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水力锤锻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

    就见基地中已建起了不少的房舍,而且分布合理,一点儿都不显杂乱。

    随意瞧了瞧后,他的目光便投向了正传来敲击声的方向。

    然后,就被河边那些巨大的水车给吸引住了。

    每一架水车旁边,都建有一栋小屋,  而“呯呯”声正是从屋内传出来的。

    水车其实也就那样,没什么好看的,  关键的东西自是在小屋内。

    “走,过去看看。”

    很快,朱宸濠便对着严嵩招了招手,让对方跟自己一起去往河边小屋。

    随便选定一栋小屋后,朱宸濠便和严嵩,以及刘泉、火信俩人走了进去。

    此时屋内正有两个工匠在忙碌,看见进来之人是皇帝陛下,赶紧大礼参拜。

    “尔等继续,无需管我们。”

    朱宸濠当即冲俩人摆了摆手,让他们继续干之前的活儿。

    由于皇帝已不是第一次来此,那些匠人也都知道对方的习惯,因此告了一声罪后,便自顾自地工作起来。

    严嵩进入小屋后,立即好奇地打量了一圈。

    整个房间内,除边墙上有一座炼钢炉之外,占据中间位置的,是一个正在不断旋转的巨大木头柱子,以及它旁边那个被带动着不断上下锤击铸铁的巨锤。

    屋内的炼钢炉并非高炉,而是一种辅助炉。

    它的作用,就是把高炉练好的铁锭进行二次加工。

    在铁锤的敲击声中,朱宸濠大声对严嵩道:

    “你觉得怎么样?”

    “陛下,这种用来锤锻的水车,我华夏古已有之。”

    严嵩一边看工匠不断翻转铸铁以使水车带动的铁锤能更均匀地捶打,一边答道:

    “早在汉朝,甚至更早时,先民们就利用水车来舂米了。

    那时,这玩意儿叫水碓。

    其实,欧洲以前也是用它来舂米或锤石头的,直到11世纪才被用于冶炼锤锻。

    而真正被用来制作金属工具和兵器,则是从本世纪开始的。”

    “哈哈,这么说来,朕还走在那帮欧洲蛮夷的前面咯。”

    一想到现在只是1520年,朱宸濠便开心地笑了起来。

    “陛下,欧洲人之所以会想到用水力锤锻法来提高铁器的质量,那也是因为他们的炼钢技术远远落后于我天朝,所炼出的熟铁所含杂质极多,只能靠不断锤锻来排除杂质。”

    严嵩这个时候则一针见血地点出了为何欧洲人会想到利用水力来锤锻铸铁。

    “你的意思是,我大明由于炼钢技术要比他们强,所以就没必要反复捶打,于是便没发展这项技术?”

    听完严嵩所言,朱宸濠脸色有些变了,他很怕这个水车锤锻又白搞了。

    “欧洲这个时间段,是用的熟铁吹炼炉直接做熟铁,而用这种炉炼出的熟铁,其实就跟咱们的生铁差不多,当然杂质就很多咯。

    而我們则是先用高炉炼出生铁来,再将生铁炒熟铁,这个过程中杂质已经被排除了许多。

    南北朝时,我中华又发明了灌钢法,此项技术在宋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我大明又做了大量的改进。

    经过了这个过程后,钢铁中的杂质就更少了。

    也就是说,我国所炼出的钢铁,就算不怎么捶打,质量也要强于经过水力锤锻反复捶打后的欧洲钢铁。”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