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狼烟四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随后他朝着楚国国都的方向拜下,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项恬贪功冒进,愧对王上的信任,愧对上卿的嘱托,愿以此残躯,奋力一搏!”

    “来人,整军攻营!”

    三日之后,方城传回了一条消息,庞涓引兵五万,攻克方城,守将项恬阵亡,三万五千楚军全部被斩首。

    消息传到安邑后,魏国君臣都为之一振,魏武王在朝臣面前大肆称赞庞涓有勇有谋。

    此时的庞涓坐在篝火前,火焰烧得木柴噼里啪啦,时不时溅出几个火星。

    不远处的兵营里传来一阵阵的低语,听不清在说些什么。

    公孙阅拎着酒壶坐到了庞涓身边。

    “将军,方城大捷,您为何还愁眉不展?”

    “方城只是次要战场,丹阳战场还在僵持,想要化解魏国的困局,单单如此还是不够!我们还要做一件大事!”

    公孙阅一愣:“将军,方城一战,我军损兵一万五千余众,人人带伤,可用之人只有三万,您想……”

    庞涓眯眯起眼睛,嘴里一字一句的吐出了一句话:“弃城,先攻宛城,再攻唐城,奇袭楚国国都,迫使楚军回援!”

    公孙阅被庞涓大胆的想法惊出了一身冷汗。

    庞涓认真的看着公孙阅:“公孙兄,此事若成,你我会有滔天的富贵!”

    公孙阅举起手中的酒壶:“好!那就让在下与将军赴汤蹈火,共同谋求那滔天富贵!”

    ……

    赵国邯郸。

    政务殿的偏殿是赵敬候的兵器厅,庞大的兵器架上摆满各色兵器。

    排在首位的是一杆长枪,柄是纯银,枪头是合金锻造。

    赵敬候拿起它,走到院中场地上,闪几下,舞动起来,但听呼呼风响,他正舞得起劲,公子种匆匆走进。

    “父候,楚国方城被破,龙贾的河西军已到丹阳扎营,卫公人在安邑,三万卫军也到了丹阳!”

    赵敬候将扎在地上的枪拔出来,震下地面,哈哈一笑:“怪道昨晚寡人听到它嘎嘎作响呢,原来是它嗜血了!”

    公子种点头道:“是啊,良机已至,可以攻卫了!”

    赵敬候提起长枪:“传令,即刻起兵攻卫,寡人亲自领兵!”

    于邯郸集结完毕的赵国八万大军开赴卫国。

    一日夜间,偏巧天气不好,亦或许是天助赵国,向晚时分雷声大作,夜间更是大雨如注,一直下到午夜方停。

    因将军不在,也无特别叮嘱,又见雨大风急,刚平城卫卒多从城墙上溜下,钻入后面的城堡里卸甲睡觉,只有少数留在城墙或烽火台的避雨处守值。

    及至黎明前夕,即便是守值的兵士也昏昏沉沉,抱枪入梦。

    刚平城郡守府里,郡守与众将更是人人酒气冲天,东倒西歪,呼呼大睡。

    就在此时,城下面,伴随着雨歇与虫鸣,数以万计的赵兵如蚂蚁般沿城墙一字儿摆开,各将绳索抛上城墙的砖垛,攀缘而上。

    远远望去,但见一个个赵兵爬上城头,悄悄靠近正在酣睡的守值兵士,略略移开耷拉着的脑袋,照脖子就是一刀。

    可怜不知多少卫卒,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梦中亡魂。

    也是凑巧,晨曦初照,一处烽火台上守值的卫卒被一泡尿憋醒,伸个懒腰,眼未睁,站到台上,撩开甲衣,朝台下撒尿。

    几名赵兵悄悄靠过来,其中一名赵兵持弓搭箭,“嗖”地一箭射来。

    所幸卫卒刚好尿完,弯腰去系甲衣,箭矢“嗖”的一声从他头顶飞过。

    卫卒心里“咯噔”一声,抬眼望去,但见城墙上到处都是飞跑的赵兵,刀枪闪亮。

    卫卒惊呆了,紧忙蹲下身子,躲在城墙后,抖着手打火点火。

    然而,柴都被雨水淋湿了,怎么点也点不着。

    眼见箭矢纷纷飞上,有赵兵在朝烽火台上攀爬,卫卒急了,脱掉了甲衣,解下内衣,将内衣燃起,放在柴下。

    赵兵爬上烽火台,朝他刺来一枪,他侧身躲过,握住枪头狠力一提,顺手一剑,正中赵兵的脸,赵兵惨叫一声失足跌下。

    更多的赵兵蜂拥过来,箭矢如雨。

    卫卒光着身子,连中数箭,咬牙拿出一个锣,重重一击,扯开嗓子大叫:“赵人偷袭喽,赵人攻上城墙喽,快起来抗敌哟!”

    与此同时,烽火燃起来,滚滚浓烟冲天。

    凌晨时分,赵兵如蚁般顺着云梯爬上刚平城的城墙。

    守城卫卒多半在睡梦中被杀,城门洞开,大队赵人涌入城中,奔袭卫卒营区。

    更多的烽火燃起来,尚未被杀的卫卒奋起抗击,激战爆发。

    然而,卫卒多是仓促应战且短兵相接,终归是寡不敌众,纷纷战死。

    这座赵国修筑,被卫国夺走的边境重城,被赵国轻而易举的夺了回去。

    赵军势如破竹,一夜之间连下卫国十七座乡邑。

    ……

    乌云滚滚,雷声隆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自天而降,倾注在安邑城内。

    似乎所有光线都被黑乎乎的云层阻挡住了,整个王宫一片阴黑,魏武王的御书房里犹如夜半。

    寺人拿着两份战报匆匆走进,见天色昏暗,吩咐掌灯。

    魏武王扭过头,注意到了他手里的东西:“是战报吗?”

    “是战报!”寺人双手呈上。

    “共是两份,一份是太子的,另一份是龙将军的。”

    魏武王摆手,闭目:“念!”

    寺人朗声宣读:“太子战报,三国联军虽未出战,但日见骄横,龙将军畏敌不前,置儿臣催促于不顾,屯兵不动,儿臣请求父王诏命龙贾立即出战,击溃联军!魏罃叩请。”

    “唉!”魏武王皱了下眉头:“罃儿仍旧沉不住气,真得好好历练一下!龙将军怎么说?”

    “龙将军战报!”

    寺人拿起另一卷:“臣遵王旨屯兵于丹阳,循地势与太子互为掎角,赵、燕、韩三军皆无异动,楚境平稳。”

    “臣得探报,赵、燕、韩均不见增兵,亦无增兵迹象,臣由是观之,楚境暂无大事,赵、燕、韩三军皆无战心,不过是佯兵,有太子足以抗衡。”

    “臣是以奏请王上,命臣引河西三军即刻回归,以防秦人妄念,臣龙贾急奏,叩请我王当机立断,免生祸乱。”

    魏武王眉头拧紧,还未发话,殿外传进了一阵骚乱。

    外面一阵脚步声急,当值内臣带着卫声公跌跌撞撞地直闯进来。

    卫声公“扑通”跪地,长哭不止。

    魏武王越发震惊:“卫公请起,发生何事了?”

    卫声公泣不成声:“刚平火急战报……赵人趁我出兵助魏时突袭……刚平失陷……”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