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104章 二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城静枫的出现,更是将这个气氛推向了高潮。

    和农就算懂得再多,但是最为关键的部分,都还是她把控的。

    在看完了和农每次上课备课的教案之后,城静枫打算自己去将剩下的部分讲一讲。

    毕竟是来自全国上下的农事官,若是有人能理解参透,说不定还能从其中发现几个人才。

    “陛下怎么来了?”

    “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陛下,今天果然是来对了。”

    “也不知陛下今天来会讲些什么。”

    门外的人小声议论,在禁军的守卫之下,不能像原来一样靠近了。

    正在征用的学堂教室中上课的人,心里则是激动无比,就连和农也是喜不自禁。

    自从陛下从凉州城离开,他已经有好久没有见过陛下了。

    没想到还有机会能接受陛下的教导。

    城静枫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坐得满满的座位,开口道:“各位千里迢迢来到京城,辛苦了。不过既然来了,还是要带一些有用的东西回去造福百姓,接下来我要讲的,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听,若是听不懂,也尽量记下来。”

    城静枫喜欢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也不想说一些一大堆没有营养的车轱辘演讲,直接开门见山地说了自己的来意。

    下面的人都早就被和农打过了预防针,心里早有准备。

    听到城静枫这样说,心里第一反应是,陛下果真和传言中一样,办起事来干净简洁。

    第二个反应就是开心了,听不懂的也要记下来,这不是就意味着陛下要讲一些难却真的有用的东西了吗?

    众人纷纷拿起纸笔,准备认真听课的同时,也要将重点都记下来。

    和农也拿着早就准备好的纸笔,在下面找了一个位置坐好,从老师的身份无缝切换到学生,手里握着笔,用满是求知欲的眼神看向城静枫。

    城静枫也不拖延,直接开始讲了起来:“想要让粮食增产,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它的特性,而不是随便学到一点东西,不加分析就直接用上,就比如水稻,它有多个不同的时期……”

    从不同作物的习性特点,到不同的情况如何处理,农作物若是遇上一些疾病又可能是哪一步没有做好。

    城静枫讲的全都是干货,都是实战中会遇见的问题。

    前半部分,下面只要是真的认真管理过农事的人,都多多少少能听懂一些。

    在门外,也有不少人啧啧称奇。

    “我是说三年前我家的水稻怎么自己倒了,陛下这样一讲,我好像有些明白了。”

    “原来水稻在不同时期需要水的量不同,之前有一年我家产量不高,现在回忆起来,应该就是那段时间我爹受伤了,抬水不太勤快。”

    城静枫看着实战讲得差不多了,就开始讲拔高部分。

    这个拔高部分,才是她过来的最根本目的。

    一边讲解还一边画图来给大家看,是真的希望他们都能看懂。

    不过下面人的眼神都慢慢迷茫了,脑袋都转不动了,只有手还在跟着不断抄写。

    里外两边所有人,难得有了这样的共鸣。

    整个脑子都晕乎乎的,为什么每个字都听得懂,但是合成一句话就不行了呢?

    雄性不育株?

    这是什么东西?

    难道地里的粮食,也分公母?!

    还有这个不育,粮食里还有那方面不行的?!

    城静枫看着下面大多数人眼神逐渐迷离,心里也没有太惊讶。

    不过看到和农还能有正向反馈,有些惊喜。

    和农一个之前连大字都不认识的人,现在都能做满满几页纸的笔记了,看来她走了之后,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城静枫讲完之后,发现还是有几个人眼神还好,默默记下了这几个人桌前的名字。

    然后道:“好了,今天的东西就讲到这里,若是诸位有了发现,可以随时上报朝廷,若是有人能实现我今日讲述的内容,工部新增的五品职位也不是问题。”

    原本眼神迷离的众人,听到这个话之后,宛若低头玩手机的学生听到老师说——这道题期末考试要考,纷纷精神一震。

    在屋外,也有不少人张大嘴巴,不敢置信。

    纷纷努力的回想刚刚的内容,但是怎么想都没有办法理解。

    这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吗?

    地里的粮食不都长一个样子,怎么就分雄雌了,居然还有不育的?

    甚至有人没有注意到不育和不孕之间的差别,也或者是听错了。

    在散去的人群中嘟囔了一句:“有不能怀的雄株,那岂不是还有能怀的雄株!”

    百姓们一脸茫然地走了。

    农事官们看着自己记了一节课的笔记,也感觉世界观受到了冲击。

    只有几个人,结合自己之前遇到过的情况,感觉好像能解释得通了。

    城静枫走的时候带上了和农。

    回到了皇庄里,城静枫问道:“怎么样,听懂了多少?”

