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各方反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打算着,等到天子正式征召时,再以守孝为名加以拒绝。

    拒绝朝廷征辟一向是士人刷取名望的常用手段,更何况还是以孝道的名义,且拒绝的对象还是当今天子。

    如此以来,他必定能再次收获一波巨大的声望。

    结果哪知道事与愿违,此举竟然被天子看破,并单单将他袁本初一人的姓名从名录中剔除,而且还传话其叔父加以申斥。

    更出乎袁绍意料的是,天子颁布《求贤诏》,个中意味实在令他不安。

    “伯求,如今吾该何去何从?”袁绍看着何颙,面色沉郁。

    “袁公是何意见?”何颙反问道。

    何颙所说的袁公是指袁绍的私亲之父,袁家当代家主,曾做过太仆,现在为屯骑校尉的袁逢。

    何颙知道之前袁逢迫于压力,不得不斥责袁绍,实际是什么意见何颙并不清楚。

    “家中让吾安分守己,补孝期间,减少交际往来,免得累及家族名声。”袁绍撇了撇嘴,并不以为然。

    “其实在吾看来,天子年轻识浅,偶尔有敲打之举亦不用在意。想我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天子难道还真能禁我仕途不成?”

    “本初所言不虚。只是如今天子举动异常,若能少生枝节自然最好。”何颙浅笑,看破不说破。

    他精于世故,看得出袁绍不过是嘴上强硬罢了,如果真完全不在乎,这两天也不会闭门谢客了。

    “吾自然明白个中道理,只是感到可惜。也罢,先观望一阵亦无妨。”袁绍点头道。

    “其实本初完全不必因此烦恼,原本借天子扬名也只是锦上添花罢了,以本初如今之声名,些许助益可有可无。”何颙开解了一句。

    “这倒是,此亦有赖于伯求之谋。”袁绍脸上终于有了些许笑意。

    “不敢当,本初之才德方为根本。”何颙摆手道。

    二人相视而笑,甚是开怀。

    笑罢,袁绍问道:“说起来,如今皇帝是什么状况?难不成真成了贤明有为之君?”

    “贤明有为?”何颙摇头,“我看是胡作非为才是。”

    “此话怎讲?”袁绍好奇追问。

    何颙道:“天子自病愈理政以来,的确展现了一些手段,但其毕竟年轻,所作所为太过着于痕迹。

    其拉拢清流,有打压宦党之嫌;

    妄图革除弊政、惩办不法,又开罪于各州郡长官;

    如今竟然还妄想将插手人事权,如同儿戏一般。

    他以为发一份求贤诏,写句唯才是举,就能尽收天下才士之心么?

    也不想想,真才实学之辈哪个不出自名门大族,即使稍有例外,也必得益于名士大儒所教导。有此跟脚之人,断然不愿天子乱了察举之法。

    而那些可能应诏的寒门泥腿子能识得文字、有书可读已属万幸,哪里懂得治国安邦之策。

    若无意外,其最终录用之人除了各大家族送去人选之外,大概只剩些文艺小人了。

    此结果与过去察举并无不同,丝毫改变不了天子现状,可负面影响却格外深重。

    因为天子试图以殿试法取代察举制,无异于侵占世族公府、州郡长官之利益,最终必然引发全面抵制。”

    袁绍一向佩服何颙的远见卓识,此时听到他这番解释,更是深以为然,不由附和道:“如此说来,天子招贤,看似贤明之举,实际却有弊无利。”

    “不错,下诏求贤本为良策,只是时势不利之下,只能徒劳罢了。当今天子先是禁锢士人,后又打压宦党,如果再因求贤开罪朝臣与地方官,难不成真能依靠清流保皇派及山野村夫成事?”

    说到这里,何颙不由叹道,“说起来,天子也是可怜,如今的汉室社稷就如同一个满身病患、行将就木的老人,已经积重难返,岂是区区招贤纳士就能解决的。”

    袁绍再次点头,旋即又问道:“那以伯求看,汉室可有中兴之可能?”

    “中兴?”何颙嗤笑一声,“自王莽夺位之后,能有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已属奇迹,要二度中兴近乎不可能。

    在颙看来,后汉建立本就根基不稳,皇权衰弱,地方势大;

    尤其孝章帝之后,外戚与宦党之争愈演愈烈,几乎陷入死循环。稍有不慎,汉室就有覆亡之危。”

    “啊?尚未到如此地步吧?”袁绍惊呼一声,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说法。

    何颙却好似智珠在握,“本初可不要以为我是在危言耸听,如今天子还有多少权威,朝野又有多少弊病,汝袁家最清楚不过。”

    “如若有朝一日,完全铲除宦党呢?”袁绍问。

    “谁来铲除?天子还是朝臣?”何颙反问。

    “天子如何,朝臣又如何?”袁绍道。

    何颙颇具意味地看了袁绍一眼。

    “宦官虽然暴戾贪婪,却是天子臂膀,只要天子稍有点智慧,不想真正做孤家寡人,就不会主动铲除宦党;

    既如此,不说朝臣能否诛灭宦党,即便如愿功成,那时的汉家是何种局面谁又能说得清呢?”

    “如若当初窦大将军与陈太傅侥幸成功,亦是如此么?”袁绍饶有意味地问道。

    “哈哈,本初此问有意思。”何颙笑而不答。

    “究竟如何?”袁绍对此兴趣盎然,还想追根究底。

    他可是知道,当初窦武与陈蕃矫诏引兵谋除宦党时,何颙也曾参与其中,并且是重要谋主之一。

    “未可知也!”何颙摇头轻笑。

    袁绍不由一个愣神,他原以为能听到“霍光”或者“王莽”其中一个名字的,不过倒也无关紧要,因为他已从何颙神情中得到答案。

    何颙也不管袁绍是什么想法,接着正色道:

    “话说回来,先汉历经两百年,后汉至今也将到两百年之期,前后四百年已到了一个王朝至关重要之时刻,汉室气数如何,当今天子至为关键。”

    “此话何意?”

    何颙解释道:“以目前朝野情势,天子不作为是错,作为亦是错,而且多做多错,奈何天子恰恰如此不安分。颙敢断言,最终当今天子要么成就中兴之主,要么沦为亡国之君!”

    虽然如此说,但结合其先前言论,何颙的意思很是明显。

    袁绍当然听懂了,他眼中闪烁起明暗交织的光芒,喃喃问道:“如此吾等该当如何?”

    “天子失其鹿——”何颙看着袁绍,缓缓念道。

    袁绍心有所感,用力挥拳道:“天下共逐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