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时代变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谷垨  西晋时更因五胡乱华,差点绝了汉人血脉。

    两宋和大明,最后也都断送在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手中。

    可满清入关之后,占据草原的蒙古人却再也无法威胁中原了。

    究其缘由,当然不是因为满人跟蒙古人之间的和亲政策。

    毕竟除了大明之外,以前的历朝历代几乎都会跟草原帝国和亲。

    但这种做法,从来都没能换取过真正的和平。

    可既然不是因为和亲,那又是何原因才使得清朝能跟蒙古和平共处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时代已改变,蒙古铁骑根本就蹦跶不起来了。

    之所以草原勇士再也不敢南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火器的发展。

    清朝时,清军装备了大量的红衣大炮跟火绳枪,在对战仍然靠战马长弓和各种冷兵器作战的蒙古部落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清初,蒙古部落的叛乱并不少,可都被清军用火器轻易平定。

    与此同时,沙俄也已越过了乌拉尔山脉,占据了西伯利亚。

    而蒙古人完全不是装备了火器的俄国人对手,被压得只能不断南迁。

    这也说明传统的草原骑兵,在强力火器面前根本就没有什么还手的能力。

    当然,除了在南北两面都被拥有大批火器的两大帝国完爆外,蒙古人最终肯老实认命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育种技术的发展和玉米、土豆等新农作物的传入,使得蒙古人也能在草原上进行耕种了。

    这也使得大批牧民转化为定居一地的农民,在生活更加的稳定的同时,也失去了草原民族传统的高机动性。

    也就是说,再跟清朝打起来,已放弃游牧的那部分人,连像从前那样打不过就跑都不可能了。

    如此一来,他们既没必要,也不可能再跟清朝死磕。

    综合来看,草原之所以能在清朝时安定下来,除了能就地耕种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在世界战争形态已发生巨大变革的情况下,仍手持冷兵器的草原民族,只剩下被掌握先进火器国家吊打的份。

    既然以清朝那样的火器水平,都能靠着大炮和火绳枪搞定蒙古人,朱宸濠若是有了燧发枪,草原民族哪还有资格跟大明叫板?

    到那时,他们只能被大明撵着跑。

    若不想归顺,那估计只能趁俄罗斯还没东侵时,躲到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去。

    不过马背上的民族,真逃到原始森林后,还能存活吗?

    更何况,朱宸濠也不会停下北进的脚步,早晚有一天大明的旗帜将插到西伯利亚,到那时,这些人难道还能跑到北极去跟北极熊作伴么。

    只是朱宸濠想得虽好,却还得看刘天和跟严嵩两个的研发进度到底如何。

    所以,单就王纶的顾虑而言,朱宸濠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为其打消的。

    “王卿。”

    在认真思索了好一阵后,朱宸濠总算是有了主意,然后才对王纶道:

    “朕在下旨建造大剧院时,就已经有了扩建京城的打算。

    也就是在现有京城的基础上,再建一座外城。

    而正阳门外那一大片土地,当然也包括在外城之内。”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