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 50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话来没说完,嫣红的唇瓣便被太子擒住,薄唇轻柔地在她唇上一点,沙哑地道,“好了,孤不该同你置气。”

    她到底在怕什么,自己就如此可怕?

    不可怕吗。

    才同她置气,还曾想过怎么收拾她。

    太子的一声轻哄,唐韵瞬间住了声,明亮的眸子匆匆往上一抬,受宠若惊地看了太子一眼,一瞬又落下,半低着头。

    片刻后,到底是扑进了他怀里。

    遭罪啊。

    太子心疼地揉着她的后脑勺,“如今,可有话同孤说了?”

    唐韵依旧没听明白他到底想问什么,软声道,“那韵儿就再贪心些,殿下多爱一些韵儿好不好。”

    终于又叫回了韵儿。

    太子的心软得一塌糊涂,“好。”

    她分明已经如此懂事,如此迁就他了,他竟还不知足

    明公公去打听完消息回来,唐韵已经走了,被五公主接了回去。

    经过了这么一遭,两人的感情似是越来越浓,唐韵走时,还一步三回头,黏黏糊糊的眼神同太子腻在了一起,满目的依依不舍。

    明公公进去时,太子正坐在书案前,手里翻开一本奏折,胳膊搭在了椅环上,微微勾着头,目光没怎么动,嘴角却隐隐抿出了一道微笑。

    明公公:

    这短短半日,反差实在是天大,一会儿发怒,一会儿笑的,他实在是闹不明白。

    但他这会子已没功夫去揣测,从嬷嬷那打听来的消息,太过于惊记人,明公公上前颤抖地唤了一声,“殿下”

    太子抬起头。

    明公公赶紧禀报道,“奴才已经查过了,唐姑娘前几日确实出了一桩事。”

    这事儿并不难查。

    唐韵当夜一身淤泥回去,苏家姑娘的表现太过于反常,管事嬷嬷稍微一想,再去一问,心头便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可还未来得及去想该如何处置这事儿,苏家姑娘便死了。

    苏家姑娘一死,管事嬷嬷受到了牵连,被发配到了教化司,也不敢轻易同人说出真相,见明公公找上门来问了,管事嬷嬷才将前因后果,合盘托出。

    明公公听完,当时身上便冒了一层冷汗。

    一路着急地赶回来,将整个事件的经过,清晰地捋了出来,“苏家姑娘出事前一日,曾求唐姑娘带她去逛御花园,本意是为了引唐姑娘出来,借云姑娘之手,将唐姑娘困死在淤泥池子里,倒是没料到唐姑娘会活着回来,苏家姑娘着急,怕事情暴露,半夜去了云姑娘屋里求庇护,两人没谈妥,这才有了云姑娘失手杀了苏家姑娘之事。”

    太子的眼睛一闭。

    适才在马车上三皇子说起时,他便知道,她是遭了人暗算,好好的人怎可能会跌进淤泥池子,但没料到是苏家姑娘。

    他是多没眼光。

    明公公继续道,“据管事嬷嬷所说,自苏家姑娘进宫后,便一直想着法子在接近唐姑娘。”

    是何原因,也不难猜了。

    苏家姑娘是太子自己选的,旁人都知道她会是将来的太子妃,她自己本人定也清楚,为何生了歹心,想必是察觉出了他同唐韵的关系。

    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

    小顺子是东宫的人,却在逢春殿露了几回面,打听的都是唐韵的事儿。

    还有明公公送去的橙子。

    苏家姑娘能看出来,已是心思敏捷之人,太子原本选她,本意是她性子软弱,欺负不到唐韵头上。

    如今这结果,可不就是一记耳光。

    他口口声声说要保护她,却险些害死了她。

    太子良久都没出声。

    脑子里倒是突然想起了那日她同自己说过的几句话。

    “殿下猜猜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殿下的?”

    “从殿下说,你是东宫太子,让我唤你一声‘凌兄’往后你会罩着我开始,我便喜欢上了殿下。”

    “殿下,往后还会继续罩着妾身吗。”

    当时听来,便觉不同寻常,如今再想,便也明白了。

    她是在暗里向他求救,他却丝毫不知情。

    苏家四姑娘那样的阿猫阿狗,都能欺负到她头上,是何缘故,太子心里其实也很清楚。

    如同三皇子说的那般,唐家败落,她的处境已经摆在这儿,就算如今有安阳替她撑腰,众人心头也都清楚,并非是她真正的靠山。

    将来即便他给了她良娣的位置,也会如此。

    她就是长着一副被欺负的样。

    太子轻“嘶”了一声,从椅子上起身,手肘撑在书案上,拿手缓缓地捏起了眉心。

    算了。

    他再拉扯一把吧。

    太子抬起头,将手里的折子往书案上轻轻一搁,吩咐明公公,“去叫韩靖,少保范大人过来一趟。”

    两刻后,范大人和韩靖齐记齐走了进来。

    太子见到人,直接道,“替孤跑一趟西戎。”

    大军今日刚走,两人快马加鞭,即便绕一趟西域,也能赶在大军之前到达西戎,太子将手里刚写完的折子,递给了韩靖,“拿孤的亲笔,从西域边境暂调一批士兵,在大军进入西戎之前,潜入西戎,埋名同宁家宁玄敬汇合,助他一臂之力,务必在林副将夺下城池之前,先一步占领城池要地。”

    宁家虽在西戎有自己的人脉,但缺乏作战经验,暗里打听打听消息还行,可要真正上战场,没人去指导,根本成不了事。

    范大人是东宫少保,尤其擅长军事分析。

    韩靖,身为太子的贴身侍卫,功夫一流,也曾是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这样的两位大臣,埋名去助一个宁家,自然不成问题。

    但如此做的入目为何?

