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土豆番薯和玉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是狂热了。

    果然就有一个百姓率先带头跪了下来,其他的百姓们也是立马就跪了下来。

    要知道朱启现在还不是皇帝呢,并没有百姓见到王爷一定要下跪的规矩,这些百姓们给朱启下跪,那真的就是从心里面觉得辽王殿下真的了不起。

    朱启赶忙让众人站起身来,而其中一个百姓激动万分的说道:

    “殿下真乃神人也,居然知道这里有矿产,不过辽王殿下这所谓煤矿到底是作何而用啊?”

    之前没想到这些工人们还挺有探求精神的,便笑着说道:

    “炼钢。”

    这煤矿当然是拿来炼钢用的。

    不过现在明朝所谓的钢,和朱启所说的,是绝对不一样的。

    朱启所说的钢,是近现代的钢铁那个材质,硬度绝对不是明朝所能比的。

    不过要练出这样的钢材来,除了炼制过程非常复杂之外,最重要的技术难点就是温度了。

    温度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而现代明朝的燃烧原料,根本就没有办法提升到淬炼钢才所需要的温度。

    而想要提升温度所必需的,就是燃料的燃烧效率,必须要高,而煤炭则是眼下能想到的,燃烧效率最高的材料了。

    也是炼钢必备的东西,近现代的化学工业的血液,可不就是煤炭吗?

    而有了煤炭之后,甚至可以去尝试开发真正的炸药。

    不过那玩意儿就太复杂了点,而且很危险,不过如果真的能做出来的话,绝对是非常厉害的。

    那些工匠们自然不知道如何炼钢,而朱启这边早就有一整套完善的炼钢方式了。

    就连土灶的炼钢炉,都已经研制出来,唯一缺少的就是这煤炭了。

    而那些工匠们,在海州已经开始建造新式的炼钢炉了。

    这炼钢炉其实并不是很复杂,像是现代的平层工厂,最有特色的则是一个大烟囱,巨大的烟囱足有10来米高。

    而这烟囱也是提高温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少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这古怪的建筑也是非常稀奇,不知道这建筑是干什么用的。

    而现在煤炭既然已经勘探到了,剩下的就是开采煤炭,然后往这个炼钢炉里面送。

    至于说练出来的钢材,能有多么的坚固,质量如何,就只能够看工匠们的手艺了。

    而朱启能做的,也全都已经做完了,视察完了海州的情况之后,朱启回到了辽阳,便直接去了辽阳后面的大片农田。

    这些都是辽王殿下设置的实验田。

    所种植的,当然就是玉米土豆和番薯了。

    而这三样东西,原本以为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提纯改良,才能够像现代一样,不过朱启也不知道是不是穿越者的福利。

    只是结出了一波种子之后,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不仅仅是口感还有产量,都并不比朱启所知道的那些玉米土豆番薯要差多少。

    当然了,想完全像现在那样的高产也是不现实的事情,至于说抗倒伏抗虫害之类的,那就不是很清楚了。

    但起码比现在这些作物的产量都要高很多。

    对于土地也并没有太高的要求,本身也非常的好养活,产量高,易生产,老百姓可不就是需要这样的食物嘛。

    如果再加上抗病虫害抗倒伏的话,那可直接就可以进入人口大爆炸时期了。

    不过到目前为止都是朱启自己一个人在那边实验。

    还并没有将此事汇报给朱元璋儿。

    看到玉米,土豆红薯产量和种植已经颇有成果之后,朱启自然不敢自己藏着掖着,赶紧就写了一篇折子往上送去。

    而送到应天府,估计也就两三天的时间,将这大好的消息告诉朱元璋。

    然后在全国进行推广,改善老百姓们的生活。

    也算是自己的这个创业者,为大明做的为数不多的一些好事了。

    朱启心里面是这样想着的,而他写的折子也很快就往应天府送去,此时的朝中还在讨论着辽王殿下功勋卓著,但给的赏赐实在是太多了。

    尤其是扩张他的亲卫数量,这无论如何也不能开这个头啊不少的臣子们还在劝说朱元璋要收回陈命什么的。

    而这个时候又听到辽王殿下写了一篇折子上来了,那些之前劝说朱元璋的大臣们,心里面这下子都有点紧张了。

    该不会是辽王殿下听到了风声,然后写折子过来诬告他们的吧。

    可恶,一定是锦衣卫啊!

    所以说,这些人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朱启可从来都没有想要管那些弹劾自己的大臣,对于朱启来说,他们干啥和自己都没太大关系。

    况且自己一个赛王和这些大神们都没什么接触的,自然也不会多在意他们。

    朱启写上来的折子,当然是和玉米土豆番薯有关的,而跟着折子上来的,还有已经种出来的玉米土豆番薯的样本。

    这些东西自然是非常好吃的,而朱元璋收到了朱启的信件之后,看完了全篇的内容,尤其是关于玉米土豆番薯的产量,朱元璋也是颇为震惊。

    他也是农民出身,对于种田也是很有经验的。

    自然知道现在的那些食物产量完全比不上文明三宝,更别提对于土地的要求。

    那可是一个比一个高的,老百姓分到肥硕的土地那还好说。

    但如果分到贫瘠的土地可真要闹饥荒的,而玉米土豆红薯就算是贫瘠的土地也能有很大的产量。

    不仅如此,种植这三样东西还非常有利于田地的肥力养成等等。

    而朱元璋,自然也是第一时间知晓了这三种作物的用处之大了。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可不就是农业产量吗。

    只有人口上去了,粮食跟上了,国家才能够稳固。

    朱元璋自然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历朝历代,重农抑商,都是因为担心会粮食产量上不去,闹成饥荒,受苦的自然也是老百姓。

    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也会被人说是残虐,残暴导致上天降下怒火等等。

    那些大臣们还在朝堂上议论着辽王殿下的过错呢,而朱元璋将这折子直接扔了出来。

    那些大臣们首先看到那产量就一个个懵逼了,这难道是真的吗?

    如果真的,这又是一件天大的功劳。

    不,这可是要载入史册啊!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