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千金买马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了二两银子到手吗?

    不仅街坊邻居看着害怕,就连李三的老婆都有点害怕,在门口抱着李三的腿让他别去了。

    一两银子损失就损失了,不过李三也没有听他老婆的,而是当着所有人和他老婆的面如此说道:

    “咱们辽王殿下神仙一般的人物,怎么可能会欺骗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呢?

    既然说这两张纸钞价值二两银子,那就一定值得二两银子的,我这就去官府给他换出来。“

    说完,也不管旁人的劝说,就径直朝着关服衙门走去了。

    大家都以为李三肯定要被官府衙门,以寻衅闹事为理由抓起来的时候。

    却发现李三美滋滋的出来了,不仅出来了,旁边还有官员一起送着出来的,而的手头上已经多了二两银子了。

    好家伙,这是什么情况呀?居然真的能够拿到银子呀!

    一下子大家都懊悔不已,要是早知道如此,自己手头上的一两银子也拿去换两张钞票,再今天再过来换二两银子,一转手,岂不是白赚一两银子吗?

    但是再后悔也没用,这时间已经过去了,官府衙门也不接受拿一两银子去换钞票的事情了。

    但大家对于这个纸钞可以说是非常的好奇了,这到底是什么来头?居然真的能够从官府衙门那边换到钱呢?

    正当大家好奇不已的时候,在第三天就看到官府衙门又出台了一个规矩。

    说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所有的老百姓都可以拿着手里的银子来到官府衙门,一个特殊的叫做银行的部门,换取纸钞,也就是明朝现在的官方货币明币。

    当然,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到银行来换取官方货币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精美礼品一份。

    而这精美礼品也是非常的实在,就是一小袋的粮食。

    当然,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而这一次,不仅仅是100元大钞,还推出了一元纸币,十元纸币,20元纸币等等。

    而这些纸币也有钱,20文钱,十文钱,100文钱,200文钱等等。

    之所以将纸币弄成这么小的份额,主要还是因为这年头铜矿产量非常有限。

    所以用纸币代替的话,可以大大的增加市场流通的货币,减少铜矿产量用在货币这种事情上,可以去练造其他的金属。

    况且铜币那样沉重,一百个两百个,放在身上可是不方便的呀。

    如果用一张小小的纸钞就能够代替,对于老百姓们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事情。

    而且这点数额也不算很大,普通老百姓也能够兑换的出来,老百姓们一天居然去兑换纸钞,就能拿到一小袋的粮食。

    拿个十文去换个一元钱的纸钞,拿一小袋粮食,岂不美哉。

    反正十文钱也不算多,也用不到什么地方的。

    一下子,刚刚开张营业的银行里面,挤满了人,都是来换纸抄的。

    而朱启得到消息之后,也是非常欣慰的点了点头,看来自己的策略还是非常成功的。

    一来二去,老百姓们既了解了纸钞,而且对于纸抄也非常的放心。

    况且还有这么好的奖励,老百姓们自然是愿意来兑换自己手头上的钞票的。

    而这些纸钞流到市场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流通面更广了。

    每个人手上都有纸钞的话,自然而然就想着能够互相之间交易的时候,使用一下,反正到银行也可以兑换银两铜币的。

    一来二去,只要官府衙门不瞎搞,不要乱印纸钞,而且在银行里面有足够多的银两和铜币,用来给老百姓们兑换。

    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一旦这种信用建立起来,是非常牢固的,是非常牢固的。

    也就是说,最吃紧的也就是这开头的两三年时间了。

    所以在印发纸抄的数量方面,一定要严格限制,朱启也是通过户部,了解到现在在国库里面总计有多少的银两和铜币也可以拿出来兑换。

    然后紧纸印发1/10的银两铜币等额的纸钞,这样即便是国家遇到需要用钱的地方,国库里面肯定也能有足够的银两和铜币来兑换,现在市场上所有的纸钞。

    这也就是储备金的制度了,只要储备金完善,信用就不会崩塌。

    老百姓们信任只抄自然就会使用纸钞,而控制纸钞的发行,每年统计市场上只抄数量,并且进行回收,重新发放就能够稳定物价,不让老百姓出现恐慌性的挤兑。

    最主要的,就是统计市场收回这一点。

    宋朝也做过,而且就凭着这一点,让宋朝的交子在市面上非常的活跃,不过到后面的老问题就不用多说了。

    户部那些的官员,哪里懂这些呀。

    听到辽王殿下一通说完之后也是七晕八绕的,而辽王朱启也知道他们大多是读着四书五经上来的,对于经济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所以说掌管户部,但也就是管管钱,每年算一算地方上的税务等等,就连这些基本的工作也都已经被税务局给包烂掉了。

    也全都是朱启手底下那些精通数学的学生们,在处理大明税务的问题。

    朱启一看,户部的官员是指望不上了,这银行如果交给他们,估计没两年就要黄了。

    钞票的事情更不用说了,这些人虽然现在一个个点头说把每年市场统计好,把税务的准备金给弄好,但到头来肯定还是得忘。

    就算不忘其中,肯定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贪腐问题,这谁能够忍受得了印钞票直接换钱来到好处呢?

    朱启本来是不想管这么多事情的,但眼看着大明的纸钞既然已经上路了。

    如果因为官员的昏庸,把这件事情给办砸了,那对于大明的经济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致命的打击。

    明明可以通过钞票来控制外国经济的计划,也只能暂时搁浅,所以朱启还是硬着头皮去找朱元璋了。

    去找朱元璋也不为别的事情,就为了把银行和印钞的事情全部揽到自己的头上。

    这也是自己这个穿越者为大明做的一份贡献吧!

    朱启如此想着,硬着头皮就去了。

    而朱元璋那边也听说朱启要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自然也是非常高兴,大手一挥,又把银行都交给朱启负责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