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NB-Y芯片架构,简直逆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昨天晚上太迟怕断了全勤,最后200字写的匆忙,就先发了后改写了一下,凌晨12点30分以前追读的可以重新看下最后面200字。】

    随着五十万积分扣除,金光闪过,脑海里竟然又弹出几个新的选项。

    胡来有些惊讶,这种情况在之前可从来没出现过。

    他仔细看去,  脑海里凭空浮现了几个选项。

    “叮……您已购买14纳米芯片设计图纸,根据您当前所在世界的技术,请选择您需要的芯片架构类型。”

    芯片架构类型?

    他简单看了一眼,竟然有五个选项。

    x86架构。

    arm架构。

    risc-v架构。

    mips架构。

    nb-y架构。

    这……

    有点强人所难了。

    胡来对芯片专业知识并不太清楚,拿捏不准之下也不着急选择,赶紧退出系统在网上搜索了一下。

    了解过后,  总算明白了一点。

    原来在设计一款芯片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芯片的架构。

    一款芯片采用什么样的架构,几乎决定了这款芯片的用途。

    简单的说,比如市场上的主流两类芯片,一种是pc电脑端的cpu芯片,他们由英特尔和amd垄断生产,都采用了x86架构。

    另一种呢,是手机芯片,几乎所有手机芯片都采用了arm架构。

    而risc-v架构和mips架构,前者是2014年才出现,虽然起步很晚,但是因为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所以使用非常简单,  发展也很快。

    risc-v架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根据具体场景、模块化的选择适合的指令集架构。

    比如专门用于家用电器的cpu、工业控制cpu、智能穿戴设备以及一些比指头小的传感器中的cpu。

    而后者mips架构,  最主要用于网络设备,  比如网络路由器等。

    看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四种主流芯片架构的资料,胡来来不及搜索最后一项nb-y架构,  就已经对常用的x86电脑cpu和arm架构产生了兴趣。

    虽然平日里经常听说电脑cpu和手机芯片,但具体有什么不同之处确实不太了解。

    他认真阅读着资料。

    x86架构的芯片和arm架构的芯片,  最大不同就在于性能和能耗上。

    在性能上,x86架构采用了复杂指令集,主打高频率高性能,这让x86架构的芯片性能强大,运算速度超级快。

    而arm架构的芯片呢?

    正好相反。

    arm架构的芯片,采用了简单指令集,非常注重低频率和低功耗,所有的储存、内存等性能在设计之初就设定好,几乎不考虑任何扩展性。

    两个架构的侧重点不同,也就导致了arm芯片在性能上和x86芯片对比,完全就是个弟弟。

    比如凤凰“青鸾”上使用的骁龙8155芯片,若是和x86架构的英特尔系列芯片比……

    哪怕骁龙8155是八核处理器,但实际的性能也就只能达到英特尔i3处理器的50%算力还不到。

    而号称地表最强的红果a15处理器,从综合性能来讲,也就只是i3处理器的水平。

    而英特尔i3处理器上面,还有更好的i5、i7……

    看到这里,胡来心里有些惊讶。

    一直以来他是知道手机芯片性能是比电脑cpu差一些的,可真没想到5纳米的a15处理器竟然只能和14纳米的i3处理器性能差不多!

    没错,就是14纳米制程工艺的i3处理器!

    胡来继续看下去,  等他看完两个芯片的能耗后,  彻底就明白了。

    虽然电脑cpu性能远超手机芯片,  但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能耗高、温度高。

    像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这种原本就需要插着电源使用的,能耗高一点自然不是问题,甚至cpu温度高也可以安装散热器散热。

    但是。

    这样的芯片放在手机里,哪有这么好的条件?

    一个能耗高的芯片,两个小时就能把手机电池用完,一玩手机就发烫,谁能用?

    并且。

    最重要的是,像i3、i5这样的芯片,它的尺寸实在太大了。

    一颗arm芯片也就是i3芯片的十分之一,手机里寸土寸金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大的芯片体积。

    所以。

    在手机等便捷式设备领域,arm芯片低频率和低功耗的优势就体现出来,芯片体积小,可以轻松满足散热、供电和续航的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只需要尽量提高性能,满足固定应用场合的需求就行了。

    呼——!

    看到这里,胡来内心突然变得火热起来!

    x86的芯片虽然有散热、能耗高、体积大的问题,但是!

    这些问题对于一辆空间充裕,拥有75kwh(75度电),甚至可以安装散热器的新能源汽车算是一个问题吗?!

    若是能将x86的电脑cpu用在“青鸾”上,那算力性能岂不是能爆表了?

    胡来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继续查看资料,如果确定选择x86架构的设计图纸,那下一步就要考虑生产制造的问题了!

    可当他在网上查询资料后,顿时觉得头大。

    生产制造倒不说了,太积电甚至都已经可以给英特尔代工3纳米的i14处理器,而国内的中芯国际生产14纳米的i3处理器也没什么问题。

    而最重要的是授权。

    因为x86架构的授权全部在英特尔手里,如果凤凰要用x86架构设计一款芯片生产,那第一步就是获得英特尔的授权。

    胡来微微叹气,英特尔都明确拒绝了不会出售智能座舱芯片给凤凰汽车了,更别提授权x86架构了!

    得到x86架构授权几乎不可能。

    他的思绪又回到了青鸾”上使用的骁龙8155芯片,骁龙8155采用的就是arm架构。

    “那就只有选择arm架构了!”

    他脑海里刚冒出这个想法,心里不禁想道:“arm架构不会也要授权吧……”

    等他网上查询过后……

    胡来:“…%¥&…”

    不出所料,arm也需要授权!

    卧槽!

    他以前从来没有如此关注芯片产业,这时候才真的明白,炎国芯片产业想要发展是真的难。

    从最底层的芯片构架上,底层指令集上就完全被英特尔和arm垄断,紧接着就是芯片设计软件eda,然后是制造工艺上的光刻机、硅片等等……

    这一系列从设计到生产几乎全被国外卡住了!

    说的过分一点,就像现在北边的毛熊,x86和arm直接就断供了,你还没有任何办法!

    胡来此刻已经完全意识到开发一款新的芯片究竟有多难。

    英特尔的x86估计是没戏了,只能找arm公司试试了!

    若是arm也不授权的话,那哪怕从系统里购买了14纳米的芯片设计图纸也变得没有任何作用了。

    毕竟,没有授权谁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