    和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也没有听懂很多,只有一点点,后面可能还要想一想。”

    城静枫道:“你把你记得笔记给我看看。”

    和农连忙将自己的笔记拿出来,然后双手递给城静枫:“若是有不对的地方,陛下一定不要客气,直接指出来。”

    城静枫接过之后,翻开看了看,虽然字是丑了点,但是居然没有一个字写错或者是用别的代替。

    她看了和农一眼道:“前段时间下了不少功夫吧?”

    和农笑容灿烂道:“也还好,就是想着要是您真的登上了皇位,肯定要有人帮忙推广亩产翻倍的法子,可不能让您丢脸不是。”

    城静枫看着和农的笔记,感觉他至少领悟了两三分。

    没想到和农的农业天赋居然这样高,看来这个名字还是很有灵气的。

    将笔记合起来抵还给他道:“学得不错,你好好参悟,如果有一天想明白了,就将想清楚的内容传信给我,若是可以,你就撰写一本关于农业的书。”

    “出了这本书,我就直接任你为大司农。”

    和农心里顿时涌现出无限的惊喜。

    从一个边陲小城的庄仆,到掌管天下农事的大司农,他能走上这样一条路,上辈子不知是积攒了多少福气。

    各地的农事官,带着满满一脑子的知识和经验,还有满满一沓纸的看不懂的笔记,出发回自己的州府了。

    比他们先出发的是不用考虑颠簸问题的木器,犁和水车等等。

    当犁、播种机、水车都逐渐出现在百姓视野中的时候,大家都欢呼雀跃的去衙门领取。

    就算要上交亩产翻倍的一半又怎么样,还是比以往全盛时期都要多啊。

    而且将粮食交给陛下,他们放心,若是有难,这些粮食最终都还是会用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

    全国上下,都开始齐心协力的为春耕做准备。

    各个州府中早就备好的化肥,在城静枫的指导下,被分发了一部分给百姓。

    各个村子里的犁,都一刻不停地被用来耕地,将原本板结的土地都犁得松松的。

    草根被翻起来,温暖的阳光洒在土地上。

    化肥被深深的均匀的翻到土壤里,在阳光的照耀下,慢慢的滋养着土壤,为它积蓄力量。

    “这东西可真好用,往年这个时候都累的腰酸背痛的,今年简直是太轻松了。”

    “你们说,我们怎么就想不出来像这种犁。”

    “听凉州人说,就是用了这个化肥之后,地里的庄稼,比往年长得快多了。”

    这些农具在去年因为时间紧张,还有旱灾的原因,没能走出凉州太远。

    今年,终于还是绽放出它们自己应有的光彩。

    天下百姓,尤其是以农为生的百姓,就没有一个说这些农具不好的。

    评价就是一面倒的那种好。

    在干旱的边缘区域,只要是水还是算充沛的位置,都被架上了一个个高位水车。

    长长地分流导管想远处延伸。

    难民们纷纷集中到边缘区域的这一圈包围线上。

    虽然送来的水不多,但是这对他们来说全都是希望,继续好好活下去的希望。

    不用再为了生命舍弃脸面,向人乞讨要食的希望。

    经过了这个一个冬天,每天都吃自己劳动换来的粮食,腰杆都重新立起来了,他们根本没办法回想之前自己是怎么向人低下头颅乞求粮食的。

    种!

    不就是水少吗?

    陛下让他们种,他们就种!

    新的一年,城静枫的布置已经全部妥当。

    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忙碌,为春耕做准备。

    不仅是在城静枫这里,其实在百姓和天下官员眼里,去年那个让人心中胆寒的旱灾和饥荒都已经过去。

    只要现在还好的位置,不继续干旱下去,他们今年依旧能丰收,他们都会好好的活下去,甚至活的还不错。

    全天下的人都有这个信心。

    城静枫也是这样想的。

    不过她没有想到的是,在她做了最坏的打算,也做了完全的安排之后。

    天气信息似乎有了新的变化。

    看着摆满了一个桌子的数据奏折,城静枫感觉有些哭笑不得,甚至觉得这个天气有些孩童般的恶劣。

    去年看着人拿他没办法,只能苦苦挣扎求生,就一直不给个好脸色,持续干旱。

    今年看她布置好了一切,继续干旱下去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了,就干脆又开始恢复。

    真是拿它没办法。

    城静枫脸上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不过这样也好,盛世早一天来临,她早一天享受。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