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4章 唐突之战(三十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言之就是,打不赢,或者无法取得全面性的胜利,那就没必要过早的跟颉利对上,免得到时候想跟颉利谈判都没得谈。

    在打不赢,或者是没办法打赢的情况下,谈判也是一种方式。

    李世民对这种方式并不反感,甚至还很喜欢用这种方式为自己争取发展壮大、卷土重来的时机。

    就像是历史上的渭水之盟。

    打不赢还硬要打,又或者没办法取得全面性的胜利,还非要跟敌人打到底,在李世民眼里,估计是莽夫行为。

    毕竟,一个人赌上了所有,去跟人家拼个你死我活,对于一个合格的军事家、政治家来说,绝对是很愚蠢的一种行为。

    合格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就是要在能打赢的情况下打赢,打不赢的情况下想办法打赢,想办法都打不赢的情况下,那就先谈判,争取到一定发展、卷土重来的时机。

    只要人还在,国也在,些许的钱粮,今天能给你,明天也能抢回来,甚至还要将你家里的一切也抢回来。

    历史上李世民就是这么干的。

    李世民之后的很多人也想这么干,只是绝大多数人都没干成。

    这种事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如果没有卧薪尝胆的勇气、毅力和坚持的话,根本干不成。

    但干成了的,无一不是人杰。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比如两汉时期的武帝刘彻,再比如盛唐时期的李世民。

    他们不是一生下来就想成就一番伟业,是别人欺负到他们头上了,他们又咽不下这口气,也没有被温柔乡等各种红尘侵蚀了雄心,最终在力量聚集起来了,毫不犹豫的对欺负他们的所有人发起了反击。

    而历史上很多想效仿他们的人,绝大多数都被温柔乡等各种红尘侵蚀了雄心。

    最后不仅没有成就伟业,反而被欺负的更惨。

    所以说,谈判没什么好丢人的,丢人的是,谈判完了以后就认命了,不反击回去,不将自己给出去的拿回来,不将别人的一并拿回来。

    不过,大唐似乎已经没有跟突厥回旋的余地了。

    所以李世民即便是留下了回旋的余地,也是白留。

    “有一件事二哥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李元吉盯着李世民问。

    李世民先是一愣,然后徒然瞪大了眼。

    李元吉没有再说话,但李世民已经明白了李元吉要说什么了。

    “你真派……”

    李世民下意识的开口,只是话说了一半,有点说不下去了。

    因为方法还是他告诉李元吉的。

    他总不可能说这种方法过于偏激了吧?

    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嘛!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没必要再留回旋的余地了,直接挥军北上,兵临怀安吧。”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

    李靖都跑去抄颉利的老窝了,这会儿说不定已经在颉利的老窝中大杀特杀了。

    你指望颉利知道了以后,还能跟你谈判?

    不把颉利打疼了,打到颉利忘记李靖去抄他老窝了,颉利是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那就整军,北上吧。”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赞同了李世民的提议。

    李神通有些迟疑道:“你这身子骨……”

    李元吉活动了一下手脚,不在意的道:“又没有受伤,不碍事的。”

    至于身上的那些甲胄摩擦的擦伤,以及肩膀上的划伤,根本都不算伤。

    在这个时代,断手断脚都是常有的事情,一个大男人,擦破点皮就哼哼唧唧的,是会被人看不起的。

    如果碰上那些性子直的,说不定还会给你来两个大嘴巴子。

    矫情,绝对是军中所有人最讨厌的事情。

    谁矫情,军中的将士们就会鄙视谁,看不惯了甚至会直接动手。

    在这个打架斗殴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的年代,看不惯就动手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多到只要不闹出人命,闹出大动静,官府甚至都懒得搭理。

    所以在大唐,尤其是在军中,矫情是要不得的。

    也只有军中那些十三四岁的娃娃们,才有一两次矫情的资格,剩下的人谁矫情谁就是在恶心人,就是欠打。

    “开拔!”

    李神通等人早就将营地里的一切收拾好了,只等李元吉苏醒,下达开拔的命令。

    所以当李元吉决定了挥军北上的时候,营中的将士立马就打点好了行囊,收拾好了一切,准备出发。

    李元吉由于腿上的擦伤还没好,所以就没有骑马,而是站在一辆马车的车辕上下达了开拔的命令。

    虽说战车这种东西在骑兵横行的时代已经很少了,可依然存在。

    李元吉乘坐的马车就是一辆战车,这样他即便是不骑马,也一样能彰显自己的英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