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如海的书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一直到高祖朝中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兵事,即便有一二不平之地,也都被开国一脉似饿狼一般给瓜分了!

    直到高祖朝后期,辽东经历了一次大败,开国一脉折了不少人进去,事后许多开国勋贵又被问责,降爵的降爵,流放的流放,这才导致军队之中渐渐放开一些口子,给了非开国一脉将领一些机会,不过也仅仅是机会而已!

    及至宣隆初期,又经历的机场大的兵事,这些非开国一脉的将领才渐渐崛起,部分人升至了军方的中高层,又被好事者称作是宣隆勋贵。

    这也是宣隆帝有意而为之,不过也遭到了开国一脉严厉的反扑,好一些人都被揪住了短处,连性命都搭了进去。

    如今剩下的一些人,开始是聚拢在老肃忠亲王杨烬的麾下寻求庇护,肃忠亲王薨后,这些人又被宣隆归到了忠顺王麾下。

    如今宣隆帝已经殡天,嘉德帝又必须依靠开国一脉稳固皇位,剩下的那些宣隆勋贵更是不敢与开国一脉争势!

    叶百川既有心军制改革,那就不可能再看着开国一脉继续做大,训练新兵的人选自然不能让开国一脉的人担任,起码不能是当下军方有现职的人!

    如此一来,选谁就成了问题!即便有人选,对方敢不敢接这个差事,更是个问题!

    君臣三人都明白此中的关窍,只是有些事情不适合拿到明面上来说罢了!

    嘉德心中也是有些意动的,皇帝想要坐稳江山,首要的便是兵权,若是他手中能有一支可与开过一脉相争的军队,前几日,朝中的那些官员也不敢明目张胆的逼迫他了!

    嘉德最终开口道:“辅臣的顾虑朕也明白,可叶爱卿所说之事也是事关将来的大计,此事可以考虑,但也不必着急,因势而定吧!”

    傅东莱明白,嘉德其实是心动了,不过苦于无人可用罢了!只是不知此事是好是坏!

    “今日便议到这里吧!”嘉德说道。

    二人恭敬的离开了大殿!

    不提朝中诸事,且看贾府这边如何。

    林如海的书信不止一封,而是三封!

    一封是写给贾母的,一封是给黛玉的,另外一封自然是给贾瑛无疑了!

    给黛玉的一份,不过是叙些家常,报一声安康,再多几句叮咛罢了,便是如此,也让黛玉留了好一阵眼泪!

    给贾瑛的书信,则是祝贺之意颇多,原是林如海听说金陵城的荣宁街又竖起了一座二等荣恩牌坊,上刻进士及第四字。却是贾瑛高中探花的消息,传回金陵,地方官府出资为其建造的。

    祝贺之后,又提了一些扬州的盐政之事,说着说着,便说到他自己的身体每况日下,又说一生无憾,唯有独女黛玉一人放心不下,再三托贾瑛照顾一二!末尾还嘱咐贾瑛,不必和黛玉提及他身体的状况。

    贾瑛看完来信之后,眉间微微一簇,却又瞬间恢复了平静,免得让黛玉看出端倪来,只是心中却怎么都开心不起来!

    对于黛玉的情感,他是由未见时的好奇,到熟悉后的亲近,再到相处日久后的喜爱,即便林如海不说,贾瑛也不会放任黛玉一人不管的。

    让他心里感到沉重的是林如海,虽然总共见过不过才三次,还有一次是七年之前,前后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也超不过一个月。

    可是仅这几次的见面和相处,林如海给他留下的印象却是极其深刻的。

    他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心中有些佩服这位姑老爷!

    他一身青衫中年文士打扮,身形显得有些单薄瘦弱,不论对谁,都是一副谦逊温和的态度。

    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瘦弱谦逊的文士,却在扬州做出天大的事来,给朝廷解了燃眉之急,为江南的盐政改革铺好了奠基,代价便是自己的生命!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为了自己的事业付出生命的代价的!

    唯有那些内心纯粹的人!

    这类人,向来是容易让人钦佩的!尤其是像贾瑛这种,内心存私的,或许是因为他内心里对纯粹的渴望吧!

    如今见林如海,最终是这般惨淡的结局,百年之后,连个祭奠的人都没有!

    贾瑛总觉得老天有些不公!

    相比那些整日无所事事,醉生梦死,什么都不干,甚至坏事做绝,却依旧能长命百岁的,林如海的结局属实有点惨淡了些!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