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农业发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个大木斗,架在三根木条上,造型奇异,他实在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江先生,这是何物?”

    “这叫耧车。”江寒笑着解释道。

    “耧车由种子斗和三只耧脚组成,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种子会通过耧脚播种到地里,同时可以将泥土覆盖,一举数得,省时省力。”

    田午好奇的问道:“使用耧车,一日可播种多少亩?”

    “一牛一人,每日可播种三百亩。”江寒脸上平静无波,连语气都没有什么变化。

    三百亩!田午险些被惊掉了下巴。

    春秋时代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但是大量的土地荒芜。

    与当时的井田制和落后的农具有很大的关系,每个劳动力每年只能耕种十亩田地。

    到了战国初期,因为铁犁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各国的人口。

    各国为了增加兵源和粮食,也大力鼓励农耕,加速了农业发展,促进人口增长。

    战争规模也因为人口的增长而膨胀,春秋初期的战争,双方就几千人,到春秋发展末期到达几万人,战国时期甚至能到达几十万人。

    可见耕耘方式的改变,对一个时代的影响。

    田午身为一个大领主,对封邑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不然也不会求墨家的工匠造出了二十驾龙骨水车安装在封邑中。

    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耧车的重要性,有了耧车,能让一个国人的耕耘面积直接翻二十倍。

    “江先生,这东西什么时候能用上?”田午激动的抓住了江寒的肩膀。

    “公子莫急,我已经找了墨家最好的木匠打造这件精巧的农具,相信不久后就能派上用场了。”

    “先生真是奇才也!”

    先是龙骨水车,现在又是耧车,田午真的不知道江寒会带给他多少惊喜。

    江寒并不想贪功,剽窃前人经验制作出来的东西,据为己有的话,他心里总有一些过意不去。

    “公子,这是我阅读古籍之时无意中发现有一种极为先进的农具,好奇之下就从字里行间推算出它本来的面目,不敢居功。”

    田午眼前一亮:“先生看得是哪本古籍?田午也想拜读一下。”

    “额…”江寒的大脑开始飞速的运转,最后脑袋里只剩下了三个字:“鬼谷子……”

    “鬼谷子…原来是这本奇书。”田午喃喃的说道。

    “我听闻鬼谷先生传授了魏国商相白圭一本奇书,让他敛尽天下之财,看来鬼谷之学,还真是包罗万象。”

    田午目光炯炯的看向江寒:“这本鬼谷奇书,可还在先生手中。”

    “额…”江寒挠了挠头:“还是我年幼时看过的,早就遗失了。”

    田午摇头叹气:“真是可惜了。”

    好不容易把田午忽悠走,江寒把羊皮纸细心地卷成一个细筒,塞进一根精致的铜管里,“当”地合上盖子,轻轻扭了三圈。

    这是墨家传给重要秘信才会用到的东西,只有特制的钥匙才能打开。

    江寒叫来了徐弱,郑重的说道:

    “景山,劳烦你去一趟安邑,亲手把这个东西见到玄机手中。”

    “明白,我现在就启程!”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