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跟着辽王混就是有排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出来,不能再让流官和中央户部来掌管税务。

    一方面是他们不专业,一方面是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指望他们自觉?

    谷愸  设立一个新的机构——税务局!

    而且这个税务局要像锦衣卫一样,直接负责于皇帝,而不是听命于三省六部。

    锦衣卫为什么一直和官员们处不好关系?

    那就是因为这些,因为和官员压根就不在一个系统里面。

    平日里连面都见不到,更别说互相之间认识了。

    这能发展什么关系吗?

    而且锦衣卫还专门是去调查官员的犯罪证据的,天生就是猫和老鼠一样,关系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这税务局也要和锦衣卫一样,安排到地方官员的对立面去。

    现代税务局就是非常合适的模板。

    地方上的官员负责统计黄册,而税务局的官员则负责依照着黄册来收取税收。

    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不直接让税务局的官员来收取税收和统计黄册呢?

    这样分开行动岂不是很浪费人力和造成工作上的麻烦吗?

    没错,统一让税务局的官员来统计黄册和收取税务的话,确实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

    但省去的只是地方官员的麻烦而已,他们本来就没啥事做,跑跑腿还是要做的。

    况且,这税务一方面直接让税务局的官员来负责的话,很容易就会滋生贪污腐败。

    前面也说了,裁判和运动员是必须要分开的。

    所以,拆分成两个部门来分开负责的话,可以起到监督和制衡的作用。

    简而言之,一句话:跟民众生活有关系的政府部门要尽量简化,而跟财务有关系的政府部门则要尽量复杂,并且,多部门负责才能够做到最大化的监管和清廉。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化的国家税务局的机构总是非常庞大的,除了收税的部门之外,还有各种监管,审计等等。

    而且几乎都是全能的,从算税到调查追账,那简直就是官场007。

    你说把这些税务一遍遍的计算统计,难道不麻烦吗?

    当然麻烦啊,但如果你这么麻烦的话,麻烦的可就是国库税收了。

    还是拿明朝中后期举例子。

    崇祯末年,一年的税收不足八十万,李自成发兵北京了,整个国库都凑不齐三万两,还是官员们一起捐了二十万。

    而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活活搜刮了三千万两白银。

    这还只是在北京的官员的钱财而已,而散落在全国各地人,那些官员的钱财根本就不用多说了。

    这就是国家税务系统出现了重大的问题。

    当然,思想上也有点问题。

    大明亡了,和我官绅有什么关系?

    一方面是官绅不上税土地兼并越发严重,百姓交不起税,流民越来越多,国家税收越发减少,花钱却越来越多,又要加税。

    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一方面则是负责税务的地方官员和中央官员串通一气,一起攥取利益,比方说,一个县城能收个五万两八万两的税银,但是送到中央的可能都不到五千两。

    就这还得给一路上的小鬼各种盘剥。

    这国家国库从哪里能好得起来呢?

    可能,又有人要问了,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为什么能够收得上说?

    他们不也是行驶的那一套封建王朝的税务系统,让底层官员来收税的吗?

    其实这就是摊丁入亩和一条鞭法的聪明所在。

    他们压根就不去挨家挨户的收税了,直接丈量土地,然后分派各个行省,这个行省有多少土地,那么这一年就得给我上这么多土地的税。

    谁的土地多就多交税,谁的土地少就少交税。

    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国家的收入了。

    当然,根据土地来收税的后果,在清朝后期也是非常明显的。

    那就是地主阶级对雇农的压迫,已经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

    所以要指望着人心向善,人人都能够自觉清廉刚正,那根本就是不用想的事情。

    唯一能够带领国家往前走的只有一条——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有多重要,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总而言之,一定要调集一批精通数学,受过政治教育的官员,让他们来充当第一批税务局的官员。

    一开始的路肯定是比较麻烦和混乱的,但只要能够摸着石头过河,顺利的走出来,后面的来人也就可以顺着前者的路走下去。

    而朱元璋听着朱启在边上,将自己的税务局规划一个个的说出来之后,也是颇感兴趣。

    朱元璋是原本想着治理贪官污吏,就只有杀头,剥皮这样的方法。

    但对于除此之外的方法,估摸着也就只有以圣人之言教化之,这样大而空的东西了。

    不过,朱启所提到的“以制度来进行规范”,反而是一条朱元璋很赞同的道路。

    朱元璋是非常喜欢制定新制度的,就比方说,户籍制度,军田和民田的区分等等,这都是朱元璋的创新。

    因为朱元璋的目标,就是建立一套,后世子孙可以沿用万世的制度。

    其实这个想法,好是很好,但是不现实。

    不过朱启也不多说什么,毕竟打击朱元璋的积极性,可不是他需要去做的事情。

    朱元璋听完了朱启的汇报之后,立马拍手对着朱启说道:

    “老三,你说的这个税务局的想法实在是太合我的意思了,就这样办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你把这个税务局给办起来。”

    朱启翻了翻白眼,得了就知道这事情肯定还是得落到自己的头上。

    不过自己不做,也没其他人能做了。

    他很快就拱手接下了这个任务。

    而朱元璋也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朱启说道:

    “对了,我听闻之前你的那些学生们,可是这次测算各地税务的主力军。

    他们既然这么有本事的话,那干脆就让他们来组成这个税务局就好了。”

    朱启心理源大喜,这可不就是自己所想的嘛,不过脸上还是露出一脸犹豫的表情,对着朱元璋说道:

    “啊这,父皇这可能不合适吧,毕竟其他的官员都是科举考试进来的,而这些学生还没有考试呢。”

    朱元璋拍了拍腿,说道:

    “国家正是用人之时,这一次空印案我也不知道要杀多少贪官。

    吏部那边一时半会肯定是抽不出人来组建税务局的,就他们来,我看挺合适的!

    至于出生问题,咱这些锦衣卫难道都是考科举考上来的?

    老三,你也说了,这税务局就要向我这个皇帝直接负责,那就由我亲自任命,他们就好了。”

    朱元璋都这么说了,那可真是比什么都好使,连太子那边都不用去说了,朱启直接拿了朱元璋的令牌就下去开始办事了。

    而那些学生们却还不知道,自己在辽王殿下安排的大屋子里,算了几天的帐之后,竟然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如同锦衣卫一般的天子亲军了。

    不过他们可不是负责干什么仪仗或者护卫工作的,而是专门负责帮天子收税的!

    不用说了,跟着咱们辽王殿下混,就是这么有排面!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