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发行货币——明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最好还能够签一些条约什么的,如果有人胆子不小,敢违约的话,到时候自己还能够以合约的名义用武力强迫他们屈服。

    朱启如此想着,随后惊讶地发现,自己现在的想法似乎比之前要阴险狠毒了不少。

    若说是刚来到大明的时候,可绝对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这种坑害别人的事情,不过想想也是很正常的,也没有丝毫的负罪感。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更何况是国与国之间的事情了。

    朱启在答应了那些外国使臣们给予一些税务减免之后,和他们分别签订了合同。

    而这些合同自然不是以自己个人名义来签的,而是以大明王朝的税务局,这个官方部门的名义来签的。

    毕竟这样才有效啊,虽然这时候人们还不知道法律效应这玩意儿是什么个意思,但起码自己表面工作上要做足了。

    如果以后有谁反水,不想用大明的货币了,把这合约拿出来一拍,那谁还能说什么呢?

    朱启和他们签完了合同之后,也就开始上下活动起来,当然这个上下活动是做给他们看的。

    其实朱启早就已经和太子朱标以及朱元璋商量过此事了。

    如果没有两人的首肯,他又怎么可能暗地里做这些事情呢?

    很快他的活动就有了结果了,皇帝那边松了口,让他们可以减免一些税收。

    当然名义上是说,我大明泱泱华夏大国,天朝上国,不会和其他的小国争夺这些利益。

    只是要收一些税务,不能每年都这么吃亏。

    而朱启这边自然是说自己这边接了一个推行货币的任务,自己手头上印了很多的钞票也没处用。

    他们如果愿意拿的话就拿去,以后每年到大明朝这边进行贸易的时候,都用这些货币就可以买东西了。

    当然要拿走,这些货币必须要用金子来换。

    他们简单的算了一下,用金子来换这些纸钞,再去换大明的商品,不仅没有价格贵出多少反而还低廉了一些。

    再算上税务的减免,一来二去之下,这一次的贸易似乎也没有什么吃亏的地方。

    到明年,如果再这样弄的话,那么关税也不过就是一个摆样子的纸老虎而已。

    至于说辽王朱启为什么要卖纸币,肯定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啊。

    他们想一想心里也觉得好笑,这大明皇帝弄的关税本来是挺好的,奈何他底下有一个这样败家的儿子,人人都说辽王殿下如何英明,如今来看还是很贪财的嘛。

    人哪,不可能没有任何弱点的,有弱点就好,贪财自己多送点钱给他,这层关系打好了以后肯定是有大有好处的。

    大家心里面都是这样想的。

    殊不知,他们觉得自己占便宜,觉得大明的王爷也不过如此的时候。

    自己却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傻瓜了,而因为辽王殿下的主导,这一次他们来朝贡时候,带走的贸易商品,也都是用辽王新发布的纸钞购买的。

    而这个纸钞也有一个正式的名称——明元。

    而那些用明元购买了贸易品的外国使臣们,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他们却不知道此时此刻在边关的那些关税部门,现在已经收到消息,以后在边关地区的老百姓想要过关的话,必须要用明元来支付。

    还有就是外国人来做生意,也必须要用明元来做押金担保。

    如果没有明元的话,那么是禁止和大明进行贸易的种种政策下来,总之就是一句话,一定要让明元打出自己的名气,让所有和大明做生意的国家都使用大明的纸钞。

    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民间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规避这个规定的,不过朱启也不着急,只要时间够长,相信大家一定都会接受纸钞的。

    只要官府部门给足够的背书就可以了,而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等着纸钞,在别的国家盛行以后再看看效果了。

    如果到时候效果不错的话,肯定要大范围的进行推广。

    不过估摸着也不会等候太长的时间的,毕竟经济这种东西是见效最快的事情了。

    而朱元璋那边自然也不着急,他对于朱启是无条件的信任。

    既然已经将纸币发行的事情交给朱启处理,他自然就不会过多的去过问了。

    而朱启所说的储备金也好,或者其他的外国使用货币,以及国家部门背书等等,都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了。

    而朱启准备纸钞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洪武十三年,趁着这些外国使臣从自己这边买走了大量的纸钞之后,朱启也开始尝试在大明国内进行推广了。

    这个推广也不能直接粗暴的就进行,毕竟老百姓还需要一个适应的阶段。

    以及了解纸币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这东西到底能不能用等等,这都需要大规模的宣传,以及官方给予背书。

    比如说先赠送一批纸币,让大家拿着纸币,到自己这边可以兑换任何的商品等等,只要一来二去,老百姓信任了就可以了。

    不过朱启本来想将这件事情交给大哥朱标来做的,自己回去辽阳城继续当自己的王爷,反正打仗这种事情有张玉和朱能。

    还有那么多的边关将领都在那边,倒也不需要急着自己来亲自上阵。

    回辽阳反而自在呢。

    而他打算告别离开的时候,却被朱元璋给喊住了,朱元璋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让朱启负责在京城发行纸币的事情。

    毕竟朱启这个人看起来对于纸币非常的了解,朱元璋对于自己的儿子也是颇为信任的。

    这么重要的事情,如果办成了对于大明自然是好处多多。

    要知道现在这个时候贵重金属的开采,可没有那么容易,而大明的贸易量,现在的贵重金属开采完全无法满足。

    如果能够发行让老百姓们信任的纸币,一切都能够解决了。

    而如何让老百姓们信任纸币,那就需要好好研究研究了,好在朱启最不少的就是这些稀里古怪的鬼点子了。

    他很快就安排好了一切,主要就是让官府衙门在城门口贴了一个告示,只要是明天中午之前,有老百姓到关署衙门来的都可以领到一张百元大钞,这百元大钞上面的头像自然也是精心设计过的。

    这百元大钞是和一两银子等额的。

    好家伙,这就是明摆着往外送钱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