    太子说完,别说韩靖和范大人,明公公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但细细一想,便也明白了。

    宁家,唐姑娘的外家。

    殿下这是在给唐姑娘将来铺路,一旦宁家先占领了西戎的城池,此次征战,便居首功,待回京那日,必定会被封为将军头衔。

    更不用说旁的赏赐。

    宁家一起来,唐姑娘的身份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谁又敢轻易欺负。

    当日晚膳唐韵同五公主用膳时,便见五公主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不由担忧地问了一句,“殿下怎么了?”

    五公主恹恹地戳着手里的玉箸,回头看着她,好半晌才惆怅地道,“韩靖今儿走了。”

    唐韵笑着道,“韩大人不是经常在外办差?”

    五公主摇头,望了一眼四下的丫鬟,忽然凑近她耳边,悄声道,“这回不同,韩大人八成是去了西域。”

    没两个月回不来。

    今日韩靖来同她道别,还给她送了一样新婚礼物。

    瞧他那意思是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无法送她出嫁,才提前给了她一份贺礼。

    五公主知道他是在替皇兄办差,所行之事皆为机密,但还是半带威胁地追问了几句,大抵问出了方向,就是西域,那可是她梦寐以求的地方。

    唐韵闻言,眸子突地一颤,面色并无半点异常,轻声劝道,“殿下都是许亲的人了,可别总提旁的男子,要是被张家二公子知道,心头岂不难受?”

    不提张家还好,一提,五公主全身都不得劲。

    之前她便不想嫁人,如今更是不想嫁。

    张家二公子她见过一回,见了她头都不敢抬一下,甚是无趣。

    唐韵见五公主心情不定,晚膳后,特意留下来陪着她说了一阵话,戌时末才回到了屋里。

    刚准备进屋洗漱,屋外便响起了敲门声。

    秋扬笑着将手里的一封信函交到了唐韵手上,“今儿宫外递进来的,适才见姑娘同殿下说着话不好打搅,姑娘瞧瞧吧,是宁家。”

    唐韵同五公主的情谊,秋扬都看在眼里,且上回皇后娘娘说要将其封为公主时,秋扬也在旁边,心里自然也将其当成了自己人。

    如今唐姑娘一人在宫中,身边没个伺候的人,她跑跑腿也无妨。

    “多谢秋扬。”唐韵感激地接了过来。

    “唐姑娘别客气,往后有什么信函要送出宫的,吩咐奴婢一声便记是。”

    唐韵点头谢过。

    待秋扬走后,唐韵才坐在灯盏下,拆开了信笺,是宁家大公子递进来的,唐韵瞧了一眼,眸子里便是一片冰凉。

    果然。

    朝廷都出兵了,外祖父还未受到任何封赏。

    宁家分明立了功,但朝堂并没给宁家机会。

    以上回皇上将她放在选秀名册上的态度来看,皇上是有心要用宁家,如今没成,不用想,也知道是太子的主意。

    皇上一向信任太子。

    那日太子同她提起,要照拂宁家时,她便知道,他除了在拿宁家要挟她之外,心头就已断绝了宁家出头的机会。

    若他肯给宁家机会,又何须他格外的照拂,宁家自会凭借自己的本事,去争取一份功名。

    唐韵将信笺放在火苗子上,烧起来的火光一瞬映入她的眸子内,簇簇两团火焰,将那双眸子染出了几分妖艳。

    既然走不掉,便不走了。

    她要亲眼看着太子一步一步地将宁家扶起来,扶到他自己都撼动不了的位置,到那时,她才能真正地摆脱他。

    她要时,他没给。

    他愿意给了,她倒不想去稀罕了。

    林昭仪今儿从觅乐殿一回去,便去了三皇子那,叹了一声道,“还真是被你猜对了。”

    太子今日那脸色,连皇后娘娘都被吓到了,进来便是一句“唐韵。”哪里有平日里的半分冷静。

    三皇子一笑,“何须儿臣去猜,皇兄如今的种种行为,已极为明显,不过是自己尚未发觉罢了。”

    唐家姑娘身为罪臣之女,是如何能有机会救了五公主的性命。

    唐家放出城外的俘虏,为何突然又被擒了回来。

    那么多的世家姑娘,偏生选了一个苏家庶女。

    大多的蛛丝马迹可寻。

    众人不过是碍着国公府顾家公子的原因,从一开始,压根儿没将两人想在一起。

    可这天底下的才子英雄,谁又不爱美人儿。

    更何况送上门的美人儿。

    自己的这幅破身子,这辈子是什么样的结局,一眼便能望到头,他并无野心,唯有一点,想为自己和母妃寻求一个庇护。

    从唐姑娘昨日将绣帕交到他手上起,他便知道唐家姑娘拥有的,绝非只是一副皮囊。

    唐家姑娘的路,也绝非于此。

    他想赌一把,赌唐姑娘将来的那份庇佑。

    一月后。

    西戎传来了第一封捷报。

    大军成功地攻进了西戎,大周的人马,一夜之间,夺下了西戎的两座城池。

    第一个夺下城池的将领,不是守在西戎要塞的魏将军,也并非是从朝廷过去的林副将,而是宁家三房的大公子,宁卫。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