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娥皇配女英,鸾凤和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不得不说,古妮薇尔的打扮,确实让姑娘们目光一亮,白色的礼服,外加一定天蓝色的礼貌,还有类似报春绿绒刚入府时穿的高筒靴子,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唯一的不足就是,胸前的衣襟再高一些,还有袖子不是薄纱透明材质的就更好了。

    将古妮薇尔介绍给众女认识之后,贾瑛便转身离开了,霍恩还在外面等着呢,自己若是迟迟不出去,难免他会担心。

    “霍恩,你今后有什么打算?是在大乾待一阵子,还是要返回广州?”

    “我们的商队在得到交易的丝绸后,就会返回。至于我,我打算在大乾待一阵子,若是可能,我想在东方传播主的仁慈和光明。但是我听广东那边的官员说,想要在大乾传教,需要你们的君主陛下允许,伯爵阁下,你能帮我吗?”

    第一批运往广州的丝绸,已经被烧毁了,想要再赶制第二批,怎么也要月余时间,泰西人商船想要返回印度,恐怕也要等到秋后了。

    至于传教,贾瑛的内心是十分抗拒的,尤其是对于西方的那种充满扩张****性的教派。

    信仰这种东西,虽然虚无缥缈,可某种程度上,他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的底蕴。

    佛教之所以能被本土化,是因为东方的文明足够强大,可即便如此,历史上因为佛教而引发的血腥和暴力,也不胜枚举。

    至于披着上帝外衣的天主教,他们本身的历史,就是一副信仰吃人的画卷。

    贾瑛沉默片刻后,说道:“霍恩,我们做个交易如何?”

    “什么交易?”

    “你,是贵族对吗?”

    “当然。”霍恩耸了耸肩道,这点并不值得隐瞒,这是一个贵族的骄傲。

    “你说你参加过海军,还游历过欧罗巴许多个国家,对吗?”

    “是这样的。”霍恩点头道。

    “这样,你帮我训练我的士兵如何熟练的使用火枪和火炮,等到事成之后,我可以带你去见我大乾的圣天子,即便陛下不答应,我还可以保举你到国子监。”

    “大乾的国子监你知道吗?哪里聚集这东方最顶尖的一批的学者。你可以到哪里担任教习,或许日子久了,陛下有感于你的诚心,说不定会另有恩赐呢。”

    “霍恩,你不要急着拒绝,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对吗?”

    “当然,你可以选择拒绝,这是你的权利。相应的,我也不会再帮你什么。你觉得如何?”

    霍恩沉默片刻后说道:“训练士兵并不难,可是我已经做了真主的仆人,神是反对杀戮的。再说,我去国子监担任教习,我能教什么呢?伯爵阁下,你别告诉我,如果你们的皇帝陛下都不答应我传教,他们会允许我在国子监教圣经。”

    “交什么都可以,你是贵族出身,我想你一定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比如初等数学,几何学,微积分,甚至高等数学......”

    “哦,对了,欧罗巴现在有高等数学吗?”

    霍恩闻言,面露茫然,高等数学?我怎么没听过。

    “伯爵阁下从哪里听说的高等数学?”

    那大概是高等数学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

    贾瑛摆手说道:“有初等,不就应给有高等吗?不要在意这些细节,除了这些,还有力学,以及其他类型的自然科学,这些都可以教。”

    不管大乾的学子能不能接受,撒下一些希望的种子总归不会有错。

    他也会竭力促成此事。

    谁想霍恩苦笑一声摇头道:“伯爵阁下,您太高看我了,如果只是简单的学科,我还能教,微积分我自己都没学会,至于力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在欧罗巴也属于极少数人才会去学习的。”

    霍恩摇了摇头道:“我教不了。”

    “没关系,你教不了,但你身为一个贵族,肯定认识一些会这些学科的人,你可以给他们写信,让他们来大乾做学术交流啊。”

    “对,就是学术交流。”

    “霍恩,你想想,两个文明学术的碰撞,将在你的力促之下产生火花,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业啊,传播学术的同时,你还担心你们的天主教义得不到传播吗?”

    “润物无声,就是这个道理。”

    信仰保护和文明交流,贾瑛还是选择后者。

    如今的大乾无论是国力,还是文化,都不差,既然注定两个文明要产生碰撞,那为何不能早一些到来呢?

