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风起微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发冲冠战意更盛。

    董卓留下吕布掩护,自己转守渑池,未料吕布也不敌孙坚之勇败走,虎牢关一破,大势已颓,洛阳近在咫尺,为了防止孙坚继续西行,他只得留董越屯兵渑池,段煨屯兵华阴,牛辅屯兵安邑,其他将领留守各县制衡山东诸侯,自己带上亲信退往长安。

    郿坞离长安只有二百五十里,董卓抵达长安,保不准什么时候会到郿坞,他们必须赶在董卓到长安之前离开这里。

    张辽知道此地不可久留,可是看到床上这人苍白的脸色,又担心他受不住路途颠簸,“大人,冀州距郿坞千里之遥,您病体未愈,要不再等等?”

    关东联军一日不散,董卓就一日不得安宁,他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空来郿坞。

    原焕笑着摇摇头,“董卓退至长安之日,就是关东联军自相残杀之时,袁绍在董卓未退之时就敢提出令立新帝,董卓一退,他们连最后一道遮羞布也不见,又怎在意天下人的看法。”

    张辽还是有些犹豫,“可大人的身体……”

    “无妨,我们只在郿县周边,不走太远。”原焕唇角微扬,笑意却不达眼底,“董贼凶狠残暴,便是离开,也要先取了他的脑袋以告慰族人在天之灵。”

    张辽呼吸一窒,他来郿坞那么多天,第一次从这人口中听到族人之事,看来之前猜的没有错,大人只是将所有的事情都压在心里,只有在万籁寂静的夜里才敢缅怀族人。

    董卓身边守卫森严,想要杀他谈何容易。

    很会胡思乱想的张文远脑海中很快上演了一出大戏,以为这人要干什么危险的事情,回过神来肃了神色,尽可能委婉的劝道,“大人,小公子年纪尚小,您做事之前千万想想小公子。”

    “你想到哪里去了?”原焕哭笑不得地看过去,就他这弱不禁风的样子,就算想学曹操刺杀董卓也没那本事。

    恰在这时,院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张辽起身出去查看,很快带着满身风霜的高顺进来。

    董卓离开洛阳,将洛阳城里仅剩的金银粮草尽数运至长安,除了城里半年的吃穿用度,剩下的全部运到郿坞储藏,这次押送物资的依旧是没有正经差事、哪里需要往哪儿搬的高顺高将军。

    张辽把人拉到外间的炉子旁,趁烤火的时间小声说了他的担忧,结果他刚说了两句,脑门上就挨了一巴掌,“你打我作甚?”

    高顺看傻子一样看着他,心道难怪这人能和吕奉先说到一起,俩人简直如出一辙的憨。

    原焕靠在床头上等高顺进来,他觉得他对张辽的后世滤镜太厚,每次这人像毛头小子一样咋咋呼呼他都有种崩人设的感觉,可是再一想,人家的确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咋咋呼呼才正常。

    高顺数落了张辽几句,感觉身上烤的差不多了于是进去行礼,“见过大人。”

    “伏义不必多礼。”原焕抬手示意他们找椅子坐下,简单询问过长安洛阳的现状,得知董卓离开洛阳时又放了一把火,将皇宫、兰台以及世家大族居住的内城也付之一炬后沉默了下来。

    连续几场大火,洛阳城几百年的经营算是彻底毁干净了。

    长安皇城荒废已久,远不如洛阳繁华,如今洛阳城成为废墟,天子无力经营长安,等董卓一死,朝廷离了长安连个去处都没有。

    人如蝼蚁命如草芥,汉室危如累卵如大厦将倾,想救回来谈何容易。

    后世有些评价之中,东汉被称为“被架空的王朝”,从光武帝刘秀建国开始,宦官、外戚和地方豪强三股势力就纠缠在一起,除了建国之初光武帝、明帝、章帝时对外戚和宦官有所压制,章帝之后皆是由这三股势力轮流执政。

    几百年的顽疾不是说治就能治好的,宦官、外戚和地方豪强在朝中势力根深蒂固,互相之间盘根错节,光武帝立国之初重用尚书台打击外戚,怕的就是重蹈西汉覆辙,只是没有达到他想要的结果。

    东汉靠地方豪强势力起家,刘秀即位后打击地方豪强失败,他自己本身就是豪强出身,这一点就决定了他在处理地方豪强的事情上硬不起腰,最后度田法只能不了了之。

    尚书台位低权重,即拥有实际权力,又方便皇帝控制,可是同样,方便皇帝控制,也方便宦官和外戚控制。

    章帝之后,从和帝起,外戚、宦官势力膨胀,不管是宦官还是外戚,只要加上“平尚书事”“录尚书事”的头衔就能控制尚书台。

    控制了尚书台,也就控制了整个朝堂。

    大概老刘家的基因有问题,一个个的都活不长,后期连续七八个皇帝继位时都是小娃娃,皇帝年幼,自然是太后垂帘听政,太后临朝,必然要依靠外戚。

    外戚掌权作威作福,小皇帝长大后要摆脱外戚的控制,自然而然重用宦官,通过宦官的势力来打压外戚,等下一个小皇帝登基,外戚重新得势,又要打压宦官,如此周而复始,朝廷如何能好。

    天子惯用重用一方打压另一方的法子来达到制衡,没有想过要如何平定这种乱局,等到何进和十常侍针锋相对,问题已经不是单单除掉外戚宦官可以解决的了。

    何进身死,袁绍杀尽宦官,手段粗暴的解决掉困扰东汉王朝几百年的沉疴顽疾,但是大汉并没有因此好转,反而迎来了地方割据豪强称雄的时代。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这是东汉末年,后世的影视小说将这个时代渲染的再怎么绚烂,也掩不住群雄并起之下的哀鸿遍野。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他要在乱世中活下去,连带着原主的那一份,还要把小家伙教养成人,在小家伙能独当一面之前必须保住性命,他和小家伙的身份在那儿放着,两个弟弟都不是省油的灯,容不得他逃避现实。

    董卓入长安,他的挖墙脚大业终于拉开帷幕,此处群星璀璨,多他一个又能如何?

    许久,原焕调整好心情,抿了口蜜水清清嗓子,声音一如既往的令人如沐春风,“伏义觉得,都亭侯此人如何?”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要除掉董卓,可以没有王允,但是不能没有吕布,毕竟除了吕奉先,他找不到另一个能让董卓放下戒心且武力值超高的人选。

    吕奉先克父,可没说他还克主。

    高顺一脸难以言喻的抬起头,试图劝这人三思而后行,“大人真的不再考虑考虑?”

    那家伙桀骜难驯,一般人真的牵不住。

    作者有话要说:原焕:但是他真的太能打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