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候风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男人是个奇怪的和尚,不通佛理,不念经文,满手杀孽,唯有在祝祷时十分认真,胜过世上任何一位虔诚的信徒。

    如今二人已经不知去向,一起消失在茫茫人海。泠琅和他们或许永远不会再见,又或许明天上路便会遇见,谁也说不清。

    香囊旁边,是一个古朴简单的令牌,上书一字,陈。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这是祁州陈家的信物,有了它,可以在祁州任何一家客栈得到很好的接待,在任何一座钱庄取出不菲的金银,更能换得百年的九节鞭世家倾尽全力的一次相助。

    泠琅看着它,像是看到一双胆怯瑟缩的眼睛,接着光影晃动,那双眼褪尽迷茫,变得坚毅无比。

    还有那句淡然而无畏的话。

    “陈家的女儿本该如此。”

    目光失神了片刻后,又停在一截枯枝上,它来自烟雨江南,故事关于一座终年云雾缠绕的青山,和隔着青山的两个人。

    泠琅站在案前,看着这一桩桩物件,回想着与之有关的数段人生,苦涩或是恬淡,新鲜或是陈旧,贪嗔喜恶,和爱恨情仇。

    她在想,这一路旁观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却不知道属于自己的篇章该从何落笔,是不是有些可笑了。

    光亮一晃,是灯芯炸开烛花,有什么东西卧在物件之中,闪过一道粉润的光。

    泠琅拨开东西,手指触到它,捏起来,慢慢举到眼前。

    一柄发簪,用青和粉的玉珠缠绕成杏花的模样,清雅而温婉。

    池边氤氲的雾,或真或假的泪水,似怜似叹的关切,夜风中,青年想靠近,却又放下的手。

    泠琅拿着发簪,微微失了神,与此同时,一只手伸过来,取过了她手中物。

    头发被轻轻挽起,温和细致,春枝般的玉簪别进乌丝之中,有人从后面拥住她,在她耳边说:“夫人甚美。”

    泠琅闭上眼,答非所问:“我自己的东西也有很多。”

    江琮轻声说:“以后还会有更多。”

    “你知道我在指什么?”

    “我当然知道。

    ”

    “那你知不知道,等到时候,我也有一样东西要送给你。”

    “夫人现在就告诉我这个,我会忍不住一直想那是什么的。”

    “不用一直想,偶尔想就可以。”

    “有多偶尔?”

    “想我的时候顺便想一想。”

    江琮笑了声,好像在责怪她明知故言。

    灯烛挥灭,暗色中,有人哑声说:“那就是一直想。”

    后一日,侯府花园。

    泠琅站在侯夫人黄皖面前,除此之外没有一个人。

    黄皖在沉默,关于泠琅的身世,江琮已经告诉了七七八八,隐去了绝大多数细节,只轻描淡写地说,寻仇,所以隐瞒。

    她们相对而立,在深秋金黄的庭院之中,彼此没有说一句话。

    最后,黄皖说:“琮儿说,你会用刀。”

    泠琅点点头,她腰上正带着一把刀,不是李如海的云水,而是秦浮山随便扔给她的九月霜。

    黄皖说:“让我看看。”

    泠琅后退几步,鞠躬行礼,继而反手抽出长刀,刀面迎着秋风,反映出碎霜般的凛冽寒凉。

    劈,砍,挥,腾挪,转圜,踏波踩浪,断潮斩流。

    一盏茶的时间过,泠琅停手,她微微喘息着收刀入鞘,脚下是受气波震荡而泛起的灰尘痕迹,身后是一树火红秋枫。

    没有一片叶受波及坠于地。

    黄皖说:“好孩子。”

    她深深凝视着少女泛红的脸颊:“前路小心,无论何时,侯府都是你的家。”

    泠琅终究还是因为离别而感了伤,不为恋人,为恋人的娘。

    她趴在江琮身上,呜呜咽咽地说了半晌话,以此为借口讨要了许久的好处,最后昏昏沉沉地睡下,再醒来时,昨夜伤感已经全数遗忘,只余神清气爽。

    她立在晨风中的春华门外,同江琮身后的泾川侯夫妇作别,又对江琮说:“就到这里罢!”

    江琮颔首,目光凝在她脸庞,说:“去吧。”

    他温柔地说:“我看着你。”

    泠琅说:“我自己会骑马。”

    江琮轻笑道:“我想好好看看,夫人是如何会骑马。”

    泠琅果然决心展现自己高超的驭马术,她双腿一夹,腰背微伏。青骓长嘶着疾驰而去,少女发丝在风中飞扬,于古道上疾驰而去,像水边稍纵即逝的鸿影。

    她没有回头。

    就像江琮预料的那样。

    他静立了一会儿,随即转身,他想她会尽快回来的,不因为那几句誓约,只因为一点牵挂。

    挽留风是一件蠢事,风来去自如,你能做的只有等待,让它甘愿再吹来。

    江琮有预感,他要等的时间不会太短。

    后来他才知道,那岂止是不短。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