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 111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是容易腻,这家的菜量又格外大,那满满一盘子雪衣豆沙足有三十来个。

    吃到一半,宋熙和和丁灵就放下筷子,静静等候最后一道菜上桌。

    好在没有等太久,小鸡炖蘑菇菜还没有上桌,香味就已经先飘了过来。

    那是一种浓厚的榛蘑香味。

    鸡肉、榛蘑和粉条,装了满满一大盆,这菜量真如服务员介绍时说的,足够好几个人吃了。

    丁灵先夹了一块蘑菇,味道很鲜美,菌盖的部分口感厚实,像是在吃肉一样。

    鸡肉用的是土鸡,鸡肉里也浸入了蘑菇的鲜味儿,炖得软嫩的鸡肉,用筷子戳一戳就能脱骨,然后连鸡带饭,浇上一勺汤汁,一口送进嘴里,滋味妙不可言。

    这道菜最灵魂的地方,还不鸡肉,而是顺滑香浓的粉条。明明是作为配菜出现,却吸饱了两种主要食材的味道,嗦上一口,好吃得能让人眯起眼。

    宋熙和用盆里的小漏勺,挑了几块肥厚的榛蘑,送入丁灵碗中,“多吃榛蘑,这个很有营养,还能保护视力。”

    丁灵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宋熙和便多解释了几句,介绍了一下榛蘑的营养价值,这些还是他大学期间去东北拍一部大山里的公益短片时了解到的。

    丁灵听后,感兴趣道:“那我们等下吃完,也买一点这里的榛蘑和大米吧,我可以趁着还没出发这几天时间,出一期视频,专门拍一些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食材。”

    她会有这个想法,还是因为她的粉丝里,有不少学生,据说即将高考的高三生也不少。

    这个时期,是该多吃一点有营养的食品。

    丁灵和宋熙和一边讨论着,这部视频应该怎么拍,一边满满消灭着盆里的小鸡炖蘑菇,最后两人基本确定下来了拍摄内容,盆里的小鸡炖蘑菇,也快吃干净了。

    丁灵用筷子捞起最后几根粉条,拌进饭里,陪着滑嫩的粉条,将碗底这口米饭也扒拉干净。

    这是她这顿饭吃的第三碗米饭。

    除了米饭,她还吃了四个韭菜盒子,这家饭店的韭菜盒子用料非常实诚,每一只韭菜盒子都有成年人一只手那么大,里面的馅料放得也满满当当的,除了韭菜和鸡蛋外,还加了一些小虾仁,为馅料增添了几分鲜味。

    整整一桌菜,除了那半份雪衣豆沙,其他全解决干净了。

    剩下这半份雪衣豆沙也没浪费,要了个打包盒装回去,晚上还能接着吃。

    结完账,丁灵走到货架旁。

    “我们店里售卖&记30340;食材,和店里菜肴所用的食材,是完全相同的,品质如何您刚才吃饭时也品尝到了,都是货真价实的好食材。”服务员悉心一样样介绍道。

    丁灵最感兴趣的就是肥厚鲜美的榛蘑,和喷香的东北大米,“这个野生榛蘑和大米,我各要四袋吧。”

    除了大米和野生榛蘑外,这家店还有红肠、风干肠、黑木耳和榛子卖。

    丁灵又要了两袋红肠和风干肠和两罐干黑木耳,正好到时候自己家留一份,给舅爷爷家送一份。

    宋熙和也照着丁灵选的,买了相同的一份,他自己不在家做这么复杂的,打算回头直接拎回老宅,老爷子好像挺爱吃东北这种野生榛蘑。

    …

    要送走的东西,也不用再拎回家。

    送完丁灵回家,宋熙和便直接开车回了老宅。

    挺赶巧,宋爷爷昨天刚参加完一位老友在海市举办的字画展,今天中午的航班,下午才刚回家。

    他爸妈依旧不在,小叔小婶倒是难得在家,可惜宋嘉乐前不久刚接了个参加极限运动的综艺,据说这两天正在练跳伞,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了。

    宋爷爷见他回来手里还提着不少东西,不禁疑惑,“这不年不节的,你怎么买这些回来?”

    “今天和女朋友去吃东北菜,那家餐厅味道不错,正好也卖食材,我就买了点回来。”宋熙和把手上的东西,交给过来的保姆阿姨,然后坐到宋爷爷身旁,接着说:“回头您让厨师给您做小鸡炖蘑菇,我觉得这个榛蘑,不比上回别人送的那个差。”

    宋爷爷不是第一次听宋熙和提起女朋友了。

    先前过年的时候,他们全家一起看过人家小姑娘录的视频,后来宋爷爷自己也上网搜过,几乎每一条都看了,看完的结果就是他这段时间胃口好了不少,脸庞肉眼可见的圆润了一些。

    昨天去参加老友的书画展,对方还夸他气色好,看着比以前年轻,悄悄向他打听,最近是不是吃什么补品了。

    他哪有吃什么特殊的补品呢?

    不过就是心情好、胃口好罢了!

