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开源节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嘉靖死后,大明的国库居然只剩下了区区130万两白银,可以说已到了即将破产的边缘。

    这也就难怪嘉靖帝会为了钱而不择手段了。

    朱宸濠如今所面对的情况肯定要比嘉靖好许多。

    毕竟南方沿海地区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倭乱,而北方鞑靼也才刚被正德击败不久。

    现在的大明边境,除了西北的哈密外,基本上还算平静。

    再加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天灾,因此在国库开支上,朱宸濠的天命朝并不算太大。

    更何况他还靠着查抄“逆党”发了一笔横财,所以如今的国库很是充裕。

    不过现在有钱也只是在现在,若他不对赋税制度进行改革,也必然会走上嘉靖那条为钱发愁的老路。

    而且他还要在改进钢铁质量后大炼钢铁,等刘天和研发出燧发枪后,还将大量制造装备军队,再加上还要修建啥露天大剧院之类的,要用钱的地方也极多。

    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开源节流,多管齐下,以保障帝国能有足够充足的资金。

    开源只能朱宸濠自己想办法,而在节流上,倒是有人帮了他大忙。

    那人,就是首辅杨廷和。

    这位在朱宸濠登基后就上了不少奏疏,想要革除正德朝的种种弊端。

    比如废除皇店,就是杨廷和首先提出来的。

    另外朱厚照还宠幸僧人,无论是番僧还是来自少林的武僧,他都养了不少。

    这帮和尚也在杨廷和的建议下全部遣散。

    而最重要的,则是裁汰冗官和那些靠门路进入锦衣卫等诸卫的冗兵。

    那帮被开的混吃等死之人,数量多达十几万。

    对杨廷和的建言朱宸濠当然是欣然同意。

    反正这是杨廷和的意思,而他只是从善如流,那帮人要恨,也该去恨那位首辅大人。

    这通操作下来,朝廷的支出大大减少,朱宸濠也是暗自高兴。

    节了流当然还得开源。

    这就不容易了。

    无论是成立新税务部门收商税,还是改革市舶司增加外贸收入,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并且刚才已经说了,如今的大明仍然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所以帝国收入的重头,还是来自于田赋。

    那么,现阶段开源的重点,也只能是在传统赋税制度上找寻突破口。

    确定目标后,一个人的名字就浮现在了朱宸濠的脑海之中。

    桂萼,一条鞭法的创立者。

    只不过历史上他虽创立了一条鞭法,却没能推行下去。

    后来还是张居正拿了过去,用其替代已经完全崩溃的原有赋税体系。

    而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张居正在推行一条鞭法之后,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增加了差不多足足一倍多!

    只是张居正死后,一条鞭法就渐渐地变了模样。

    在明朝后期极度腐败的官僚体系运作下,别说一条鞭法这样本身就有缺陷的制度了,就算是再好的政策,恐怕最终也会变得一无是处。

    朱宸濠当然知道一条鞭法的局限性,可就目前大明的情况而言,用其来替代已濒临崩溃的旧税制,正好。

    而且,桂萼的一条鞭法,再加上一个敢虎口拔牙,从一帮权贵手中抢地的张璁,那还真就是绝配。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