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凉州三明(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马超前面说的那两句纯属小儿胡言,后面那些话却让吕布迟疑了。

    凉州多山地,各处关卡易守难攻,强攻就代表着巨大的伤亡代价,但若收了杨秋,从萧关道直入氐人后方,前后夹击,便可轻易取下陇关道,将这两条通道控制在手,连通南面进入武都郡的陈仓道,唐军便控制了整个陇右的大动脉。

    于战术上来说,受降杨秋部确实是大有好处,然而于此次出兵的政治意图来说,这个首例不能破,难不成真如马超那小儿所言,只纳杨秋不纳别人?

    吕布一时不能决,问贾诩,“文和怎么看?”

    贾诩抬起眼皮,问道,“大王可知道凉州三明?”

    吕布懵了懵,摇头,贾诩轻了下嗓子,开始给他上历史课。

    “所谓凉州三明,指的是大汉朝派来平定凉州叛乱的三位军事将领,皇甫规、张奂与段颎,因三人表字中皆带有明字,故称凉州三明。

    三人在对羌战争中都有过很杰出的战绩,在羌人中也有很高威名,不过他们对羌人的政策完全不同,张奂、皇甫规主安抚,在招降羌人后让他们的部落散居于汉人之中,适应农耕生活,同化他们。

    而段颎则认为接受招降的羌人应该无条件听从大汉朝廷的安置,对不服者进行彻底剿灭。”

    “然后呢?羌人依然频频作乱,此三人的两种办法似乎皆不可行。”吕布问道。

    贾诩解释道,“或安抚,或剿灭,其实主要取决于朝廷财政,若是朝廷能给羌人足够多的财政支持,这些羌人部落也是可以被逐渐同化、消化的,只是成本太过高昂了点,桓、灵二帝时期中央财政亏空厉害,二位陛下尚要靠卖官填补黑洞,那时根本没有能力来安抚羌人,故而张奂、皇甫规虽然把羌人的主要大小部落都收降了一遍,但最后几乎所有人都再次反叛,可见此法在当时是不可行的。”

    “再说段颎,他的政策是要求羌人无条件投降后接受收编,几年战争后,几乎所有反抗朝廷的羌人或死或降,困扰大汉上百年的羌人问题暂时完全平静下去。

    段杀人如麻,却并非实行种族灭绝,他的军队中有大量忠于大汉的精锐羌人士兵,如‘湟中义从’,当年出兵凉州时,朝廷只给了数千中央军,凯旋时兵力却多达‘秦胡步骑五万余’,其中绝大部分是凉州本地汉人和忠于汉的羌人,汉朝那时可以说是依靠羌人军队平定了羌人之乱。

    所以,根源其实还是没得到解决,随着汉庭衰落,这一只战力强悍的羌人军队再次叛反,从前被收编的羌人跟着起义,才又成就了今日凉州动乱的局面。”

    吕布听完,顿有所感,“先生的意思我懂了,安抚同化要花大成本,唐国如今财政根本难以支撑,彻底打服却不能依靠当地羌人军队,否则就是养虎为患。”

    贾诩欣慰地点了点头,“大王的理解很正确,只有以唐国军力,打得羌氐无任何还手之力,再行拆分安置,方能解决羌患,这样做开始会困难些,但只要平定下来,唐国不亡,羌人便不敢再生乱。”

    吕布点头,当即对杨秋的使者道,“你回去跟杨秋说,他若愿意降,看在孟起的面子上,我唐国军中会有他的一席之地,但是羌人部落必须拆分,此事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让他自己看着办。”

    “是!”

    那人应了一声,麻溜地离开大殿。

    马超见吕布心意已决,也不敢再吭声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