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还能这么谈判的?(未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这些黄金和白银,都是被原退到草原上的时候带回去的。

    纳哈出身为辽地的王者,可是没少霸占这些黄金和白银啊。

    而现在都以这种方式回流回来了,而大明这边只需要将茶叶瓷器以及少量的厨具等等这些东西交给北元那边,当做贸易商品就可以了。

    而到后续的话,等到钞票在草原上站稳脚跟。

    大明甚至都不需要直接拿黄金和白银和北元做生意了,只需要拿着钞票,去草原就能买到大量的牛羊马皮之类的东西。

    要知道这年头战马也是非常昂贵的战略资源,一点也不比铁器,金属来的差。

    就算有再多的金属给北元那边,在后期都是火器的时代。

    他们要那些铠甲也都没啥用处了,但是战马就不一样了,即便是火器时代,战马也是非常有用的。

    最起码在制造出自行车或者摩托车之类的东西之前,压根就不可能有东西,能够代替得了战马这种战略物资的。

    纳哈出还不清楚,自己已经陷入到了辽王给他设置的经济陷阱里面。

    他还在美滋滋的想着,自己以后可以稳定的从大明这边,获得各种各样的贸易商品了,就算大明这边卡着贸易,不让商人过来,自己也有方法跟大明那边的商人联系上。

    他却不知道,伴随着商业往来的越来越频繁。

    明元在草原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等待着他的就是经济命脉被大明直接控制的结果。

    而另外一方面,为了加速这个过程中,朱启有非常多的建议,其中一个就是开边贸。

    边贸这种东西自从汉朝和匈奴核心以后,就一直展开着。

    几遍是汉武帝把匈奴摁着锤的时候,边贸也只是短暂的停止,到后面汉宣帝时期又再次繁荣了起来。

    唐朝时候就更不用说了,唐朝是非常开放的一个朝代。

    即便是和突厥打的伱死我活,也依然没有断绝过贸易、

    而唐朝对于商贸。也是非常开放并且支持的,也是从唐朝开始,丝绸之路大放光彩。

    宋朝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宋朝不想把自己国家里面的铁器金属。这些东西卖去北方那些蛮族、

    但是对于宋朝来说,他压根就没有拒绝的办法呀、

    不管是谁,都比他能打,能欺负的几乎没有几个,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话语权。

    卖不卖东西也不是他说的算。

    他要是敢不卖,分分钟就要挨揍,你说宋朝敢把自己的边关给控制起来吗?

    但历史上的明朝却不一样,明朝自朱元璋以来就非常的霸道刚硬。

    从来都是二话不说就跟你开打,打不打得过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我一定要打,至于说跟你和平贸易,别开玩笑了。

    就是要搞个你死我活,这样的骨气自然是不用多说,汉人的骨气,在明朝可以说是颇有秦汉之风。

    所以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都非常以此为豪。

    只是辽王朱启提出边贸的意见之后,立马又受到那些和他不对付的大臣们的群体围殴了。

    说什么这是向敌人低头,好不容易打出的优势,哪有主动开边贸,给他们回血的道理啊等等。

    这些自然都是很有理由的,但是和朱启的大战略来说,即便是送他们一些金属之类的玩意儿,也并不是不可以呀。

    毕竟朱启的最终目标,是想要让明朝的钞票成为北元的官方货币。

    他不想让钞票在境内流传都不行的那一种。

    等到那个时候可就不是北元能够做主的时候了,大明这边光是印钞票,就能从他那边将他们的物资给掏了空。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步,开边贸是一定要进行的。

    光靠着纳哈出走私,也想要让明元的钞票在北元那边流通,可实在是太慢了。

    只能够学习北宋时候宋朝和辽国之间的贸易的先例。

    让明朝的钞票占据北元的官方地位,要知道在历史上,宋朝虽然被辽国打的抬不起头,还签订了城下之盟,带来了百年和平的局面。

    而正是因为百年和平两国之间商贸频繁,导致宋朝的钞票和银元等等,在辽国成了官方货币。

    不过这个目标,是不能够放在朝堂上直接和那些大臣们说的。

    谁知道这些消息会不会传到北元那边,让王保保提前做好防范的准备呢。

    只能够等到是木已成舟的时候,才能够敞开来说,所以朱启也是二话不说,闭着眼睛就站着不说话了。

    朱元璋自然是早就知道朱启的战略,这个时候也压根就没有因为那些大臣的弹劾,而动摇自己的心思。

    他虽然之前是非常刚硬的,不想和北元这边有任何的商贸往来,但是听了朱启的回答和解释之后,朱元璋也知道这元朝的官方货币如果成为了明币之后,对于局势的重要性。

    这种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够卡住对方咽喉的事情,自然不用多说。

    那是多多益善啊,朱元璋也不是死脑筋,稍微一想就知道这个方法的绝妙之处了。

    可以说是如同汉武帝的推恩令一般的绝世阳谋啊。

    所以朱元璋也和朱启一样,两手一背眼睛就这么睁着,看着桌子上的各种各样的弹劾,还有每天朝堂上那些大臣们叽叽喳喳的说着话。

    但是自己从来都不表态,照样让辽王朱启主持银行还有边贸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大有一种闷头让朱启干下去的势头,让那些大臣们忍不住跺脚痛哭,说什么大,明这样下去要完啊。

    要不要完,肯定不是他们说的算的。

    而朱启很快就开始筹划起了边贸的事情了,正好关税部门的筹划也已经完全的完毕,在北方设立了好几个关税部门。

    就以这些关税部门的框架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边关的贸易,也是非常方便的,而这个消息自然要和北元那边通一通气了。

    至于如何通气,也是非常的有讲究的,自然不能低声下气的请求对方开边贸的,而是应该以王者之师胜利的姿态和对方进行商议。

    派谁去负责,这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而朱元璋很快也想到了合适的人选。

    辽王,朱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