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杂剧和传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海盐这两个朱宸濠不咋清楚,可昆腔他却是知道的。

    因为在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改造之后,南方的传奇剧就成了昆腔一家独大。

    到了万历后,甚至整个明朝的剧坛都变成了以昆腔为主。

    而那个被后世尊为昆曲始祖的魏良辅,也是朱宸濠的南昌老乡。

    若是按照历史进程的话,这个魏良辅再过几年就将进京参加会试得中进士。

    到时,朱宸濠也就能跟这位对后世戏曲影响极大的人物见上一见了。

    “除了弋阳腔的传奇之外,想必陛下对杂剧也很是熟悉吧。”

    简单说了几句南方的传奇之后,臧贤又提到了在北方原本极为盛行的杂剧。

    可听他所言,却并非是要讲解一下跟杂剧有关的东西,反而像是在确定朱宸濠对杂剧了解。

    “杂剧么,朕倒也知道一点。”

    朱宸濠这话倒是不假。

    臧贤刚才的那番话,若所针对的对象只是朱宸濠身体内的那个现代灵魂,那么他的答案恐怕只有元杂曲、关汉卿和《窦娥冤》这几个字。

    但大明的那个土著朱宸濠,却绝不能这么无知。

    因为,他的老祖宗,初代宁王朱权,就是一个杂剧大家。

    朱权不但创作了大量的杂剧剧本,甚至还写了好几部戏曲理论方面的著作。

    其中的北曲谱及评论专著《太和正音谱》,还一直传到了现代。

    在明朝那些藩王里,除了宁王朱权外,二代周王朱有炖也是一位杂剧作家。

    这位共写了31部杂剧,居然还都保存了下来。

    这也使得朱有炖成了所有元明两代杂剧作者里,作品存世最多的一个。

    不过就算家里有朱权这么个杂剧家老祖,可原主所看的杂剧其实也并不多。

    究其缘由,还是因为杂剧正在走向衰亡。

    现在南方早已是传奇的天下。

    就算是北方,杂剧的生存空间也正被传奇急速挤占。

    等到魏良辅改造昆腔之后,杂剧也就基本上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了。

    “陛下既知杂剧,想来也知道为何愿意看它的人越来越少了吧。”

    臧贤说着很有些惋惜地摇了摇头。

    “应该是因为它的表演形式太过单一,杂剧就是让一个人主唱,其他人基本上都是陪衬和背景,故事很难完全展开啊。”

    结合原主的记忆,朱宸濠很快就总结出杂剧衰落的原因来。

    “是啊,这一点传奇就要好得多,也只有让故事更加的精彩,喜欢看的人才会更多。

    相互对比之下,看杂剧的人自然也就没几个了。”

    臧贤也曾在杂剧上花费过大量的精力,现在眼睁睁看着其走向末路,自是感触颇深。

    “凡是跟不上时代脚步的东西,终归都将会被淘汰。”

    朱宸濠对杂剧即将落幕的命运却并不怎么在意。

    因为,旧有事物的消亡,也必然伴随着新生事物的崛起。

    朱宸濠之言,却让臧贤听得一震,好半晌才言道:

    “还是陛下看得透彻。”

    “北方的杂剧已然衰亡,而南方的昆曲则还没有崛起。”

    朱宸濠没有理睬臧贤之言,而是在那里低声呢喃,自言自语。

    不过很快,他脸上便露出来一丝笑意,沉声道:

    “这正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啊。”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