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 68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文工团的一名职业马头琴手。

    这回苏靖可是为了平昌冬奥专门赶到b市,跟文工团领导请了假的。

    苏靖抽空看了一眼呼吸灯闪啊闪的手机,“……”

    那是文工团专门开电视看他解说的一群同事们,在群里他的问题:“靖子啊,你们这赛事层级是不是和篮球足球一样,nba啊欧冠啊之类的比奥运水平高啊?”

    呃,不是……

    他再看看旁边副屏幕里还在紧急处理现场伤员的情景,叹口气,接着对镜头科普:“呃,跳台滑雪世界范围大小赛事很多,而且是很传统的项目,这是第一届冬奥就有的项目。冬奥会是本项目的最高水平赛事,两年一届世锦赛,四年一届冬奥会,有冬奥的时候是替代世锦赛的。这就是最高赛事。”

    苏靖在国家队老熟人多得是,也知道些平昌跳台滑雪这边的内幕消息。

    按理说,能在奥运决赛第一跳中排在二十之后出场的运动员,水平不敢说肯定有多高,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某些客观条件没保障到位,对他们项目的运动员影响确实很大。

    苏靖咬咬牙,毕竟是在央视,不好直接diss人,他也只能暗搓搓地说:“咳,说起来吧,这主办体育竞赛嘛,主办方一般还是要以自家场馆帮助多少运动员打破了最好成绩、发挥了最佳水平为荣的。我也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

    和他多次搭档解说凌放的世界杯分站赛的女主持人笑颜如花往回圆圆场:“啊,但是最近三届奥运,确实都比较少见到运动员发挥出个人职业生涯最佳水平哦!毕竟新场馆比较多,加上大赛还是紧张……不过,期待他这一跳!”

    弗朗克这一跳的确不错,松弛、舒展,在一连几位选手发挥不佳后,用一种压倒性的沉稳气势,稳过k线,94米,暂列第一。

    “看!德国选手弗朗克,宝刀未老啊!相比前面的选手而言,很体现实力底蕴和大赛经验!”女主持人赞叹。

    不错,而且接下来,连续几位世界杯直升的选手跳完,都没人超过弗朗克的成绩。

    “让我们看看弗朗克的最佳记录能够保持多久……好的,郑太贤。”

    女主持人随着镜头给到候场选手大特写,开始给央视观众介绍:“第一年进入世界杯,目前是fis世界积分排名前13名,当代韩国男子跳台滑雪代表人物,被韩国媒体誉为“亚洲飞雪新星”……”

    韩国媒体也在他们国内转播报道,韩国电视台的比赛解说员更是激情洋溢:“郑!太!贤!郑太贤出现了!观众朋友们,我们跳台滑雪的天才!三年时间从田径转项,成为了世界级选手,填补了项目几十年的空白,在上个月发起的网络投票中,这位运动员因帅气的外形、羞涩有趣的性格、和绝对制霸的实力,位列大韩民国性感男士第三名!”

    郑太贤,用两年时间从洲际杯打到世界杯,表现确实不错。凌放印象里,前世却并没有这位韩国运动员的先例,韩国在平昌冬奥中,没有运动员进入决赛。

    这变化也不好说原因,或许是凌放的存在让其他东亚国家也增强了信心,提升了对跳台滑雪项目的注意力。

    郑太贤在跳台顶端预备了。

    看到信号后,这位韩国运动员深吸一口气,松手——他的技战术形态更加接近于哈萨克斯坦名将阿伊苏的类型,稳定,低空,爆发力强。

    郑太贤短跑出身,是从家境贫寒领救济的双失业家庭靠体育熬到进入国家队,又为了平昌转项,心态和运动素养确实很好。赛前,他们国家的媒体已经把这场比赛炒作成本届冬奥雪上项目最大看点之一,也有了好几项商务代言。

    在这么大的压力下,他动作一丝都没有变形。

    低空类型的选手稳定性确实好。

    飞行,着陆——97米!目前为止的全场最好成绩!

    观众席还是本地观众多,一片欢腾,挥舞着旗帜手幅。

    韩国媒体转播间里也是一片欢欣鼓舞。

    但是,郑太贤之后的几名选手……

    ……又回到了连环跌跌乐。

    这种极限运动项目的大赛决赛、再叠加新场地的debuff,很容易会出现一个选手摔了、后面选手因心理压力影响,接连失误的情况。

    比如瑞典的新星,小拉森就摔了一跤。索性只是倒地没分,没有受伤。

    “按理说这里跌倒,臀部着地然后起来了的,可以看回放——是在跌倒线前起来的,可能大扣分,不至于没分啊……”中国的央视解说间里,苏靖嘀咕。

    女主持人接话:“或许是裁判组这次抓姿势分比较严格。”

    瑞典三剑客就剩拉森一个独苗,其他两个包括他的堂哥,都去了资格赛,没进决赛。

    小拉森当着镜头哭了,眼睛红通通。他的教练直接拒绝了镜头拍摄。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