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河套地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嵩既然已经开了头,自然是要说下去的,他也不管一旁的王守仁和老太监刘泉是啥感受,继续说道:

    “然而,  太宗皇帝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并迁都北京后,  便直接放弃了漠南,  将漠南诸卫和拱卫边镇的藩王全部内迁,进入关内。

    防守河套地区的东胜卫也没能幸免,大部被迁到了北京保卫京师,其余则迁往怀仁。

    河套地区得黄河灌溉之利,所以物产丰富,土地肥沃。

    再有,河套又兼得阴山、贺兰山之地利,无论是草原部族,还是中原王朝,占据此地后都能直接威胁和震慑对方。

    因此那里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无论是战国时期的赵国,还是后面的秦、汉、唐,都是将河套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的。

    可咱们大明的太宗皇帝,就这么说放弃就放弃了……”

    严嵩说道这里,很是不解地摇了摇头。

    要知道朱老四这个人,也算是个开拓型的皇帝啊,可为何就能把那么重要的河套地区不放在眼中呢?

    对此,严嵩还真是想不通。

    “朱棣的眼光,差太祖多矣。”

    朱宸濠其实也搞不懂朱老四的这种做法,只得认为是其眼光不如朱重八咯。

    “太宗皇帝调走了河套地区的全部驻军,那些一直都觊觎这块肥美宝地的蒙古部族又怎能不心动。

    于是,一些部落便开始向河套地区靠近,以试探大明的反应。”

    严嵩说这些话时,总给人一种耿耿于怀的感觉,看得出,他对朱老四放弃河套是颇为不满的,说到后面声音都跟着提高了许多,

    “到了正统时,那位一心想要重现祖上荣光,却志大才疏的英宗皇帝,倒是又想到了河套,于是重新设立了东胜卫。

    可是太祖时所构筑的城堡和各种防御设施,不是被拆除就是已荒废。

    这种情况下,想要在草原上重新驻军谈何容易。

    所以没过多久,新建的东胜卫又只能内迁。

    更糟糕的是,‘土木堡之变’又紧随而至,我大明的数十万精锐一战尽没。

    这种情况下,那些草原部族也就不再将大明的威慑放在心上,纷纷进入河套地区,并将那里当做是进犯关内的基地。

    从此以后,蒙古各部对我大明边关的袭扰就没断过,边镇军马亦深受其害。”

    “哼,等我大军换装完毕,再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我就立即出兵先把河套地区收回来。”

    朱宸濠听到这里也是气哼哼地放出一句话来。

    “其实‘土木堡之变’后,我大明也曾尝试过收复河套。”

    朱宸濠说完后,王守仁紧跟着也说道:

    “自成化五年开始,我大明便对河套地区的蛮夷展开了清剿,成化八年时更是调集了八万大军深入河套。

    次年,副都御使王越趁侵占河套的蒙古部族大举入侵我秦州、安定等地时,亲自率军突袭对方老巢,斩断了对方根基,致使那帮掠夺归来的贼人失去了据点,只得退出河套。

    而这一战,也为河套地区带来了长达二十年的和平。”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