他开口说道:

    “既然你有此心意,我这有三件佛门至宝,一件锦襕异宝袈裟、九环锡杖,还有那金紧禁三个箍儿,便赠与你了。”

    药师佛话音落下,佛门金光之中飞出了三件至宝。

    一件艳艳生光的袈裟。

    一件佛光四射的锡杖。

    三个金光熠熠的箍儿。

    三件至宝飞出,直接落到了释迦身上,一位威风凛凛却又儒雅清秀的和尚,顿时出现在讲台之上。

    与此同时,药师如来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这袈裟名为锦襕袈裟,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得龙披一缕,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穿上它,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

    “这禅杖,名为九环锡杖,是那铜镶铁造,镶嵌九道连环,身是九节仙藤……”

    “这箍儿……自有玄妙之处,届时你自会知晓。”

    释迦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身上竟有佛光现世,他躬身行礼道:“弟子多谢佛祖赐宝!定要取回三藏真经,普渡众生。”

    药师如来点了点头,道:“不愧是佛子。”

    然后,他不知为何,声音突然变得有些不同,手捏兰花,悠悠说道:

    “释迦,今日你既要西行,本尊便赐你一个西土的名字,好在西方行走。”

    “你本为大月氏释迦一族王子,当姓乔达摩,可名悉达多。”

    “你身为释迦一族的能者,当称摩尼。本尊便赐你法号,释迦摩尼,希望你能将佛法发扬光大。”

    药师如来话音落下,未等释迦开口,踏着祥云便遁去了天边,消失在众人眼中。

    数千里外。

    陈塘关。

    药师如来找了个无人的地界,赶紧收了法身,落下人间,看着玉符上警示的红尘灾厄,深深松了口气。

    他今天人间显法的时辰已经到了。

    若不收了法力,就会反大商仙神律令,红尘灾厄加身。

    不过。

    他该做的已经做完了。

    接下来,就只能看乔达摩能否担得起圣人的嘱咐。

    不过,取经人不过是个象征,重要性也不是很大。

    最关键的还是护经人。

    取经人定下之后,他便要回灵山定下注定不凡的护经人了。

    说完。

    他想驾着遁法从通天口岸离开,却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再施法,只能从渺无人烟,野兽层出的山林之中,一步一步走到东海市舶司。

    几个时辰之后。

    东海市舶司,衣衫褴褛,一身野兽齿痕的药师如来,踉踉跄跄的回到了通天之路……

    ……

    这一刻。

    药师如来并不知道,子受早已打开了人间气运,让诸天仙神可以窥视此处。

    他仓促离开的身影,早已在天地间引来无数笑声。

    与此同时,不少嘲讽的声音在九天十地响起。

    “呵,什么佛门至宝,不过是三件下品的灵宝罢了。”

    “此次西天取经,佛门既然如此重视,还不多准备几件至宝?”

    “嘘,你以为佛门不想吗?他们,得有啊。”

    “不过……虽说西天取经是取经人的事,但这最重要的还是护经人。此次九州与佛门对弈,干系人间气运,如果能成为西游护经人,获得佛门气运,一修为一日千里,证道大罗也不是没有可能。”

    “护经人何其重要,你以为我们散仙有机会吗?你我这种没有师门,没有背景的修士,能够在九九八十一难沾一些气运,就不错了。”

    “不过,这一次对弈,说是不战之战,但其中凶险,只怕不比封神之战要小……”

    “这九九八十一难中,不知要死多少人。你我没有师门,就算被打死了,只怕也没有人捞啊。”

    “是啊。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佛门选个取经人如此的大张旗鼓,还真让佛门的名气大了许多。只是不知,帝辛的求道之徒,又是何等人物。以他桀骜稳重的秉性,只怕这位求道者不同寻常。”

    “难道,会是西土的神灵?不知,是盖亚、梵天、奥丁,还是那几位九柱神……”

    ……

    此时,冀州邑下学宫。

    药师如来离开之后,讲经台下的悟道者、读书人、学子,才纷纷回过神来,开始议论纷纷。

    毕竟,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佛这个称谓。

    “佛不在道藏之中,难道佛不是道吗?”

    “大王说过,天下一切法则,一切知识,一切能力,均为道。佛也不可能不在大道之中……”

    佛的出现,让这一次邑下论道,顿时掀起了一个争论的高潮。

    甚至,他们已经不再关心释迦的三乘大法。

    刚才的那位什么佛不是说了,他的三乘大法并未悟透。

    既然如此,还听什么?

    讲台之上。

    释迦摩尼见药师如来离开,原先心中的怒火,已然消失不见。

    现在,就算眼下这些愚昧的人还在巧言善辩,言语攻击,他也已经可以平心而待。

    因为,这就是他要做的雄图伟业,这是他的职责。

    他将前往西天求取真经来解救这些迷失在苦海中的可怜人。

    于是,他开口说道:

    “断情非无情,不吃非不吃。来生可得福报,今生也不一定受苦。三乘大法,救的是苦海中人。”

    “诸位以为自己不苦?”

    “不,众生皆苦,只是你不自知罢了。”

    “你要让我笑,首先你心中要有笑容。”

    “贵霜输给了大商不是因为此法不通,而是真正的法不在贵霜……”

    “真正的法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