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武器贸易(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条还在延续,而新伦敦周边从事枪械制造的各种加工厂已经超过几千家,全世界六成以上的黑枪从新伦敦流出。别的地方都是一片萧条,唯独新伦敦欣欣向荣,世界各地来买枪的,采购制枪设备的,失业了来新伦敦找工作的,人口的爆炸式的增长,带旺了各行各业。在新伦敦随便做个小生意,都能赚钱,吃饭排队、喝酒排队、连找小姐都要排队。美国政府也注意到新伦敦的地下交易,但是现在全美经济萧条,这么多人靠着这个产业吃饭,要真正动手清除新伦敦的地下军火产业,还要到1903年经济复苏之后。

    而现在,美国政府还只能对新伦敦听之任之。

    新伦敦生产的枪械,有很大一部分流往了南非。因为1899年10月11日,布尔战争爆发了。“布尔”系荷兰语,意为“农民”。布尔人是指到南部非洲殖民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的后裔。1652年,第一批荷兰人来到南非的开普,建立了殖民地。经过百余年的殖民活动,布尔人已成为当地的主要民族。

    1795年,英国舰队在南非开普登陆,开始了和布尔人在南非长达百年的争夺战。经过多年的冲突,在英国的强大实力面前,布尔人被迫向北面迁徙,于1852年和1854年分别建立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布尔人共和国。

    1867年,布尔共和国境内发现钻石,引来英国觊觎。双方间断性的冲突和摩擦时有发生,1881年2月,布尔军在马祖巴山附近击败了1000多名英军,迫使英国承认德兰士瓦的独立,并相互签订和约。这是第一次布尔战争。

    1884年,探矿专家在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比勒陀利亚和瓦尔河之间的一个偏僻牧场上,发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简称兰德金矿,Ra

    d)。随后在这座金矿上建立了约翰内斯堡。来自金矿的利润和税收使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英国与布尔人的军事冲突。

    1899年,英国驻南非的军队已经增加到上万人,并且后续援军还在陆续到达。

    1899年10月9日,布尔人政府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国停止向南非增兵,撤退6月1日以后到达南非的一切军队,将一切争议问题付诸外交仲裁,限48小时答复。10月10日,张伯伦命令米尔纳对南非提出的条件予以拒绝。1899年10月11日下午五点整,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联邦议会向英国宣战,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

    西方世界在1899年发起了同情和声援布尔共和国的运动。荷兰和比利时组建了众多的民间团体,征募捐款,发表文章,建立基金会,向德兰士瓦捐赠战时流动医院和医疗设备。来自荷、比、德、法、美、俄、爱尔兰、意大利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上千名志愿者纷纷远渡重洋来到德兰士瓦,准备同布尔人并肩作战。

    从新伦敦发往布尔人共和国的军火,主要由葡萄牙的殖民地莫桑比克入境,1900年以后,由于英国政府的抗议,葡萄牙政府拒绝军火船靠岸。军火贩子开始雇佣莫桑比克当地人走私,先用远洋轮船将军火运至莫桑比克沿海,再由莫桑比克当地人(主要是葡萄牙殖民者后裔)用小船运上岸,走陆路流进布尔人共和国,换取布尔地区的特产——黄金和钻石。

    跟历史上不同,史实中布尔人由于得不到补给,民团士兵营养不良、衣衫褴褛,士气沮丧。到了1902年他们的作战物资已经耗尽,只能依赖战利品维持,最后不得不向英军投降。而有了这条海上走私补给线,布尔人的作战持续能力大为提升,英军在布尔人的游击战中损失惨重。

    为了掐断布尔人的海上补给线,从1901年开始,英国海军开始派军舰拦截并搜查经过好望角的船只。新伦敦的军火商改用高速远洋邮轮运载军火,接近四十节(每小时七十公里)的高速,令军火走私船无视英国军舰的停船命令,在洋面上肆意驰骋。军火贩子的邮轮订单,让克虏伯美国造船厂生意兴隆,财源滚滚。高速邮轮的订单,也拉动了克虏伯锅炉厂和汽轮机厂的发展。因为高速邮轮,只能采用汽轮机才能保证达到高速航行,所以克虏伯的船用锅炉和汽轮机也是订单一台接着一台。

    1900年到1903年,全世界都因为经济危机,生产萧条,而克虏伯却因为布尔战争、中日在朝鲜的摩擦、中俄在远东时断时续的战争,生意兴隆,订单不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