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火光冲天,终极一战,兵临高平城下【求月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go-->    这一战,我们要打成灭国之战!

    宋鸿志的话刚说出来。

    陈副将整个人都被震惊了。

    在其眼里,原以为攻破高平城,就是此战的最终目标。

    因为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擒获整个高阳国王室,让高阳国陷入混乱之中。

    即便宣城等地加起来还有二十多万大军,但肯定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如同放在大魏, 陛下被敌方俘虏。

    这样情况下,就算有强盛的国力,又能做什么呢?皇帝都落到了别人手中啊,

    几乎都等同于将半个国家给灭掉了,绝对是大胜中的大胜。

    但如今,眼前的小国舅,对此根本不满足,是要将高阳国的脊梁打断,将国土尽归于大魏...

    “可是将军,想要灭掉高阳国,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吧?”陈副将反应过来了,当即忍不住继续道:“要想做到这一点非常难,至少,让高阳国没有再战之力。”

    “就比如宣城的二十多万驻军,至少要灭掉一半以上,让他们失去反抗的能力和信心吧?”

    他现在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灭掉一个国家。

    必须从大军上下手,意味着必须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

    可现在的问题,是在高阳国的宣城, 还有大量驻军。

    而辽镇,加起来也不过五万而后。

    面对二十多万的大军。

    双方的兵力对比,都达到了五比一。

    所以陈副将觉得, 如此条件下, 怎么开启灭国之战?

    除非将辽东的驻军都调集起来,或许才有这个可能做到吧?

    当然, 疑惑归疑惑。

    其实在他内心中,认为眼前这位小国舅爷,确实有这个手段,但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辽镇的兵力,还是太少了。手上的八百人,又能做到多少事情,即便以一敌十,可在高阳国那庞大的驻军上,也算不得什么。

    “所以,我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以宣城的驻军为主。”宋鸿志笑了,然后道:“李宰手中,有着如今高阳国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只要解决了他们,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很多。”

    “本将军之前说过,因为攻破厉城,在宣城的李宰,肯定会心乱,然后调集兵力回援。”

    “他们会认为我们的目标,是高平城,因此回援的速度, 肯定会很快。”

    说到这里,他继续道:“可要知道,那些援军才刚入宣城,如今再向着高平城而去,肯定会出现一些混乱,还有,宣城能集结二十多万大军,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要有足够的粮草。”

    “李宰想要回援高平城的话,粮草这方面也必须要跟的上,但因为事出紧急,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将粮草路线给完美隐藏起来,因为时间来不及。”

    “所以,将军是想要从宣城粮草方面下手?”

    此时此刻。

    副将终于明白宋鸿志要做什么了。

    这位小国舅爷,在打地方粮草的主意。

    而此前,高阳国虽然从各地调集大量的兵力,虽说事出紧急,但因为小心谨慎,一直都没有透露出粮草路线的蛛丝马迹。

    即便辽镇派出诸多斥候和眼线,也没有探查清楚。

    其实这些,也在情理之中。

    粮草,乃行军打仗的重中之重,这是每个兵家都明白的道理。

    高阳国将领,虽说比不上大魏这边会用兵,可也是知道轻重的。

    可现在,因为厉城被破,李宰得到消息之后,肯定会认为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国都。

    如此情况下,他必须要尽快调集兵力,守护国都的安全,即便李宰心中觉得,国都不可能轻易就被攻下,可绝对不敢冒险,因为那里有整个高阳国王室,还有众大臣。

    一旦出了问题,那就不是能承受的起的。

    但如此一来,因为连续调集兵力,且目标更改,粮草路线也必须要更改。

    即便他隐藏的再深,也会透露出蛛丝马迹。

    如果在这时候。

    自己一方选择赶往宣城,细心探查的话,肯定可以查出粮草路线。

    而只要发现高阳国粮草所在之地,就相当于掐住了宣城驻军的脖颈。

    想要怎么拿捏,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尤其是陈副将还想到了一点。

    那便是,李宰在宣城可是调集了二十多万大军啊,超过全国三分之二的兵力,这得需要多么庞大的粮草才能支撑?