    “熙和啊,我听嘉乐说,你经常上人家小姑娘家蹭饭?”

    见宋熙和点头,宋爷爷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不是不太合适,你老上人家家吃饭,但还没领过人家来咱们家呢。”

    “要不,你什么时候喊她来家里玩?她都爱吃什么,爷爷让厨房提早准备好。”

    宋熙和微微皱眉,“是不是有点早?”

    倒不是他不想让丁灵来家里,只是他怕她会感到拘束。

    见家长这种事,也不是该是他强制邀请丁灵,而是得看丁灵自己的意愿。

    而且,老爷子这热情劲儿,实在让他有点担忧,生怕到时候语出惊人,突然冒出一句什么时候考虑结婚、要小孩,再把丁灵吓到……

    “这有啥早的,你见人家家长的时候怎么没觉着早?”

    宋爷爷不满地瞪了孙子一眼,“就当是来家里吃个便饭,你怎么去人家家的,就怎么把人家请来咱家就行!”

    “那恐怕不行。”

    宋熙和无情戳破现实:“灵灵她爸有一手好手艺,我爸不行,连煎鸡蛋都煎不明白。”

    宋爷爷无语,“那不是有厨师吗?”

    记

    宋熙和眉头一挑:“厨师做的哪有家里的温度?再说,我爸妈一年到头也回不来几次,真要请灵灵来家,也得家里人齐的时候,要不显得不够尊重。”

    宋熙和说的有道理,宋爷爷自己也说不准,家里人什么时候有空聚在一起,无奈地叹了口气,郁闷道:“那你倒是说说,什么时候能让我见着我这大孙媳妇?”

    “其实也快了。”

    宋爷爷眼前一亮。

    接着便见宋熙和拿手指向电视,“明晚六点,中央台纪录频道,两集连播,能一口气看好几个小时呢!”

    宋爷爷:“……”

    …

    第二天,就是“食在华夏”前两集播出的时间。

    中央台官方v博,放出了一条“食在华夏”的预告片。预告也是丁灵和宋熙和剪辑的,只有短短二十秒,却包含了前两集许多精彩镜头,很能勾起人对这部纪录片的好奇心。

    丁灵转发了这条v博,并配字,“今晚六点,不见不散。”

    粉丝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纳闷儿她怎么转发了一条官v,点进去一看,纷纷傻眼。

    忍不住使劲揉揉眼睛。

    没看错,这条短小却精湛的预告片里,唯一的主人公正是他们关注的美食博主“铃铛吃不饱”。

    再仔细看看左上角官v的名字。

    嗯,还是没看错,中央台……

    评论区立马炸开了锅。

    【我的天啊,出息了,我的博主!】

    【中央台啊,铃铛的视频竟然要在中央台播出吗?我想过铃铛会越来越优秀,却没想到直接优秀到超出我的预期!这也太惊喜了!】

    【今晚六点整,中央台纪录频道对吧,记住了,今晚一定看,不光我要看,我还要让我爸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七大姑八大姨都去看!】

    【快去粉丝群转发,六点可没几个小时了,提醒大家晚上一起看啊,万一错过了肯定后悔死!】

    震惊过后,便有人反应过来。

    【原来铃铛之前豆腐宴那次直播时说的,在拍美食纪录片,说的就是这个。】

    【铃铛可真是太谦虚了,她只说了要拍纪录片,没告诉我们要拍的是能在中央台播的纪录片啊……我还以为就是那种网络长视频呢。呜呜呜,是我小瞧了博主,我忏悔。】

    一名同时关注了丁灵和宋熙和的cp粉,后知后觉评论道:

    【所以铃铛先前去徽省那么长时间,就是为了拍这个“食在华夏”?我还以为……】

    【还以为什么?】

    【我还以为是和宋导度蜜月呢qwq】

    …

    众多关注中,“食在华夏”话题,迅速被顶上了热搜。

    有粉丝注意到热搜,急忙打开电视,还有听说过“铃铛吃不饱”的网友,也对这位博主究竟能拍出怎样的纪录片感到好奇。

    六点钟,刚好是大部分人家开始晚餐的时间。

    许多准备观看纪录片的人家,索性将晚餐挪到了客厅,把菜摆在茶几上,打算边吃边看。

    六点整,纪录片的片头音乐响起,祖国山河的景色在屏幕中出现,紧接着,苍劲有力的“食在华夏”四个大字,出现在这片大好山河上。记

    字体逐渐淡去,随之画面一转。

    白胖胖的毛豆腐在煎锅上逐渐减少绒毛,变得金黄焦脆。栩栩如生的菊花豆腐,在清澈的汤汁里摇曳生姿。一勺酱色浓厚的汤汁洒在煎好的鱼身上,一到臭鳜鱼变端上了桌。

    这些画面一闪而过,随之闪过的,还有丁灵品尝这些菜肴的镜头,这些画面共同组成了“食在华夏”第一章的片头。

    “食在徽省”,就此拉开篇章。

    正片还没开始,电视机前的观众,已经被勾起馋虫,纷纷咽着口水。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