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无字碑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后,在雷声的指导下,孙尚香逐一解开鲁班锁的构件,在取下最后一段木条时,只见无字碑上金光闪现,一副乾陵构造俯视图赫然出现。

    “果然和我们预料的一样!”雷声说着,走近碑文,认真端详起来。

    少时他开口言道:“梁山三座山峰,鼎足而立,北侧最高的山峰之内便是乾陵,南侧两峰间是墓室甬道,以条石铁汁封堵,每块砖石之上都有袁天罡、李淳风师徒亲自手书的散魂咒,凡敢于侵扰武后亡魂的魑魅魍魉见之必亡,所以从这里进入墓室是行不通的。”

    “其他的地方呢?有何机关?”崔钰问。

    “墓室四方分别雕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圣兽图腾用于驱鬼,鬼魂见之也难前进半步。”

    “既然如此,可有像秦陵那样的逃生通道或者是排风口吗?”崔钰又问。

    雷声说:“李、袁二人谨慎,并没有在墓室设置千斤闸和长明灯,所以乾陵并没有这样的通道。”

    “那乾陵岂不是铁板一块,无从潜入了吗?”

    “那倒不是!”雷声指着无字碑上方的角落说:“你们看这里!”

    众人闻言看去,只见乾陵构造图之外,隐隐有两道刻痕直指西南,像是代表着一条通路,一端连接乾陵墓室,另一端延伸到石碑的边框,不知何往。

    “这是什么意思?”崔钰再次发问。

    雷声回答:“武则天称帝之后励精图治,大唐百业兴旺,其功绩丝毫不逊色于开元、贞观,但是当时的世人始终对她这样一位女子称帝耿耿于怀,即使在宗室朝堂之上,反对武曌的势力也是咄咄逼人,这种情况在其称帝的十五年从未有所改观。

    基于此种情况,武则天安排自己后事时便格外谨慎,不止设计和选址交给了李淳风、袁天罡两位术士,更是在自己的陵园内设置了大片的陪葬陵,李唐宗室、功臣猛将、异族藩王等等皆在其列,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化解世间对她的敌意,以求灵魂可以安息。

    但如此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万无一失,她晚年有意还政于李唐,只是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受宠专权,才导致神龙政变的发生。

    不过后来的唐中宗李显倒是仁厚,依旧将武曌安葬在乾陵之中。

    只不过不是以周武皇帝的身份,而是以高宗皇后的身份,随李治合葬于乾陵的。”

    崔钰闻言道:“你是说无字碑上的这条线,是通往唐高宗李治陵寝的通路吗?”

    “没错!”雷声言到:“古人皆认为乾陵是高宗和武后的合葬墓,但是据我推测,高宗羸弱,死后恐怕不会被武曌放入主墓之内,他的陵寝很有可能被伪装成了乾陵的陪葬坑,而李显为了不让这样的丑闻公之于众,不能大兴土木移冢,只能另挖一条通道使李治墓与主墓相连,以此来附和‘合葬’的说法。”

    听了雷声的话,崔钰频频点头说:“很有可能,只是乾陵的陪葬坑就有百余,难道我们要一一进行查找吗?”

    崔钰话音未落,天际之中突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我李唐宗室陵寝,岂容尔等造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