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7章 分分合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合在一起过日子,会存在一个致命缺陷。

    比如优酷。

    因为流媒体行业是大风口,上市之后,市盈率可能达到100倍。就是一年净利润1亿美元,市值就可以达到100亿美元。

    加入阿里后就不一样了。

    阿里是大集团,旗下业务极多,资本市场给出40倍的市盈率就算很高看了。也就是说,优酷并入阿里后,要按照阿里的市盈率来进行价值评估,一年净利润1亿美元,市场给出的评估最多是40亿美元。

    这就存在着巨大的资本市场里的价值差。

    还有更严重的。

    优酷这种视频网站,就不可能赚钱。因为资本市场看好,就算是连年亏损,也一样能给出极高的估值。假定年度亏损1亿美元,市值可能依旧高达100亿美元。

    跟阿里合并后,就不一样了。阿里要进行集团内的财报汇总,要把优酷的财报并入到集团的财报里才行,就会造成阿里净利润的减少。优酷的亏损,反映在集团的市值上,40倍的PE就是负40亿美元。

    市盈率就是资本市场上的放大器。

    赚了1亿美元,通过40倍市盈率的放大器,就是40亿美元的资本性收益。亏了1亿美元,放大40倍之后,那就是亏损40亿美元。

    也就是说,阿里有了优酷,市值不仅不会增长,反而还降低了40亿美元。假如把优酷剥离出去单独上市呢?不仅会抹平这40亿美元的亏损,还可以获得额外几十亿美元的资本性收益。

    所以很多上市公司在遇到危机,或者业务改革的时候,首要做的就是砍掉亏损的部门。这玩意通过市盈率的杠杆放大,就会变成一个很夸张的数字。

    由此可见,“分”比“合”容易。

    合,需要胆魄,需要决策层的强大决断力和战略性魄力,只有世界级的大公司才敢不断地合合合,不断地对外发起比较大规模的并购,比如微软、苹果、甲骨文。

    祖孙三代一起过,看起来挺美好,可老中青三代都存在着代差,相处起来怎么可能会没有矛盾?

    要是家主水平差,还是趁早分家比较好。

    就像当初的周家似的。

    要是不分家,不获得自主权,周不器就算是重活一世,也不可能迅速地成长起来,除非他跟周家决裂,去离家出走。

    现在的周家,像温知夏、石婧琳、伍雨、宁雅娴等等这些人能合在一起过,那是因为周不器有足够巧妙的管理手段,能够合在一起过。

    要是没这水平,就趁早像石家岳父似的,都分开得了。又比如京东似的,水平不行,就趁早别想太多,老老实实地不断把物流、大健康、金融等业务都分拆出来。

    现在摆在紫微星和多玩之间的问题,其实就是分还是合的选择。

    目前紫微星只持有多玩40%的股份,属于分家的状态。

    如果多玩单独上市了,就会进一步地分家。

    到底是把多玩合进紫微星这个大家庭里一起过日子好,还是让保持分家的状态更好?YY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产品,紫微星的高管们几乎都一致认为应该把YY牢牢掌握在手里,不应该分家。

    这次张一明带队,这么多高管一起来沪,主要就是听柳晴说了,周大老板无意聚合,觉得还是跟多玩分家过比较好。

    这跟决策层的理念不太相符。

    打算都过来,当面聆听一下周大老板的高论。如果存在一些疏漏,就赶紧指出来,然后改正他的错误。

    周不器提前跟郭鹏飞打了一个电话,“一明同学这是什么意思?”

    郭鹏飞好笑道:“你是大老板,你怕什么?”

    “不是害怕,我以为来几个人就行了,这可好,把核心管理层都叫过来了,这是集体度假来了?工作不干了?”

    “都安排好了,你不用担心。”

    “真要是逼宫,你站在我这边。”

    “哈哈哈哈!”郭鹏飞笑得没心没肺,“至于吗?你是大老板,只有你能拍板。”

    周不器没好气地说:“所有人都反对,让我独断专行?就算我是对的,也不利于组织秩序的良好气氛,会加剧管理层的上下分歧。”

    郭鹏飞大咧咧地说:“我知道,来之前都说好了,是来聆听教诲的,是来跟你学习的。我看你现在怎么有点疑神疑鬼的。你疑神疑鬼,说明你不够自信。”

    “滚犊子!”

    周不器冷哼了一声,挂断了电话。

    不够自信?

    这不废话嘛,谁有百分之百的自信?

    先知先觉的选择还行。

    可现在周不器要做的很多选择,跟先知先觉都毫无关系,都是他这一世的经验和对互联网的认识做的自主判断,很多业务甚至是他原创的,是前世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这谁能保证一定是对的?

    多多少少有几分赌的成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