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准备开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寿春城就在山脚下,晨起的步非池,放眼远眺,云烟竞秀,瀑布争流,龙潭白昼,翠微霜晓。

    楚国的山水与秦国又有不同。

    秦人发家于陇山以西,与戎人杂居,秦穆公先后灭了十余个戎人建立的国家,秦人与这些戎人共同生活,成了如今的老秦人。

    秦人多征伐,又加上那行事之间所带的与中原周王室所信仰的“礼”格格不入的野蛮之风。尤其是商鞅变法之后,秦人给山东六国的印象也逐渐刻板了起来,“尚斩首功”、“虎狼之心”、“寡义趋利”种种标签一贴,一个暴君统治的战争机器一般的国家形象就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

    楚人虽然也与南蛮有所融合,然而崇尚的却始终还是周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楚国尝有淮南淮北之说,以淮水为界,楚国的南部显然要比北部更为荒凉一些。北部则要更“中原”一些。

    不过楚国以凤为图腾,兼有楚灵王好细腰,楚国文化的“中原”往往要比正在的中原更为阴柔。

    “今日来的是你们二人?”步非池有些意外地看着已经等在小店的大堂的两个女子。

    “将军,楚王今日果真在朝堂之上宣布驱逐昌平君,永世不得入楚。”守在步非池屋外的是转魄灭魂姐妹两人。

    两人无论是身材样貌还是所佩的武器均是一般无二,再加上几乎相同的修为,步非池也只知道一般会和自己说话的是姐姐转魄,而那个沉默不语的则是妹妹灭魂。

    为了掩人耳目,她们二人也是楚国寻常女子打扮,皆是一身落地罗裙,一人白色一人粉色,缀着青色束腰显出柳腰。只是不知那不离身的两柄链剑藏在何处。

    “既然这样的话,就要劳烦你们继续盯着点昌平君了。”步非池稍稍思索一番。

    如今昌平君能够选择的无非两条路,要么认栽乖乖地回到秦国;要么就是在楚国直接发动政变。

    “将军的意思是,在路上伺机动手么?”转魄清冷的面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出言问道。

    “你们不要总想着打打杀杀,你们六剑奴联手,能够有把握杀掉昌平君么?”步非池先是摆了摆手,随后又有些好奇地问道。

    “罗网之中关于昌平君的信息很少,他在出任秦国右相之前一直都是韬光养晦,也从未引起过罗网的注意。”转魄稍稍思考了片刻,不知该如何回答。

    其实她没有说完的是,若非步非池提出来,恐怕他们六人也不会被赵姬派到楚国来。不过,只要是赵姬的命令,他们就一定会执行到底。

    “那便是了,昌平君此行还带着数百甲士,即便你们六人合击独步天下,大军之中要取他性命恐怕还是力有未逮。我让你们前去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步非池点了点头道。

    “不知将军意图。”转魄思考了一番,似乎没有想明白。

    “咦?太后不是让你们来寻找苍龙七宿的线索的吗?”步非池倒有些诧异了。

    楚王宫里是否有苍龙七宿的下落暂时还未可知,虽然找了太后李嫣帮忙,但也不过是碰碰运气罢了,即便李嫣真的找到了苍龙七宿,若是执意隐瞒,自己其实也没什么办法。

    比起苍龙七宿这样虚无缥缈的东西,他更在意的是如何让昌平君在楚国名声尽失,也好绝了他将来叛秦复楚的念头。

    “苍龙七宿?将军的意思是,楚国的苍龙七宿可能落在了昌平君的手中?”转魄美目圆睁,有些惊讶,就连原本立在一旁如同雕塑一般的灭魂,此刻听到苍龙七宿几个字也侧目看向这边。

    “只是一个猜测罢了。魏国的铜盒不是在信陵君魏无忌手中么?所以我想这东西应该是七国王室一脉传承着的,昌平君身为熊完的长子,此次回来楚国很有可能是为了苍龙七宿而来。”步非池顺着转魄的猜想说了下去。