    基督教在有唐时,就已经开始出现在这片大地上了,历经千年,玉皇大帝依旧屹立东方不到,自己又何必担心东方的文明就一定会败呢?

    杞人忧天了。

    “我听说,在遥远的英格兰,有一所名冠欧罗巴的牛津大学,哪里有许多学问高深的学者,你有认识的人吗?”

    “哦,还有奥地利哈布斯王朝的比萨大学,我听说哪里有一座斜塔,叫比萨斜塔,在哪里诞生过一位伟大的学者,叫伽利略对吗?我记得还有一位,敢于向上帝发起挑战的维萨留斯。”

    “哦,天哪,尊敬的伯爵阁下,您真是太让我赶到意外了,您对欧罗巴的了解,绝对是东方第一人。”

    我也就知道这么多了,搜肠刮肚啊,再过些年,说不定就要忘干净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不过贾瑛也没有过多解释。

    “不过,伽利略已经去世好多年了。”

    “还有,维萨留斯不是比萨大学的,而是帕多瓦大学的教习。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学术让人简直就是一门艺术,可惜,他们哪一个学派,在欧罗巴是不受欢迎的。毕竟他们亵渎了神。”

    “那就请他们来东方,大乾欢迎他们。”

    贾瑛说着违心的话,人体解刨,就算是到了大乾,恐怕也很难被民间接受,除非去当仵作。

    霍恩还是摇了摇头道:“伯爵阁下,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远走他乡的,想要请这些人来,恐怕很难。”

    “你需要什么条件,尽管说。学者,工匠,医生,这些人只要你能请来一个,我就给你一百两,不,五百两黄金如何?”

    霍恩瞳孔一缩,心跳的厉害,神仆也是需要金币的,没有金币如何能将主的光芒散播遍东方的每一个角落。

    “至于关于训练士兵的事,只是让你帮着训练他们如何熟练操作火器,又不会让你去杀人,你只要答应,我现在就给你一百两黄金,而且会负责保护你们在大乾的人身安全。你也看到了,即便是盛世之下的大乾,也是有海盗存在的,危险总是避免不了。”

    霍恩总觉得贾瑛是在威胁他,但他没有证据。

    “你好好想想我的提议,这段时间就住在府里吧,若是想出去转转,可以找贾砡,或者我的仆人喜儿,他们会派人保护你们,你们在金陵的一切开销,都算本官的。”

    远渡重洋,不是理想多么远大,而是为了东方的财富。

    贾瑛不担心霍恩会不动心,即便真的拒绝了他,他也可以去找其他人,总会有条件合适还愿意合作的。

    至于说花出去的黄金,相信,若是能成功,他会百倍赚回来的。

    洒下了饵料,剩下的,就看鱼儿会不会上钩了。

    杨佑派人把苏幼微送来了,他自己则陪着杨仪南下浙江,拖了这么久,浙江和福建的事情,总算要画上一个句号了。

    没过几日,消息便传到了金陵。

    浙江三司的长官无一幸免,廉忠抄家流放,布政使、按察使押解进京,等候发落。

    福建布政使官降两级,按察使升任布政使,都指挥使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倒是侥幸躲过了一劫。

    杭州制造局的多名官员因贪污受贿被革职拿狱,连带着还供出了几名南京织造局的官员,甄家自然牵连其中,听贾砡传回来的消息,甄家的几名旁支族人被绣衣卫带走了。

    不过貌似也仅止于此,应该是甄家在京城那边发力了,就连喧闹一时的侵地案也不了了之。

    不过贾家这边却还没完。

    冯骥才夹带私货,杨仪似乎对于贾瑛几次三番的拒绝,也磨得没有了耐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和贾家的奏章递送到了京城。奏折中还提到了贾瑛与贾雨村合谋,巧取豪夺福建八姓十二家的财产,利用桑改之机,私相授受。

