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利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阵子你要用钱时,便可以去取出来。

    而这个时候,银行除了返还你那一百两本金外,还将多给你一、二两白银,作为你这一段时间将钱存在银行的利息。

    当然,这个利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存钱的时间长短来调整。

    若只存几个月,那所能获得的利息将会很少;

    存上一年,则将比存几个月高三、四倍。

    总之,存的时间越长,所能获得的回报也就越高。”

    严嵩先给了陆完一个答案,随后便对众人说道:

    “诸位可以想想,你若真有一百两余钱,是情愿藏在家里吃灰呢,还是愿意存入银行生钱呢?”

    严嵩根本就无需再说下去,毕竟这种事只要不蠢,都知道该怎么选。

    “哈哈,我替你保管银钱,却还要倒给你钱,这不是傻吗?

    这个银行要是按照你严侍讲所说的方法办下去,那恐怕就算投入再多钱进去,也支撑不了多久吧。”

    户部尚书王春听到这里当即大笑起来。

    他觉得,开这个啥银行,不就是当冤大头么。

    而王春之言,也让殿内不少人跟着频频点头。

    储户存钱,银行给利息,这其实就是银行跟古代钱庄和票号最大的不同点。

    因为钱庄和票号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商人,其存在的目的也是为了方便商人。

    所以它们主要的收入源,就是在商人将银钱存入后,向对方收取保管费和远程运输费。

    还有就是在商人兑换不同的银钱时,收取手续费。

    也就是说,钱庄和票号,资金的来源和赚钱的手段都远不如银行。

    因此,当兼具钱庄、票号功能的现代银行被引进到中国后,那两个存在多年的古老金融机构才会迅速被淘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王部堂,下官刚才曾说过,银行除了依靠利息吸引大家将余钱存入外,还可以把这些钱借贷出去啊。”

    面对王春的嗤笑,严嵩则不紧不慢地回道:

    “比如某个商人想要进一批货,一时间却又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这时他就可以找到银行,以房产或其他有价值的物品作为抵押,向银行借贷足够的银钱去进货。

    而等到了跟银行约定的时间归还这笔钱时,此人除了所借的那些钱外,还得额外再支付一笔利钱给银行。

    当然,这笔利钱肯定比往银行存款,所能获得的利息高多了。

    不过再高也比民间的高利贷低上许多。

    况且银行是国家开办的,既安全又有保障,对那些急需用钱之人来说,如何做选择应该也是一目了然吧。”

    “若真如严侍讲所言,那这个银行岂不是将把整个大明的民间余钱全部都集中到一起?

    那它所保管的银钱数量,得多惊人啊!”

    刘养正在心中默默算计了一阵后,很是震惊地叫了一声。

    “不光民间的,就算是官银,也可以存入银行生利息嘛。

    待需要使用时,直接从银行提出来就是。”

    严嵩则向刘养正表示,汇集到银行的钱,还能更多。

    “这个银行,它就是个钱生钱的地方啊。”

    这时就连杨廷和都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