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为天地立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法而行,立功者受赏,犯令者受罚,如果单依靠权谋,整治吏治,本末倒置,可强一时,不可强一世。

    周围士子嘘声四起,一红衣儒生对申不害拱手道。

    “狐裘虽破,不可补以黄狗之皮。”

    申不害心下愤然,冷哼一声铁青着脸回到坐席。

    红衣儒生转对江寒:“在下看来,法为小道,儒为大道,邦国不以礼治,无以立其国。理民不师尧舜,无以安其心。”

    儒生此语一出,却引起轩然大波,有人欢呼,有人反对。

    欢呼者自然赞扬儒生的王道主张,反对者却高喊:“迂腐!尧舜礼治如何治国?”

    江寒拱手回礼,笑道:“敢问夫子,儒家以礼为本,主张男女授受不亲。然则不知嫂嫂落水,濒临灭顶之灾,叔见之,应援之以手乎?应袖手旁观乎?”

    场中轰然大笑,一则是江寒的问题使人捧腹,二则是这个问题的微妙两难。

    红衣儒生沉吟片刻,喟然叹息道:“儒家之礼,以不违人伦为本,以维护天理为根。男女授受不亲,人伦常礼也。”

    “嫂嫂溺水,非常之时也。非常之时,当以天赋性命为本,权行变通之法,援之以手,救嫂出水。否则,不违人伦而违天理也。”

    江寒哈哈大笑:“既然如此,天下水深火热,甚于妇人溺水多也,儒家何不变通,何不援手以救,而终致碌碌无为乎?”

    士子们一片大喊:“问得妙极!”

    红衣儒生的脸色一变,一时不知该如何做答,只能拱了拱手坐回席间。

    一位身着粗麻布衣的白发白须白眉高耸的老者站了起来,他高挑瘦削,明亮幽深的目光透出一种清奇矍铄的神韵来。

    “老朽尚有一问!”

    场中顿时安静下来。

    江寒起身,对尸佼躬身行礼:“前辈请问!”

    尸佼环视场上众人:“也请诸子慎思。”

    众士子拱手:“尸子请问!”

    尸佼震声道:“天行有常,不为人异,大争之世,何为天道?”

    “这…”众士子相互看了几眼。

    先前说话的红衣儒生站起来对众人拱手道:“在下以为,圣王以礼治国,统驭万民,天子井然有序,尧舜禹汤,察人性之善,以宽治民,故而圣王之道,是为天道也!”

    “一派胡言!”申不害霍然而起,对众人拱手道:“周治天下八百年,五霸迭起,群雄纷争,天子束手无策!终而宗庙被毁,沦为世人笑柄,何其迂腐!”

    又一个白衣士子站起:“在下环渊!”

    “天道自然,当无为而治,列国君主,若能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则世道清净,黎民自定!岂非无为而有为?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才是天道!”

    “环子此言,大谬也!”

    如此公然的指责,对于环渊这样的治学大师实属不敬,场中不禁一片哗然。

    环渊抬头看去,说话的正是主案的江寒。

    “愿闻江子高论!”

    江寒对众士子拱手道:“天行有常,然人可制天命而用之。”

    “周代商始一,后分封诸侯裂土神州,以至天下大乱,五百余年争斗不休。”

    “大地疮痍,生灵涂炭,烨烨震电,不宁不令,天下重归一统,乃天命所归,亦是人心所向!”

    “放眼七国,为君者,俱有一统天下之野心,大争若哀,安能无为而治?”

    这一番激烈抨击,直捣道家无为而治的根本,一时间全场愕然,竟无人反应,都直直地盯着江寒。

    “彩!”还是慎到先反应过来,大声称赞,场中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环渊拱手道:“既然如此,请江子言明,何为天道?”

    “天无道!”

    江寒此言一出,场中哗然,连尸佼脸上都是一惊。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

    争鸣堂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横渠先生的思想在这百家争鸣的盛世也能让人振聋发聩。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long)、残疾、惸(qiong)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值此乱世,当兴圣兵,统神州,开太平,使天下复归为一!”

    江寒环视众人,激昂高声道:“吾之大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有几个士子们立即起身高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争鸣堂中的士子们全体高喊起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喊声回荡在稷下学宫,连绵不断,引得前来聆听的富商大贾纷纷侧目。

    稷下学宫这种坦率真诚、锋芒烁烁、不遮不掩的大争鸣,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观,也是这个伟大时代的生存竞争方式。

    它培育出了最茁壮的文明根基,浇灌出了最灿烂的文明之花,使这个时代成为不朽耸立的历史最高峰,迄今为止,人们都只能叹为观止而无法逾越。

    立心之论,也将随着稷下学宫之名在一夕之间传遍诸国。

    尸佼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对着江寒深鞠一躬。

    “闻江子高论,老朽不虚此行!墨家心学,将大出于天下!”

    “江子高论!”

    众士子尽皆起身,对江寒行礼。

    江寒起身回礼:“诸子百家之学,亦能造福于天下,江寒受教!”

    稷下学宫,第一场论战就此落下了帷幕。

    论战结束后,田午久久不能平静,转头问田布:“上大夫以为,江先生如何?”

    田布道:“江先生学问,堪为天下师。”

    田午沉默了良久,微微一叹:“可惜不能为齐国所用。”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