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后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是怎么应承的?”

    “齐候准允臣请,托臣转奏王上,原话是……”魏使略顿,模仿田午的语气,:大魏乃齐上邦,魏王陛下乃寡人亲家,魏国仇雠就是齐国仇雠,魏王所恶就是寡人所恶!”

    魏武王一拍大腿:“说得好!”

    魏使越说越激动:“齐候当廷发旨,出锐卒六万,战车五百乘,辎重车八百乘,自带粮草,拜上大夫田布为主将,大司马栾平为副将,公子忌为监军,大司田督运粮草,恭听我王差遣!”

    魏武王一震几案:“好一个田午!”

    “不过。”魏使话锋一转:“就在这时,田布提出了一个难题!”

    魏武王一怔:“什么难题?”

    “说是以赵、燕、韩眼前援兵,我大魏武卒足以抗衡,无须齐力,我王之所以要齐出兵,旨在威慑三国,使其不敢增兵!”

    “嗯,田布看得倒是透彻,齐候怎么说?”

    “齐候看臣,显然是要听听臣之意,臣到齐国是为借兵,若是齐不出兵,臣岂不有辱使命了?”

    “所以臣随机应变,提议齐人可如数出兵,暂屯于大野泽,以观丹阳战局。”

    “若是龙将军一战而胜,齐兵就可不动,若是三国增兵,丹阳陷入僵局,王上就可命齐人兵分两路,一路南下,一路北上,既可深入楚境决战,亦可直抵赵燕本土,使其首尾不能两顾!”

    魏武王沉思良久:“嗯,爱卿妙计!齐候怎么说?”

    “齐候赞臣想得周全,说是个两全之策,既不劳民伤财,又能使齐魏合体、威服天下。”

    “只是齐军多数已经解甲归田,若是仓促西征,时间拖得久些,要两个月,臣怕他是推诿拖延,就又催促,齐候倒是爽快,提议暂将临淄守军调出三万,再从回调之军中截取三万,填补此数!”

    “哈哈哈!”魏武王乐得合不拢嘴:“看来这个田午才是真兄弟啊!”

    他转对寺人:“拟旨,诏令河西军龙贾,命他大胆决战,无需有后顾之忧!”

    ……

    方城关,魏军营帐中。

    庞涓现在地图前负手而立,眉头皱在一起。

    方城关的楚军守将并没有上当,他示敌以弱的计策被识破,加上内探来报,墨家弟子帮守军加固城防,让方城关变得更加易守难攻。

    公孙阅缓缓走到了庞涓的身后:“将军,高下之分不在一时一地,既然楚国早有准备,形势对我不利,不如我们先撤军回国,与太子合兵丹阳,与楚国决战。”

    庞涓回过身,看着公孙阅,轻轻的摇了摇头:“丹阳聚集四国之兵,更是一片泥潭,方城之战,决定魏国霸主的地位,还将决定我在大王心中的地位,若不胜而归,大王如何还能信任我?若此战能胜,即便是来日有失,大王也不会抛弃我。”

    公孙阅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可攻城不行,楚军又不出城,此战如何能胜啊!”

    “出城…”庞涓眯眯起眼睛,微微一笑:“只要诱楚军出城,我军一定能胜。”

    “公孙兄,你来看!”

    庞涓拉着公孙阅来到了地图前。

    “我们停止攻打方城,企图诱楚军出来决战是对的,但不该向楚国示弱。”

    “魏军强悍天下皆知,未败于楚国就向其示弱,必定会让楚将心生疑惑,不敢出战。”

    公孙阅点了点头:“有道理,那我们该怎么做?”

    庞涓笑道:“示强!”

    公孙阅一愣:“如何示强?”

    庞涓眼中闪烁着精光:“让楚军觉得我们轻视他,不把他放在眼里,在示强当中,采取轻敌盲动之举,这样才能诱楚军出来决战。”

    公孙阅兴奋的道:“将军能否说的具体一些!”

    庞涓指着地图:“我们留一万人守着大营,带领四万人从南侧绕过方城关,直逼楚国宛城,让楚军误以为我们要进攻宛城。”

    “但是不,楚国兵力已经全部在边境集结,郢都空虚,我们可留下两万人埋伏方城守军,另外两万人改道向南,逼近楚国的国都。”

    “如此一来,楚军定会认为我们是轻举妄动,必会率大军追着我们决战。”

    公孙阅脸色一变:“将军,可是这样做,是把大军带进死地,孤军深入,如果不能获胜,必会全军覆没啊!”

    庞涓哈哈一笑:“公孙兄可听说过投之亡地而复存,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将士身在死地,无路可走,不需修明法令就能注意戒备,不需强求,就能完成任务,不需约束,就能同心协力,不待申令,就能遵守军纪,断其归路,就像登高撤掉梯子一样,将士们人人都能勇往直前。”

    公孙阅点了点头:“将军所言极是。”

    庞涓的手指点在了方城关上:“一旦楚军离开方城,留守在大营中的一万大军与留在方城南端的两万军队立刻合兵一处,切断楚军归路,把楚国大军围在无险可守的山野之中。”

    公孙阅附和道:“如此一来,楚军必定惊慌失措,以勇往直前之师对战惊慌失措之师,我军必胜。”

    “妙,实在是太妙了,末将这就去安排。”

    ……

    次日一早,庞涓与公孙阅亲率四万魏军,绕过方城,直逼宛城。

    方城关郡守府,一名斥候匆匆来报。

    “将军,魏军主力意图绕过方城,直逼宛城。”

    “好啊!”

    项恬抚掌大笑:“魏国人终于沉不住气了,这才是魏军的本来面目,竟然敢如此行险。”

    楚将刘阳站出来拱手道:“将军,魏军长途跋涉,又到我楚军的腹地作战,我军已经占了上风,请将军下令出兵。”

    项恬转头看向宋趼:“先生怎么看?”

    宋趼沉吟了片刻才开口说道:“将军,在下总觉得其中有诈。”

    刘阳哈哈一笑:“守城宋先生是行家,行军打仗就是外行了。”

    “孤军深入,乃是兵家大忌,魏将如此自负,视我方城守军于无物,我们自然要给他一个教训,把他们留在楚国境内!”

    “请将军下令出兵!”

    众将斗志昂扬,纷纷拱手:“请将军下令出兵!”

    项恬闭目沉思,魏军虽然托大,但方城不容有失。

    “传我军令,命刘阳将军带领两万兵马骚扰深入楚境的魏军,留下一万五千兵马随本将守城!”

    “末将领命!”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