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塑金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色地道:“皇爷爷,你得高望重,又是文官之首,坐下来说话。”

    当即,有小黄门搬了一张凳子到箕子面前,箕子谢恩坐下,拱手道:“大王,为修建国师庙一事,朝野传的沸沸扬扬,民心亦是不稳,为了大王声誉着想,还请大王下旨,暂停了工程。”

    殷洪却道:“皇爷爷这话言重了,修建国师庙一切开支,均是从皇宫支出。孤王一不克扣子民,二没挪用国库银钱,如何就民心不稳。只不过别有用心之人,刻意中伤孤王罢了,不必理会。”

    提拔余庆为国师,那是殷洪看中他的才识,认为只有他才能力挽狂澜。而修建国师庙,殷洪则是为了报答余庆帮他报了母仇。

    而且殷洪听说,香火之气可以帮助人修炼,他有自己的打算,余庆实力越强,拯救大商的希望不就越大。

    和文武百官眼光不同,殷洪去过西岐,曾参与战争,他知道,大商真正的敌人不是姬发,更不是西岐几十万大军,而是阐教。

    余庆身在西岐前线,与阐教斗智斗勇,自己身在朝堂,不能什么都不做。

    “大王,正所谓千里之提,毁于蚁穴,应该引起朝廷重视。我大商刚经历妲己乱政,诸侯反商,元气大伤,此时,大王一言一行,都关系着江山社稷。”

    箕子始终认为殷洪太宠余庆了,大商立国六百载,有谁像余庆这般,如此天大恩泽,若余庆一直对大商忠心便罢了,若生异心,大商将陷入万劫不复。

    国师虽然位高权重,可一切权力来源于王权,可以说离开了王权,余庆瞬间跌入凡尘,与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可修建国师庙,塑金身,供百姓朝拜,这意义不一样了。

    “臣等附议。”

    群臣乌压压跪下一大片,包括微子兄弟俩,他们跟箕子立场一致,认为余庆有功,朝廷是可以大赏,可这封赏要有限度。

    而殷洪所为,已经超过了这个度。

    殷洪脸色一变,看到这么多人支持箕子,他心中一片悲哀,自己即位几个月了,宵衣肝食,一刻也不敢懈怠,可即便这样,仍没收获几个心腹。

    突然,他眼前一亮,因为群臣中,有一人是站着的,他身姿挺拔,如松如柏,站在众人之中,如鹤立鸡群的存在。

    “上大夫,你有何看法。”

    对于张谦没有跪下,殷洪感到好奇。

    张谦却道:“大王自即位以来,奉行仁政,更是遣散部份宫人,减少皇宫开支。古往今来,有哪个能做到大王这般,臣觉得大王所为,堪称明君典范,故大王所为,必有深意,臣虽然有些不赞成修建国师庙,可臣相信大王,为带领大商走向强盛。”

    这番掷地有声,发自肺腑的激昂之言,让群臣目瞪口呆,他们以为张谦会跟自己立场一致,会劝大王。结果张谦当众表忠心,如此一来,还不深得大王欢心。

    殷洪龙颜大悦,叫道:“好,上大夫如此忠心,孤王甚感欣慰。”

    说罢,他冷冷看了群臣一眼,道:“尔等,一个个只知道劝谏孤王,却不思为孤王分忧,孤王很是痛心。若你们像上大夫这般,大商何至于如此局面。”

    “臣等知错。”

    文武百官齐声道。

    张谦心中苦笑,他刚才一番话必然将群臣全给得罪了,不过他并不后悔。大商有明君,有闻太师这等能臣,中兴有望,自己所为,纵然一时不被人认同,可早晚会被人理解。

    “国师庙一事,孤王决策不改,尔等不必多言。”

    殷洪说罢,不管群臣的反应,直接宣布了退朝。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