    “可是楚国的王位不是已经传给了太子熊悍么?难道……那些传言是真的?”转魄心思细腻,稍微沉吟片刻已经想明白了。

    “那些可不是传言,而是实打实的真相,只不过现在楚国的大权落到了李园的手中,他肯定不会坐视这些不利于他的妹妹和外甥的真相这样传播下去。”罗网从李园和李嫣那里得来的情报都足以证明,熊悍的生父就是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而步非池通过李嫣对自己的态度,更是验证了这一点。

    “多谢将军提供的线索。我们会盯紧昌平君的。”转魄点了点头。

    …………

    远在咸阳的兰芷宫中。

    一身黑底红色图案长袍,戴着一顶高帽的赵高正恭敬地看着纱帘之后的赵姬。

    “说说吧,怎么去了这么久?大王那边本宫都为你解释了好几次。”大秦太后看着站在下方的赵高,意兴阑珊地说到。

    赵高挂职中车府令,虽然是为嬴政御车的官职,但是其实中车府的事情基本与他无关,挂这样一个职务也只是因为他是宦官,方便在嬴政的身边罢了。

    “禀告太后,奴婢在大泽山,为农家之事耽搁了一段时间。”赵高埋着头禀报道,“掩日背叛罗网,刺杀步非池将军之事奴婢也已经处理妥当。”

    赵高故意先说农家之事,就是怕赵姬将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

    一边说着一边将那柄形制奇特的越王八剑之一的“掩日”举过头顶。

    一阵劲风袭来,赵高托在手上的掩日剑被赵姬摄入手中。

    纤白的玉指搭在剑柄之上,“锵”的一声将剑抽出,顿时寒光映射,屋内的烛火都猛地晃动了一番,隔着那层纱帘闪在赵高的面颊上。

    赵高却是一脸沉静地目视着前方,丝毫不为所动。

    “干得不错。掩日的事情,本宫还要去问问吕不韦那老匹夫。不过,若是本宫没有记错的话,当初掩日加入罗网,也有你的功劳?”赵姬收剑入鞘,屋内的红光顿时如同乌云掩日一般消失无踪。

    “奴婢看走眼了。竟然没有认出这个闻名燕地的游侠。”赵高拱手致歉。

    “罢了,既然人死了本宫也就不再追究了。这一次你安排去农家的那个人,可靠么?”赵姬随手将剑靠在一旁的桌案旁。

    “太后放心,此人的底细我已经仔仔细细地查过,绝不会有差错。而且,奴婢还结交了几位农家的堂主,将来或许会有大用处。也正是因为此事,才耽搁了这么些时日。”赵高连忙答道。

    “农家的堂主?有趣。看来你找的人,还颇有才能,这么快就能为你找出能够拉拢的农家之人。”赵姬微微一笑。

    “并非如此,奴婢派去的刺客虽然有些实力,却不是靠他做到的此事。而是奴婢出发之前请教了步非池将军。将军似乎对农家六堂了如指掌。”赵高徐徐答道。

    “本宫倒是险些忘了,这位新找的惊鲵还是个风流浪子。你可知,他现在在何处?”赵姬轻笑着问道。

    “……”赵高的眉头微微一皱,“奴婢匆匆赶回咸阳,不知将军行踪。”

    赵姬此言却是试探,她现在也有些拿不准楚国的罗网为何会在她下令之后,仍然违背步非池之意行事。甚至险些挑起了秦楚之战。

    若是此事追查下来,即便她能够丢车保帅将自己从中摘出来,可是罗网的势力一定会遭到削弱。

    “无妨。本宫已经差六剑奴出去寻了。这几日宫里的事情正好就要劳你多费心了。”赵姬也没有再追问。

    “还有,这柄剑你拿去吧。”赵姬随手提起案前的掩日剑,轻轻一甩,长剑却在她那柔弱无骨的玉手中化作一道疾电,飞到了赵高的手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