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上古遗风(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们在祭祀后都会向主占卜,借以预测未来的事情。

    占卜所求事无巨细,有问明年的天气,问来岁的收成,打猎会不会大获而归?

    战争会不会降临?

    应该在哪个地点选择打井?

    哪一天播种最合适?

    我的妻子怀孕了,会顺产么?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凡是能问的东西都会询问,就连后来的法家名士商鞅行刑前都要问问神明有没有冤屈,可见鬼神之事有多么的深入人心。

    ……

    五月胜夏,天气渐暖,日头升的不高,阳光透过老树翠绿的枝丫,照在树下的江寒身上,暖洋洋的让人愈加慵懒。

    转眼间,江寒等人来到肥都已经一个月有余,墨子所说的两月之约已经快到了。

    “钜子,孟乡来信。”徐弱拿着一个小竹筒,来到了江寒的面前。

    江寒看到了信中的内容,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孟乡邑种植的冬小麦已经被收割,结穗饱满,按每亩计算,亩产量至少有一石半!

    对于孟乡那种贫瘠的盐碱地,之前每亩的产量不足一石,这次绝对可以算是大丰收,乡民们小半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中山军的伤兵营中已经没有了重症,能救活的都救活了,救不活的已经埋了。

    江寒来到了王帐中向姬恒辞行。

    姬恒似乎是有了准备,把一方大印交到了江寒的手中,遗憾的说道:“中山国小,终究是留不住先生这等大才,这是中山国的相印,若是先生不弃,随时可以回到中山为相。”

    江寒脸上露出了错愕的神情,连忙推辞:“君上,我一个江湖游医,怎敢佩戴中山相印,还请君上收回成命。”

    姬恒笑着摇了摇头,他自认为有几分识人之能,眼前这位江先生绝不是普通的江湖游医那么简单。

    “先生把我军中杂乱不堪的伤兵营都能治理的井井有条,规矩严明,出入有序,军中士卒心悦诚服,由小见大,若是先生治理国家,贫弱的小国,也一定能欣欣向荣的。”

    江寒震惊的看着姬恒,暗暗的感慨,乱世中能够闯出一片天地的人果然都不简单。

    姬恒年少时喜爱彻夜狂饮,常以昼为夜,以夜为昼,不恤国政,致使百姓十分不满,国家动荡不宁,才会被魏国亡国。

    流亡太行这二十年里,姬恒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已经从当年那个昏庸的君主变成了明君。

    他这一招叫做以退为进。

    “不敢欺瞒君上,江寒乃是墨家钜子。”

    姬恒脸色大变,急忙从榻上起身,对着江寒深鞠一躬。

    “墨家救国之恩,姬恒永世不忘。”

    姬恒明白,中山国能够挡住赵国的进攻,非战之功,更多的是因为墨家统领相里勤入燕国,说服了燕公出兵,威慑赵国,赵军才会退兵。

    战争只不过是朝堂上的工具。

    江寒坦然受了这一礼,把相印推了回去。

    “君上,这天下大,还是中山国大?”

    “当然是天下大。”

    “我墨家的志向,是要能安天下。”

    江寒拱手离开,留下了姬恒久久不能回神。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