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各有心思(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面对此情此景,大家当然要商讨个对策出来。

    于是,所有留守京城的重臣,齐聚于太后所居的仁寿宫内。

    其实比起那帮臣子来,张太后还要更加害怕一些。

    宁王,可不是已统治大明百多年的朱老四一系。

    宁系甚至还对太宗文皇帝一直心存不满。

    若是朱宸濠进了北京城,估计她这个太后未来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因此,在所有人里面,她属于想要顽抗到底的那一派。

    支持太后的当然不少。

    其中重量级的人物,首推兵部尚书王琼。

    王琼其实是个很懂得变通之人。

    朱厚照不喜欢被那帮文官所束缚,所以不愿回京。

    对众臣所上的奏章,不是常常不准,就是拖着不办。

    而王琼却是个办实事之人,为了皇帝同意自己的奏疏,他不惜去接近江彬和钱宁这帮所谓的佞臣。

    有了正德身边的红人为自己说话,王琼的提议根本无需经过内阁,皇帝很快就能批准。

    这样一来,他自然得罪了杨廷和等人。

    现在朝廷大军战败,得胜的宁王所打的旗号又一直都是为皇帝清君侧,诛杀江、钱等逆党。

    而他王琼,想来也逃脱不了一个附逆之罪。

    所以他当然要支持太后了。

    “王德华,如今京城内缺兵少粮,你拿什么来抵挡叛军的锋芒?”

    吏部尚书陆完不敢对太后不敬,便将所有矛头都对准了王琼。

    事实上,陆完、萧敬,甚至杨廷和等一些之前便跟原主有来往之人,要比其他人更早一步知道朝廷战败的消息。

    因为朱宸濠在将正德困于山里时,就命刘吉派人进京跟那帮老朋友联系了。

    朱宸濠的人找到他们时,这些人也是将信将疑。

    不过很快就有溃兵逃回,朝廷战败的消息跟着也就被证实了。

    于是,陆完这些人就开始有另外的想法。

    “城中兵少,咱们可以一边召集各地的大军前来勤王,一边将各个官员府内的下人都组织起来,同时再发动京师百姓一起守城。

    别忘了,陛下离京前便已招山东和山西两地的兵马进京。

    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守到各路大军到来,自能一举击溃叛军。”

    王琼侃侃而谈,准备动员一切力量来守城。

    “王都堂说得容易,可你别忘了,或许宁王大军明日就能兵临城下,咱们哪还有时间等援兵到来啊?”

    监察御史张鳌山显然觉得王琼所言太虚。

    “只要城内百姓能配合剩下的军队守城,自可坚持到援兵抵达。

    当年瓦剌大军进犯京师时,百姓们不也是积极参与守城吗?

    于少保能靠着城内百姓和援兵击退也先,守住北京城,咱们当然也可以。”

    王琼为了加强说服力,连于谦都给搬出来了。

    “于少保那时可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去准备,但咱们恐怕只有一两天而已。”

    左都御史王璟显然觉得王琼刚才所说的都是些屁话。

    “王德华,你也是个聪明人,为何此刻会说出这样的蠢话来?”

    这个时候,一直没开过口的首辅杨廷和(字介夫)终于慢悠悠地说出一句话来。

    “杨介夫,你这话是何意?”

    王琼怒容满面地盯着杨廷和。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