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站直了身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头道。

    “贾大人又该如何解释?”官员问道。

    “寒族人多,总有几个不孝子弟,此事我已向陛下上了请罪折子,贾范已于三月前,就被本官亲自扭送苏州府衙,两月前,南京刑部便已经核准,判定贾范斩监候的罪刑,秋后,就要问刑了。”

    贾瑛平淡的话语,听在朝中百官耳中,却是心中发冷。

    自古以来,只有亲亲相隐的,哪有亲手送自己族人上断头台的。

    小小年纪,真是够狠的。

    贾范被判斩监候,还在冯骥才弹劾之前,是以,也无法追究什么,人都已经送进死牢了,他们还是要给元妃,或者说皇帝一个面子的。

    毕竟是皇亲。

    此事刑部侍郎站了出来,将廉忠狱中弹劾他的奏辞说了出来。

    贾瑛不慌不忙的从袖袋中取出一封奏章。

    “诸位大人,这是下官历经月余时间,走遍浙江福建两省所有大小海疆卫所后,所写下的。上面记录着浙闽二省海疆水师卫所的兵员、大小战船、武器装备的情况,还请诸位大人预览。”

    嘉德事先就已经说了,今日他只看不问,是以,贾瑛没有直接呈给嘉德,而是直接拿给百官看。

    杨仪还没有回京,浙江的官员也没有处置完毕,所以对于李恩第,皇帝依旧没有罢他的首辅之位,只要李恩第一天站在班列的第一位,他就依旧是大乾的首辅。

    贾瑛将奏本递了过去,李恩第缓缓深处干瘪的手接了过来,又在班列中找到了严华松。

    “锋柏,你是兵部尚书,你来念给大家听听吧。”

    “是,阁老。”严华松从班列中走了出来,从李恩第手中接过了贾瑛的奏本,清了清嗓子,当堂念给了众人听。

    “臣江南水师总督,贾瑛,躬身谨奏:臣猥以凡庸,叨居水师总督,受命以来,不敢片刻懈怠,历经月余,访遍浙闽二省海疆大小十一州府,总计十二卫十七所,所查海疆兵备详略如下:”

    “浙闽二省海疆十二卫十七所,应计兵员八万七千两百有余,南京兵部造册大小战船七百五十六艘,其中大舰三十二艘,中舰八十六艘,各类哨船快船六百三十八艘,其中大舰应配火炮......火枪......子药......”

    “然,经臣所见,海疆卫所兵员不足额,船只不足数,所备火器十不存一,且以老旧居多。水师兵员有半数不知水性,将领不知海文天况,海疆舆图残缺不齐......”

    “而倭寇占据沿海诸岛,交通南海外夷,引进新式火器,其所用火枪瞬息可射出子药数次......”

    “海疆兵备糜烂不足以战,遂,臣以为,若要肃靖海疆,首需整练兵备,选用熟知海战将领,补全近海海疆舆图,打造战船火器......”

    随着严华松的声音最终落下,大殿之内又一次变得雅雀无声起来,就连嘉德坐在龙椅上的身体,都微微前倾。

    在场臣工,或许有不知兵事的,但能够进入这座大殿的,又有几个是才昏智聩的,这一折奏本,非用心尽力而不可书就。

    这次廷辩,到了此时,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廉忠弹劾贾瑛身为水师总督却不作为,有养寇自重之嫌。

    可听听奏本中那一串串数字,不仅有大乾水师卫所的,还有近海倭寇的,包括倭寇都分布在何处,分做几支,有多少兵力,多少舰船,详尽的不能再详尽了。

    就是他们这些不知兵事的言官听了,都觉得没有若冒然一战,有败无胜。

    凭此一点,贾瑛就无愧于一个知兵之名,远过廉忠那个酒囊饭袋不知多少。

    更何况,浙江的匪乱能够平定,贾瑛是出了大力的,而人家本身,却非浙江的官员,只是临时救火而顶上去的,你还能要求什么?

    海禁的政令,是从宣隆朝就开始的,如今突然就要重启水师,出海剿匪。

    人家没有拒绝,只是出海总得有船吧,剿匪也得有兵吧,面对倭寇的火器不能只挨打不还手吧。

    “贾大人,倭寇的火器,真有那么厉害?”有官员带着质疑的声音问道。

    贾瑛回道:“不是倭寇的火器厉害,而是欧罗巴,曾经被叶大人在广州屯门击败的那些泰西人的火器厉害,倭寇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可既然泰西人那么厉害,为何还会被叶大人打败?”又有人问道。

    “我想问诸位大人,距离屯门海战过去多少年了?”

