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烽火不熄赵云:把麻烦留给乌程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焕接过名单,“这士孙萌,和青州士孙瑞有何关系?”

    士孙这个姓不多,新上任的青州牧也是这个姓,邺城立刻也跟着出来一个同姓之人,实在没法让不多。

    姓士孙,名萌,字文始,名儿还挺可爱。

    荀彧把人写进名单,肯定已经查过的背景,倒不担心这人有问题,单纯只是奇这人是谁。

    “士孙文始是士孙君荣之子,人和王粲王仲宣仲宣交,早在长安开始混『乱』之时结伴来到邺城,二人皆是君子,不会因为士孙君荣任青州牧而对冀州不利。”荀彧解释道,“王仲宣原荆州投奔刘表,和刘表是同乡,荆州也算有个照应,不过士孙文始听闻邺城有座藏书万卷的藏书楼,二人这才来到邺城。”

    说的长安开始混『乱』,乃是冬日里小皇帝数次开仓放粮惹得长安百姓混『乱』争抢踩踏出人命的事情,朝廷几乎稳定不住城里的秩序,出了那事儿之后,不少有家底的人都法子离开了长安。

    这份名单是荀彧一个一个整理出来的,每个人的来历都清清楚楚,不然也不敢写到名单里。

    原焕听到王粲这个名字感觉有些熟悉,看着士孙萌下面的名字,一会儿才从记忆中翻出这人是谁,“山阳王粲,司空王畅之孙。”

    只说名字或许不清楚,但是说起的另一个名号道的人多了,王粲王仲宣,“建安七子”之一,文才出众才华斐然,被后世称为“七子之冠冕”。

    这人最开始投奔刘表不受重用,建安年间长沙太守张羡举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之兵反叛,刘表起兵时让写檄文,自那之后,但凡需要写文章的地方都有的身影。

    除暴安良需要,劝隔壁不要兄弟阋墙需要,乃至最后刘表病刘琮继位,劝刘琮投降曹『操』的还是。

    行走的笔杆子,说的是王粲王仲宣。

    原焕失一声,放下名单说道,“有王仲宣在,以后文若省下不少写文章的功夫。”

    “主公所言甚是。”荀彧着回道,忙起来的时候总会有地方疏漏,起草公文这种事情又不敢交给郭嘉来干,那小子随『性』惯了,算有意识的收敛,字里行间也挑出不妥之处。

    王仲宣文采,来官署干这种事情再合适不过。

    郭嘉听出荀彧话中的意思,撇撇嘴小声嘟囔,“我写了,我真的写了,问题是我写了之后文若还得重写,然后不让我写了,这是的问题,不怪我。”

    的文采也不差,上天文下晓地理,前人典故也信手拈来,写什都不在话下,都那艰难的改了又改,天道荀文若为什还要重写。

    怪写的太了?

    郭鬼才很不开心,索『性』不等们,自己夹起托盘里的桃子点心化悲愤为食欲,只要吃的够多,赚到的不是别人。

    软软的桃子饼香甜可口,上面还淋了蜂蜜,新鲜桃子和细面一起和成面糊做成小块的点心味道得,难怪两个小家伙喜欢,这个小孩子也喜欢。

    日落西山,谯县解了大军围城的困境,很快恢复正常。

    十万大军没地儿,只关在城的军营里,谯县虽是豫州治所,也没那多空地方关押降卒,要不是南阳那边及时送来粮草,只怕不到三天,十万降卒得断粮。

    陈王刘宠还有军中说得上话的将领被带走单独关押,们这些小兵没有单独关押的待遇,可让们跑们也不敢跑,算跑出,没跑两步也得被抓回来,在这儿有吃有喝,虽然吃的不,歹把肚子填饱了。

    大营面,赵云听着亲兵的汇报,眉皱的夹苍蝇,来以为陈王带来的兵马会很难缠,刘宠号称十万大军,结果可,十万大军里有八万都是从田里抓的民夫。

    剩下那两万也不都是正经训练出来的士兵,毕竟陈国只是一个诸侯国,也不是什军事要塞,国中有两千兵马都是看在是宗室王爷的份儿上,像陈国隔壁的梁国,别说两千兵马,除了王府那不到百人的护卫,官府里的吏卒都不归王府管。

    陈王再怎勇武也是被朝廷打压了几百年的诸侯王,早该到这里的,现在谯郡多了那多民夫,留们在这里白吃白喝很不妥,们不缺粮也经不起这消耗。

    要不趁乌程侯还在陈国,把这些人送给安排?

    赵云暗自点,说干干立刻吩咐人清点降卒数目送回陈国,兖州的屯田成效非常,乌程侯应该很有经验,把这些农夫送过给差遣完全没『毛』病。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