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五十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来,但又想到自己很可能再也无法回到宫中又是一阵煎熬,几乎哽咽。他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让清宁公主失望。

    “我会再上场的,到时候请公主一定要来观赛。”他压抑着激动,只是请李菱歌转告。

    既然话都已带到,李菱歌便不久留,只是临走时候,她不经意般带到:“对了,公主还说昨日在球场上那一下很是凶险,只差一点就打中眼睛。宫中凶险,严侍卫今后也要多加小心。”

    等李菱歌走后,严钦若想着那句“宫中凶险”,他越发确定清宁公主是个明眼人。若是普通受伤,何至于劳公主这般关心。公主是看出来那个人故意动手,所以才派人来安慰他。

    至于那个人为什么对他动手,他心里有数。无非是因为他家世在同僚中最低,又抢了贺三郎的风头罢了。其实他之前与贺三郎并无来往,却因为这一点小事就受这无妄之灾。

    连公主都看了出来,贺家人却毫无动静。若他原来只是恨那些趋炎附势之人,那此刻他就对贺家再无好感。

    严钦若在德业寺中一半欢喜一半痛苦煎熬的时候,元令霜正在行宫湖边游玩。与她一起的是三公主,陪伴她们的是贺三郎贺道亨。

    今日天气炎热,于是大家在湖边钓鱼玩。行宫湖边古木高耸入云,枝繁叶茂,浓密的树荫将阳光遮挡大半,在这里钓鱼很是惬意。

    几个水性好的普通侍卫来护卫公主,免得有人不小心落水。只有贺三郎是真来陪她们玩的。三公主不怎么会理鱼线,他帮公主弄好鱼线,挂上鱼饵,三公主只要负责向湖中甩杆。

    他帮三公主整理好,又走到元令霜这一片塘口,问道:“公主可需要帮忙?”

    元令霜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摇头。贺三郎看她这边确实有条有理,并不需要帮手。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能立刻转身离开。

    这位清宁公主既不像三公主那么任性,也不像淳安公主那么亲切。她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即使面对面与他说话的时候,也仿佛隔着一层若有似无的纱幔。

    元令霜双眼盯着自己的钓竿上的鱼漂,柔声说:“贺侍卫怎么不说话了?”

    她声音像羽毛一样轻柔,仿佛怕惊跑了鱼儿。贺三郎也不由压低了声音,轻声问:“元宵时候,我曾看见公主与一位男子说话,那是不是就是公主的表兄周谨年?”

    元令霜自己都快忘记这事了。元宵赏灯时候她和周谨年在朱雀大道偶遇,被贺三郎远远看见了。不过那天他没有追问,没想到今天还记得这事又问起来。

    她笑着说:“是呀。就是他。”

    如今周谨年在京中风头正盛,贺道亨也是后来看到周谨年的诗又想起来这事。他说:“我原来不知道,那天还很奇怪。后来听说公主很推崇他的诗寻来看了,果然是好眼光。”

    元令霜仍是没有看他:“那当然了,你以为我会随便与什么不入流的男子交谈吗?贺三公子以为公主是什么人?”

    贺道亨一时语塞,讷讷道:“我……不是……”

    他以为清宁公主真生气了,想着该不该下跪道歉,可四周有三三两两的人群。

    元令霜这才看他一眼,目光流转,里面闪过一丝狡黠笑意:“我说笑的,贺侍卫不必当真。”

    贺三郎心里一松,但又觉得她并不全是在开玩笑,心中平白多一层愧疚。

    元令霜问:“对了,前两日球场上是不是有一个侍卫受伤?不知道贺侍卫与他关系如何?他伤得重不重?我第一次看到人流那么多血。”

    贺三郎对此毫无察觉,以为公主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血所以吃惊,他连忙安慰:“我与他不熟悉,不过听说没有大碍,已经去附近的寺院休养了。无意击伤他的人也很懊悔。”

    元令霜对他仍是微笑,只是在心中已经冷冷下了判断——这个人也许是个好人,但却远没有别人吹捧得那么好。

    钓过鱼,又划船玩。不过自然是不用公主亲自动手,自有船娘为她们摇橹。船是江南水乡的乌篷船,弄来行宫中图个好玩。元令霜第一次坐这样低矮的船,很是不惯,但也几分趣味。

    她与三公主坐在一起,贺三郎坐在船尾,与她们一边看景一边闲聊。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远嫁吐蕃的玉仪公主,算算日子,她也该到吐蕃,举行婚礼了。三公主说起吐蕃,只觉得十分可怕,她笑着说:“若是我嫁去那样的荒蛮之地,还不如死了算了。”

    贺三郎忙制止:“公主慎言,玉仪公主是为了朝廷为了大盛联姻……”

    三公主说:“我当然懂这个道理,玉仪公主确实身负大义,我只是说了心里的大实话而已。”她挽住元令霜的手,像是考验又像挑衅:“二姐姐,你说是不是?我可是当你们都是自己人才说这些话的。你说,如果是你嫁去吐蕃,难道不想死吗?”

    元令霜轻轻一笑,提着她的耳朵压低声音:“我只说给你听,我当然得先瞧瞧吐蕃的赞普是个什么样的人,若是个英俊夫君,死了岂不可惜?”

    三公主没想到她这么说,脸一红咯咯笑起来。

    贺三郎装作没听到,生硬说起他的大哥贺道臻,这一出去又是几个月,要是迟些,恐怕连他二哥成婚都赶不上。

    元令霜早就有一个疑惑了,她问:“不知为何府上二公子先成婚?”

    她之前听说过贺府上大公子如何出众,皇帝接连委以重任。按理说一个十八,九岁,家世又好,早该订婚完婚了。

    不等贺三郎解释,三公主抢道:“因为贺大哥是个和尚!”

    元令霜不解。贺三郎解释道:“大哥年幼体弱,曾在寺院中住过几年,在名僧座下剃发修行。只是后来父亲到底舍不得大哥出家,又让他还俗了。”

    元令霜说:“难怪说是和尚。”

    “有大师为他算过,说他夫妻缘分浅,不宜早婚。而且因为出过家的缘故,大哥心性与常人不同,很是特别。”贺三郎对他大哥不吝赞美,好好夸了一通。

    元令霜在心底不以为然,如今贺家势大,在朝中炙手可热,贺三郎不一样被吹得天花乱坠?内里不过如此。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