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nbsp; 修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本字典,一本属宋的字典。”赵旸刚说完,发现又自己找了一件事情做。他还没有注音和标符号版的《论语》写好,又要写字典,真的是……

    “字典?”韩琦他们一脸茫然,“殿下,臣等只听说过辞典,没有听说过字典。”

    “顾名思义就是查字的字典。”接下来,赵旸认真讲解了下什么是字典,以及字典的用处。

    晏殊听了后,满脸欣喜说道:“殿下,您这个提议非常好,臣觉可以修字典。”

    “修字典可以缓缓,等我一件事情做完,我们再修字典。”修字典,自然要拼音加上去。“你们先我刚才说的那些书整理好吧,时候修。”

    “殿下,修书不是一件小事。”

    “我知道修书不是小事,所以才跟你们说。”赵旸的神『色』忽然变非常肃穆,“但是,你们清楚修书的好处。”他觉还是臣们找一些事情做,省他们总是盯着他和武将们。“我待会就跟爹爹说。”

    “是,殿下。”

    赵旸又跟晏殊他们说了说怎么修书,然后他去了太医院。

    修医书也非常重要。

    从古至今,医书这块更加零散,也可以说『乱』七八糟,没有一个统。他觉应该医书好好整理一番。不过,修医书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要比修其他书难,毕竟医书要仔细核对,要确保没有一处是错的。

    赵旸修医书一事跟院判说了。院判听了后,然皱起眉头,一副不太愿意的模,因为修医书不仅难,还是非常多。要知道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医书非常多,用多如瀚海来形容也不为过。

    “你们先太医院的医书整理好,我会让翰林院那边所有有关医术的书籍全部找出来,也会派人去民间搜集,时候一起整理修书。”赵旸用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医书必须修,你们我认真对待。”

    “是,殿下。”其实,太医们心里清楚修医书的好处,但是修医书真的太烦了。

    等赵旸从太医院处理,宋仁宗已回福宁宫。他修书一事跟宋仁宗说了说。

    宋仁宗非常支持修书一事,立马下旨让臣们和太医们修书。

    赵旸在福宁宫里,陪他爹爹批了一会儿劄子才离开。

    “殿下,你怎么想修书啊?”

    “臣们找些事情做。”赵旸言道,“再者,书是必须修的。”修好书,对当下,也对后世都很有好处。“兵书也要修,我会让叔祖父他们修。”

    “让祖父他们修兵书,这……”

    “修兵书对将领来说是一件好事。”

    赵旸带着曹许去了坤宁宫,跟曹皇后说了说修书一事。当然,也包括修兵书一事。

    曹皇后也赞成修书。不过,修兵书一事,打算自己做。从小就熟读很多兵书,对兵书非常了解,来修兵书最为合适。

    跟曹皇后聊了一会儿修书后,赵旸这才回东宫。

    一回东宫,他就忙着继续写注音和标符号版的《论语》。他已经写了三分之二,还差三分之一就能写完。

    他要在月底去相国寺前,写好注音和标符号的《论语》交晏殊他们,让他们拼音和标符号推广开来。

    此时,之前在街上被赵旸送了五个烧饼的青年,终找了恩师的住宅。不过,由恩师还没有回来,家里又没有其他人,他只能坐在门口等。

    酉时初,范仲淹才从宫里回来,见一个青年坐在他家门口,急忙走上前去看,发现是许久未见的张载,先是怔了下,随即满脸喜悦。

    “先生,学生来打扰您了。”

    “太好了。”范仲淹张载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见他整个人非常消瘦,就知道他这一路非常辛苦。“快进来。”

    之前,赵旸在街上遇的青年就是张载。

    他因为钱袋被偷,很多天没有吃一顿饱饭,所以才会在烧饼摊子前馋的直流口水。

    范仲淹跟张载聊了一会儿,就亲自他烧水,让他好好的沐浴一番。

    等张载沐浴完,范仲淹还从叫了外卖。

    师徒俩边吃边聊。

    张载说他几日前被一个小公子救助一事。

    范仲淹听张载说帮他的小公子长非常漂亮,还一贵气,第一反应就是赵旸。

    “我会帮你打听。”

    “谢谢先生。”多亏了之前小公子借他银子,不然这几日他就没法去拜见家里的长辈。

    几日前,张载就了汴京,他没有第一时间来找范仲淹,是因为他要帮家里人去拜见在汴京城的亲亲长辈。

    “你这几日好好在我这休息,等你休息好了,我再带你去太学报名参加入学考试。”范仲淹语气温和说道,“这段时间你就在我这好好温习。”

    “一切都听先生的。”

    “对了,我跟太子殿下提过你,等你考完太学的入学考试,我就带你去见太子殿下。”范仲淹捋着胡子笑道,“殿下对你很好奇。”

    “太子殿下要见我?”张载整个人惊呆了。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