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狂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哪一派的弟子。

    “陛下,臣既不修道,也不理佛。

    微臣所学的,乃是儒学之本真,而非那些欺世盗名,空洞无用之物。”

    这话一出,就连朱宸濠都直呼好家伙。

    杨慎不但表明了自己不屑于去研究目前几乎完全掌控了大明学子思想的理学和心学,甚至还借理学当时那个“道”之名,以及心学跟禅学的渊源,来内涵了一把。

    显然在杨慎看来,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都已经背离了儒家的真意,变成了一种华而不实的假儒学。

    对于杨慎全然不把占据这个时代经学主导地位的理、心两派看在眼中的恣肆无忌,朱宸濠却并不觉得奇怪。

    毕竟历史上,这个时间段的杨慎,那可是还准备在皇宫里直接打死两个朝廷重臣的。

    这是何等的胆大包天和不计后果。

    “用修这话有些过了吧。”

    杨慎之言太过狂妄,就连朱宸濠都不自觉地升起一股想要打压对方一下的心思,于是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他开口道:

    “我大明建国之初,理学可谓经学之本,朱子亦为圣贤,得享祀孔庙,你又有何依仗敢对其学说不以为然呢。”

    “朱子能入孔庙,那也得益于太祖。”

    杨慎的这句话太过大胆,他的意思很是明确,就是说朱熹能进孔庙全是因为朱重八,而单凭其自己根本达不到进去的资格。

    杨慎言语虽已有些针对朱重八的意思,可朱宸濠原本就不喜欢朱熹,心中也有跟其相似的想法,自然不会因此而生气。

    与此同时,他还觉得眼前这小子挺有意思,于是故意问道:

    “这倒是奇了,想我大明科举,向来皆是以朱子之言为题考试。

    可看你之意,分明对其言不甚认可,但却还能因其学而高中状元,岂不怪哉。”

    “臣读朱子的著作和批注,一来自然是为了能考取功名,以获得为国效力的机会;

    二嘛,则是只有将其思想给研究透彻,才能知晓其中的问题所在。”

    “哦,那你倒是说说,朱子的道学有何问题?”

    杨慎刚才的那句话,让朱宸濠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自己不是打算改革科举吗,那首先就得想办法废掉以朱熹思想为主的八股文。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无疑就是否定朱熹的学说。

    那么,对朱熹不以为然,觉得理学不咋样的狂生杨慎,不正好就是自己所需要的一把利刃吗。

    而且真利用好了这把刀,还能一举多得。

    首先,若杨慎真的有理有据,那么他便可借其言来打压理学。

    其次,还可借机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那帮早已思想僵化的读书人展开一场论战,改变一下大明学术界沉闷的风气。

    最后,就是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可以乘机分化文官集团。

    杨慎可是杨廷和的儿子。

    而那帮文官又多是理学一派。

    这争端一起,岂不是有精彩好戏可看?

    到时,无论杨廷和怎么做,只怕都会跟那帮理学的坚定卫道士产生嫌隙。

    等这些人闹得凶了,朱宸濠便可顺势裁撤掉一批人,以让自己早已看好的新人走到前台来。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