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石油战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英国本土大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这下子战争的天平完全倒向了同盟国,罗马尼亚高层悔得肠子都青了。更加令人绝望的是:由于英国本土大舰队只剩下两艘战列舰,所以英国把地中海舰队全部抽调回国,保卫本土。现在连海上的通路都断绝了,罗马尼亚内忧外困,士气全无。

    1914年12月26日,三个德国集团军和两个奥匈帝国集团军分成五路,像五把刀子一样切入罗马尼亚,30万罗马尼亚军队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就开始溃逃。德军的首要目标是罗马尼亚境内的油田、矿山,由于没有军队设防,2天之内罗马尼亚的油田、矿山全部落入同盟国之手。12月31日,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陷落,政府投降,罗马尼亚之战在1914年最后一天里结束。

    至此,巴尔干半岛已经被同盟国的铁蹄踏平,德军在东线的优势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俄国东南方向重兵集结,新的一轮进攻方向瞄准了黑海沿岸的石油产地。

    黑海是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一个内陆海,海水由狭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溢注,面积约42.4万平方公里。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接。流入黑海的重要河流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沿海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沙俄。黑海是一个面积大并缺氧的海洋系统,在缺氧和有机质存在的情况下,经过特种细菌的作用,海水中的硫酸盐产生分解而形成硫化氢等,硫化氢呈黑色,致使深层海水呈现黑色,所以人们称它为黑海。

    黑海里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资源,200米以下的海水中不断形成气水化合物,是天然气形成的活样本。而黑海周边的铬、锰、铁等战争所需的矿藏极为丰富,黑海北边的乌克兰又是沙俄的大粮仓。所以,黑海沿岸的争夺战,是战略后备资源的争夺战。同盟国拿下黑海,就有了长期作战的基础,所以这一战是必打的一仗。

    1915年2月,黑海东线集团军群在土耳其海军的配合下,沿黑海东岸进军。由于俄国黑海舰队没有无畏级别的战列舰(只有两艘前无畏和两艘准无畏战列舰),在英国地中海舰队撤离之后,拥有三艘350毫米主炮战列舰的土耳其舰队就占据了优势。黑海东线集团军群主要由土耳其军队组成,在土耳其海军的配合下,稳扎稳打,一步一步蚕食俄国黑海东岸。至4月底,已经攻占索契、图阿普谢等重镇,并威胁诺沃罗西斯克,进逼克里木半岛。

    由于黑海东线集团军群的步步紧逼,俄军主力调往诺沃罗西斯克。但是这样一来,黑海西岸的防御就有些空虚了。1915年4月,德奥联军组成的黑海西线集团军群突然发起进攻,连克敖德萨、尼古拉耶夫、赫尔松。到5月下旬,已经切断了克里木半岛到俄国的陆上通道,战役进入长期围困和攻坚拔点作战阶段。沙皇俄国必须投入大量有生力量,与黑海—乌克兰地区的同盟国重兵集团决战,否则就会失去石油和粮食基地,东线战争的胜负点出现了。

    当前世界上的主要石油产地位于波斯湾、红海、黑海、地中海东部附近区域,同盟国目前已经控制了波斯湾和红海部分地区、黑海以及东地中海大部,只要再占领埃及,就控制了世界的主要石油资源,届时协约国的战争资源将会逐渐枯竭,失去与同盟国角力的能源基础。而埃及只有一部分英国殖民军,在陆上想要跟德军抗衡,基本上没有赢面。在陆上唯一能够给德军制造一点儿悬念的,就只有俄国。所以,黑海—乌克兰地区的战争,将决定石油的掌控权。

    英国人自然明白其中的厉害,所以在本国财政已经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勒紧裤腰带每月支援俄国2500万英镑的信用,希望沙俄能够撑下去。同盟国方面也很重视这次会战,黑海—乌克兰地区集结了2个土耳其集团军、2个奥匈帝国集团军,3个德国集团军,总计超过150万人的庞大队伍。沙皇俄国也集中全国之力,拼凑了5个集团军,共120万军队,部署于乌克兰北部地区。

    关乎石油掌控权的最终决战,在黑海—乌克兰地区徐徐拉开帷幕,双方都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