    此刻,陈副将越想越激动。

    知道只要将找到宣城驻军粮草藏匿的地方,那这一战,绝对是大获全胜。

    因为粮草若遭受损失,肯定是高阳国无法承受的。

    而以高阳国的体量,要想拿出如此巨量的粮草,怕是要倾尽举国之力。

    没有粮草,这仗就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将士们连饭都吃不饱。

    还怎么打?

    其实,若换做大魏,二十多万大军的粮草,其实也不算什么,毕竟朝廷每年都要养超过百万大军。

    可高阳国没有这个能力,他们本身所有的大军加起来,也不过三十万而已。

    二十万大军的粮草损失了,绝对不可能再筹集一次。

    “所以,将军,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最短的时间,赶往宣城,查清楚高阳国的粮草路线,顺藤摸瓜,找出他们粮草藏匿的地点?”

    陈副将此刻开口,眼神中流露着一道道光芒,无比兴奋。

    之前,他们三天就能奔袭八百里,而这一次回去,肯定也不会慢。

    他越想,就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

    同时心中更是确认。

    对方所说的灭国之战,不是空话。

    “没错。”宋鸿志一笑,继续道:“没有粮草,高阳国的大军,任由我们拿捏,而一旦宣城的大军失去了战斗力,整个高阳国,就是只病猫,没有了一战之力,同时手中,也也不再有筹码了。”

    事实上,他一开始,的确是想要攻打高平城,直接掳走整个高阳国王室的。

    但由于经过厉城之战后,发现这样做非常冒险。

    因为这一战能胜出,也是因为出其不意。

    打了个对方的措手不及。

    而高平城,打起来肯定会更加艰难。

    这让宋鸿志很无奈。

    觉得这高阳国要是想草原部落,过着游牧生活就好了。

    可惜啊,不是。

    为了保证此战能胜出,并且打出一个灭国之战,就必须想别的办法。

    因此,宣城的粮草,就浮现在他的面前,想着,若是能将这些粮草给掌握在手中呢?

    再加上宋鸿志非常清楚,厉城被攻破之后,李宰肯定会回援,一回援,粮草的路线定然会更改,而已自己的速度,探查起来也不会太难。

    那可是二十多万大军的粮草啊,一但没了,整个高阳国就彻底完了。

    而这,不正好完美契合了自己想要灭国的想法吗?

    所以很快,他就敲定了这个计划。

    至于宋鸿志为什么一开始,没有将一切全盘考虑清楚。

    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太麻烦了,所谓用兵之道,存乎一心,只要能打赢,计划随时都可以变的。

    “是,末将这就传令,让将士们准备。”旁边,陈副将心潮澎湃,灭国之战啊,何等荣誉和功绩啊,即便自己不是主帅,但只要能成功,必然在青史留名。

    只是很快,他又忽然想起了另一个问题,不由道:“将军,还有件事情,那就是,到时候我们找到了高阳国粮草的藏匿地点要怎么办呢?二十万大军的粮草啊,我们手下只有不到八百人。”

    “还有,李宰肯定会在那个地方,设下重兵防卫,想要控制那些粮草,怕会有些问题。”

    但凡粮草储存之地,必然会有重兵把守。

    因为关系太大,不吭马虎。

    且二十多万大军的粮草,那得有多少啊,即便发现了,依靠八百人,守不住也搬不走?

    而李宰一但发现粮草之地遭受攻击,肯定会豁出一切代价给抢回来。

    所以怎么看,似乎都有些问题。

    “此事你就不用管了。”

    宋鸿志摇了摇头,当即道:“让手下的将士们去做准备吧,接下来几天,怕是没多少休息的时间了。”

    “还有,派一个人去辽镇,让他们随时准备,说到时候本将军会给传递一个信号,只要这个信号一出,他们就可以动手了。”

    “是!”陈副将闻言,点了点头。若说以前,他还会有些怀疑,可经过这几天的事情后,心中的敬佩越来越多了。

    因为他很清楚,即便此次计划没有成功,仅仅是厉城之战,都足以表明。

    面前这位小国舅爷,并不是空架子,而是有真材实料的。

    当即就没有任何犹豫,转身开始召集将士们准备。

    至于宋鸿志。

    则是看向已经开始灰暗的天空,口中还喃喃自语:“虽还未入夏,可高阳国这几日的天,还是有些闷热了,希望他们能记住,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道理吧!”

