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退而求其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已有了保障。

    严嵩之所以会想到从新科进士里招人学数学,也是由于这些人还真就是整个大明朝最能学东西的人。

    即便他们之前所学的全是之乎者也那一套,可毕竟是从无数考生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那些人刚刚才完成了在各衙门的学习,吏部也应该已经安排好了他们的去处,这个时候再做变动,恐怕不太好。”

    对于严嵩的提议,朱宸濠仔细思考了一阵后却摇了摇头。

    要知道明朝科举三年才一次,而每次也就那么几百人能最终胜出。

    而大明的体量又极其巨大,所需的官员数量自然也非常庞大。

    而每年官员里面告老回乡的,因故被罢免的,回家丁忧的,因病请假的,意外去世的,直接获罪被砍头的,还有像之前的严嵩那样,找个借口走人的……这样的情况也有很多。

    原有的官员因各种原由减少是无法避免的,而为了让大明这台庞大的国家机器能有效运转,当然就得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所以朱宸濠才不赞同严嵩的建议,让大批新科进士跑去学习数学。

    更何况这些人应该都已经知道自己该去往何处为官了,你这时候让他们跑去学算术,那势必会引发某些人的不满。

    就算真去学,恐怕也学不进去。

    既如此,还不如让那些人该干嘛干嘛。

    “全凭陛下安排。”

    见朱宸濠对自己的提议并没有多大兴趣,严嵩也不坚持,直接让对方看着办就是。

    “其他那些进士就算了,不过丁汝夔和朱纨等如今正在出版司的人,倒是可以考虑让他们去跟着旁听一下。”

    朱宸濠在严嵩表明态度后又想了想,接着便做出了决定。

    丁汝夔、朱纨等人被朱宸濠安排进了新设立的出版司,如今主要就围绕着一本《新视界》转,实际上也没多少事可做。

    而这帮人又非常年轻,不管是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还是学习能力都挺不错的。

    既然有时间,又都是可造之材,那么让他们去跟着学学也没什么坏处。

    能听进去当然最好,就算啥都没学到,对朱宸濠来说也没啥损失。

    对于朱宸濠的这个安排,严嵩等人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意见。

    事实上他跟王守仁、刘天和仨人提议创办专科学院原本就有些过于理想化了。

    要知道如今能熟练运用数学表达式的,也就严嵩一人而已。

    王守仁和刘天和虽然聪明,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最多也只是略懂罢了。

    这种情况下,真弄个学校出来,招他一大堆学生,谁去教?

    因此真说起来,反而是像现在这样,开一个学习班更加的合理。

    而且王大圣人的那帮弟子中还有不少异类,他们对当官没啥兴趣,却对教育极为热心。

    也就是说这些人一旦学业有成,那便等于为大明培养了一批强有力的师资力量。

    等时机成熟,再创立专业的学院时,也就不愁没老师来教学生了。

    至于丁汝夔他们,学学新知识,开拓一下眼界也好。

    有了这个基础,等他们以后主政了,自然也就能更好地执行朱宸濠的令谕。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