    “十一年,整整是一年,诸位大人觉得,泰西人失败后,会止步不前吗?会不想着有朝一日能一雪前耻吗?”

    “诸位大人不要忘了,十一年前,人家是打到咱们家门口的,而我大乾呢,连泰西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说着贾瑛又向龙椅上的嘉德说道:“陛下,臣带了一件欧罗巴的新式火器想要给诸位大人看看,臣奏请陛下允火器进殿。”

    “准!”

    未几,小太监捧着两长,一短,三把火枪走了进来。

    “诸位大人请看,这把,就是我大乾军中现在所配备的火器,火门枪。”

    贾瑛取出其中一把向众人展示道,还简单的演练了一番战场上该如何操作。

    “诸位在请看,这把就是倭寇引进的火绳枪。”

    “火绳枪想要激发子药,只需扣动扳机,机扩上的火绳就会引燃火门里的火药,从而激发出弹丸。其最远射程要超过百步,有效射程八十步。目前军中也有装备,但只有边军中才装备了极少数。”

    “当然这种火枪也是有不小的弊端的,那就是火绳在引燃的情况下,十分危险,火星炸出,一是容易伤到使用者的士兵,而是容易走火误伤同袍。”

    “而下面这种火枪,却是解决了这个弊端,诸位请看。”

    贾瑛拿出了一把从霍恩哪里得来的短管儿燧发枪,其实南京军器局已经打造出了长管的,不过在没有得到朝会一致通过前,贾瑛是不准备冒然拿出来的。

    “这只是下官从几名泰西商人哪里重金买来的短管燧发枪,便与出门懈怠,所以锯短了管身。它的设计,使用燧石取代了火绳,虽然依旧是通过火门里的火药来激发底火的,但安全性却大大提高,且燧石比火绳耐用,射击速度要快上许多,大概每设计三发子药,便能比火绳枪多射出一发。”

    “而它的射速,则是我大乾水师卫所所装备的火门枪的三到四倍。”

    “诸位大人,现在还觉得下官所言不实吗?”

    ......

    朝会结束了,贾瑛与贾政并肩走出了奉天殿。

    贾政感觉自己此次入朝廷辩,就像是陪考的书童,刚开始他的心里还是极其紧张的,不过还是记着贾瑛先前的叮嘱,一直都保持着昂首挺胸的姿势,心里却是紧绷着,一点都不敢放松。

    只是到了最后,他忽然发现,这场廷辩,似乎没自己什么事了?

    贾政也算是见识到了自己这个族侄的能为,怪道他几次三番的被弹劾,却依旧活奔乱跳,且官儿是越做越大。

    归根结底,还是能力决定一切。

    贾瑛对于此次的朝辩也很满意,户部依旧没有钱给他去打造水师,甚至发展火器,但也没有阻拦。

    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只要你自己能弄来银子就行。

    有了朝堂百官的默认,他与贾雨村联手敲诈福建世家大族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让世家大族掏点银子,朝廷却能多出一支强大的水师来,这不好么?

    起码傅东莱是极为支持的,而李恩第,不管他认不认同,眼下已经自顾不下了,自然也不会反对。

    杨景在内阁苦熬多年,眼看着就要熬出头了,自然也想给自己多添一点功绩。

    李恩第眼看着就要退了,内阁就剩下他与傅东莱,贾瑛若真能做出一番成就来,将来论功之时,能少得了他一份儿吗?

    总之,眼下的大乾,一点都不保守,君臣齐心向前奔,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充盈国库。

    为此,傅东莱甚至有意无意透露出了重启海贸的心思。

    贾瑛自然是万分支持的,不过这一切还要看他的水师,能不能把海贸最大的障碍,海盗解决掉。

    若是不能,那一切免谈,大乾没那么多银子,用去剿匪。

    还没等二人走出奉天门,一个小太监便走了过来。

    “二位大人,元妃娘娘请二位大人过去。”

    今日不是椒房觐见的时间,元妃派人来传他们,想来是皇帝点头了的。

    叔侄二人相视一眼,有转道往凤藻宫而去。

    宁荣街的贾府众人也都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贾母与两位夫人相聚荣庆堂,一直等着哨探的人回来。

    贾母说是不管外面的事,可这种事情涉及到阖族性命,如何能说放下就放下的。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