    说完,他低下了头,旋即翻身上马。

    而手下的将士们。

    也在陈副将的带领下,全部已经准备好了。

    这些人不知道目标是什么,但依旧谨记,只要跟着将军,就不会有错。

    此时此刻,宋鸿志如同上次一样,带着手下的人,趁着夜色还未完全降临,朝着一个方向狂奔而去。

    只是他前行的方向,却与来时,完全相反。

    ...

    是夜,月明星稀。

    绿江畔,宣城之中。

    高阳国太子坐在主帅营帐,神色郑重。

    前几日,他收到消息,大魏有一支军队,突然出现在国内,并且攻破了厉城。尤其是看目标,似乎直至高平城。

    这让李宰当时就被吓到了,厉城可是国都的最后一道防线啊。

    居然被攻破了,那也就代表高平城也危在旦夕。

    其实他非常清楚。

    论防守程度,厉城无法和国都相比。

    且现在还有一万大军驻扎,出不了太大的问题。

    可李宰根本就不敢冒险,因为自己的父王、还有整个王室都在其中。

    若被攻破,那后果不堪设想,整个高阳国都会陷入动乱。

    即便到时候手中还有二十多万大军。

    但如果打起来,肯定会投鼠忌器。

    所以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李宰几乎没有多想,直接调集了五万大军,去回援国都。

    虽说从宣城出发,路上要花一些时间,但他的想法是,以高平城的防守,怎么也可以坚持一段日子,若速度快一点的话,或许能够在大魏那支大军的攻城的时候赶到。

    如此一来,国都的危机便可以解除,也算是没有了后顾之忧。

    当然,李宰心中最大的疑惑就是。

    大魏的军队,是什么时候道的高阳国境内,还直接跨越了数百里?

    不过幸好的是,得知那只大军的人数并不是很多。

    加上知晓辽镇的五万大军,并没有减少。

    显然在国境之内。

    不可能出现第二只大魏奇兵。

    可还是厉城之战,对他来说,依旧有些吃惊。

    “看来,这一战,怕是要麻烦了。”此刻,李宰轻声自语,眉头紧蹙。

    之前自己的注意力,全部被辽镇的驻军吸引了。

    却没想到,对方居然会潜入国境之内。

    来上这么一招。

    但还好,局势还没到那种难以收场的地步。

    既然已经派出了援军,那国都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大半。

    不过此刻,李宰现在已经不敢小瞧,那所谓靠着身份爬上辽镇指挥使位置的少年了。

    靠着五万大军,吸引了宣城的全部力量,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可以说用的非常好。

    但他知道,此事也怪自己。毕竟大魏的强大,确实是深入人心,无论如何都不能马虎。

    所以接下来李宰决定,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各方面都要兼顾到。

    谁知道还会出什么事情呢?

    “太子殿下!”

    这时候,一位参将走了进来,躬身道:“回禀殿下,刚刚接到消息,援军行进了两百里,而先锋队伍,也在几天之内,赶了三百多里的路程,想来用不了三日,就能够达到厉城,然后向着高平进发。”

    先锋队伍赶了三百多里路吗?

    李宰闻言,微微蹙眉。

    觉得速度有些慢。

    但可知道,因为事发突然,很多东西都没有准备好。

    尤其是粮草这一块,调集起来更是麻烦,能走三百多里,已经相当不错了。

    稍稍思索了一下,他开口道:“那高平有没有什么消息传来?”

    “回殿下,没有。”参将摇头道。

    李宰叹了口气。

    知道自己有些着急了。

    高平城距离宣城有一千多里,即便有消息,也不可能这么快传来。

    同时也想到,虽然大魏的那支奇兵到了厉城,但想要赶往国都,肯定也需要时间...

    现如今自己能做的,就只有等消息。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关注辽镇的动向。

    那里怎么说也有大魏的五万驻军,即便比不上北境,但对于高阳国来说,还是需要郑重以待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