    改稻为桑的政令也暂时告一段落,不过前期种下桑苗的土地已经足够支撑大乾与泰西商人的交易了。

    林如海被召回了京城,嘉德终究还是气了回护之心,当然这也得益于前期林如海对贾雨村和江南官员推行桑改过度的弹劾。

    贾雨村自然就成了背锅侠,即便是他费尽心思的往杨仪身边靠,也没有起作用。

    贾雨村被贬为太仓知州,一下子从正三品的朝廷大员,变成了正七品的芝麻小官儿,雨村的此刻也不知心中作何感想。

    这还是贾瑛和杨佑动用了朝中的关系,才有的结局,不然雨村恐怕又要马放南山了。

    太仓州便是镇海卫的驻地,让贾雨村去哪里,与戚耀宗配合,正好方便贾瑛自己组建水师。

    通过龙江船厂和南京军器局的合力,一个粗制版的风笛造出来了。

    只是贾瑛对于风笛的效果不是很满意,即便是在空旷的陆地上,声音也超不出两里地,但是要比唢呐好一些。

    但贾瑛依旧以个人的名义给了所有参与打造风笛的工匠,一笔赏银。

    无他,虽说效果不尽如人意,但起码思路没问题,而且打造出来的风笛确实能吹响。

    贾瑛推测,声音强度不够,应该是风笛材质的问题。

    于是还特意请来了霍恩与他的同伴,在欧罗巴还有一种乐器类型的风笛,两者的原理大差不差,且他们见多识广,也能帮着参详一番。

    别说,还真派上了用场。

    “可以将风笛发音筒里多做几个音腔,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强度。还有这个发音筒最好用黄铜来做,一来是足够光滑,会提高声音的质量,二来也不容易生锈。”

    “还有,伯爵大人,我认为你们的风箱产生的力量不够,从风箱里面吹出来的空气,不足以让发声筒发出更大声响。”

    “那你觉得该怎么办?”贾瑛问道。

    “首先,要制作一个完全密封的风箱,最好是铁制的,其次要大,但连接风笛的通气管要足够的细。”霍恩思考了一会儿说道。

    贾瑛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其关键还是对空气的压缩,只要压力足够强,那么喷出来的空气震动频率就足够高,这样风笛发出来的声响就会足够大。

    弥封的风箱可以保证不漏气,铁制风箱足够大,而通气官道足够细,能够进一步压缩空气的体己。

    嗯,或许还要在加一个通气筏,让空气不会直接进入道通气管里。

    就像吹唢呐一样,视线要先深吸一口气,憋足了气,才能吹得响亮。

    随后,贾瑛与霍恩,还有一众工匠经过合力研究下,划出了一个风箱图纸,军器局那边经过一番试验,已经能够打造密封的铁制箱子,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笨重了些,一个铁箱子,相当于一门红夷大炮的重量了。

    设计完图之后,贾瑛又画了一个大号的喇叭形状,到时候,可以安置在风笛的发声筒上,减少声音的扩散。

    任何一项新事物的诞生,都不可能一次性成功,经过贾瑛的再次鼓起后,工匠们开始了又一次的没日没夜的试验。

    如果风笛能够打造出来,不用太远,哪怕只能在正常无风浪的海面上传播十里地,那位对于水时舰队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突破。

    对于这一点,贾瑛深信不疑。

    新组建的水师,第一批士兵壮勇已经到位,是戚耀宗从山东带来的家乡子弟,人数不少,足有三百多人。

    受乡土情结的影响,大凡将军领兵,军中必然少不了同乡子弟,就像当初贾瑛组建湘军营时,他的亲卫都是来自南疆木氏。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导致贾瑛对于水师的控制力度,可能会减弱,而戚耀宗则能牢牢掌握这支军队。

    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毕竟水师的士兵,要靠戚耀宗来训练,即便没有这些山东子弟,只要他整日待在军中,其威望自然要超过贾瑛自己。

    贾瑛对于水师虽然没什么野心,或是别的安排,可也不愿轻易为别人做了嫁衣。

    正因如此,在当初,他才会把广东、广西也加入到招募士兵的地方之列,否则一支完全由山东子弟组建的水师,那贾瑛可真就成了光杆将军,送财童子了。

    贾瑛放权给戚耀宗,也是有意试探此人的心性,若是聪明人,自然会注意到这些。

    若是不知好歹,等到水师军成的那一日,贾瑛有能力把戚耀宗推上来,也有能力再把他打回原形。

    林如海已经在从杭州赶往金陵的路上,等他一到,就该考虑送黛玉她们回京了。

    薛家那边,薛添嗣依旧还吊着一口气,贾瑛事后又去了一遭,怕也撑不了太久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