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重逾千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郝冬梅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实诚的可爱,让人想不喜欢都难。

    这时父亲郝少民冷哼了一身,“早说要做生意,还去出版社干什么?浪费资源!”

    面对父亲的突然扫兴,庄自强闷头吃菜,郝冬梅一脸无辜,倒是母亲金月姬对父亲不假颜色,继续跟大家谈笑风生。

    别看父亲在外是长官,但是在家里活跃气氛的却一直是母亲。

    大家其乐融融,独独父亲融不进来,他感到有些难受。

    吃完了饭,就一人进了书房。

    其他几人在客厅里看电视聊闲嗑,郝冬梅每周都能回家,可周秉义这一去却是一个学期,四个多月的时间攒了很多话。

    他在燕大学的是哲学,赶上这几年又是国内思想逐渐走向开放的时间,每每回来谈到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说受益良多。

    “不过也有不好的地方。现在学生们中间兴起了一股崇尚西方国家的风气,我担心这在未来可能会演变成崇洋媚|外。”

    周秉义不无担心的说道。

    母亲金月姬扶了扶眼镜,“国家开放了,不像以前那么闭塞,面对越来越多国外新鲜事物的冲击,这种现象是必然的,需要有一定时间的缓冲。”

    庄自强插话道:“实事求是的讲,在经济发展和物质水平上,我们和全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你们在燕京的大学生是国内接触这些新闻最早的人,风气自然也是最早从你们这里兴起,这也是客观规律,未来这种风气还会逐渐蔓延到民间。”

    周秉义叹了口气,“这可不是个好苗头!”

    这种事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杞人忧天,但是周秉义是个内心有大志向的人,他的这种忧患并不是惺惺作态。

    “坚定不移的坚持走改革开放道路,尽快缩小我们和国外的经济差距,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庄自强总结了一句。

    母亲金月姬赞赏的看了他一眼,她一直觉得这个儿子不从政真是可惜了!

    周秉义是燕大的高材生,学的又是哲学,一句话的提醒便足以让他看清事情的本质。

    “二哥说的对。打铁还需自身硬,眼下大家对于国外的憧憬和羡慕,都是基于国外丰厚的物质水平。”

    看完了电视剧,各人回各人的屋。

    周秉义和郝冬梅回了房间,他依靠在床头问郝冬梅,“二哥不是安排进了出版社吗?怎么做起了生意?”

    刚才在饭桌上周秉义没好意思问,他一个学期都在燕京,家里的很多事都不知道,两人通信的时候郝冬梅也没有提起。

    郝冬梅正在梳头,她停下了动作。

    “二哥说,要挣钱让我出国治病。”

    郝冬梅的回答让周秉义大感意外,他忽然感觉喉头有些哽咽,眼眶酸涩。

    过了一会儿,他吸了吸鼻子,“二哥……替我谢谢二哥!”

    郝冬梅过来轻轻的抱住了他,“我们都是一家人。”

    周秉义努嘴点了点头。

    心头重逾千钧!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