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国公、上柱国、太子少师、内阁首辅大臣!(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新任的御前司总管太监吉祥亲手捧着一块玉盘,托放着印玺、袍带、令符走到陈云甫的面前,一躬到底,双手高举。

    “请少师领受!”

    就关于对陈云甫的称呼应该选择哪一种,就这么一件事,在禅让的头天晚上,朱标可是跟陈云甫足足商量了半个时辰!

    国公是爵位,可以直呼,如徐辉祖、李景隆等人。

    上柱国是武官衔,也可以直呼上柱国。

    太子少师是文官衔,也能直呼,如百官呼李善长都是呼太师。

    最后就是实际职务的内阁首辅,可以呼陈云甫大学士,也可以呼阁老!

    最终还是陈云甫坚持选择了少师这个称呼。

    因为只有这一个称呼,是联系皇室的!

    “臣之今日都是太上皇陛下和陛下赏赐的,臣这一生,都不敢忘,故而臣最大的心愿,就是报答君恩之万一,尽心竭力为皇太子殿下成就一个盛世大明朝。”

    不负成国公之名。

    陈云甫提起一口气,再次踩着鼓乐向朱标行八拜八叩首大礼,随后才起身站在吉祥的面前,双手郑重接过玉盘,转身面向诸王、百官。

    藩王拱手、百官下腰。

    “为陛下贺、恭见少师!”

    陈云甫不复言语,捧着玉盘自两班列中踏步红毯离殿,他要去更衣了,换好衣服之后再回来。

    而在陈云甫迈步而出的过程中,哪怕是朱棡这些位亲王,都无不眼神跟随,目送出殿。

    永乐朝第一臣,配得上这个待遇。

    只有朱棣不停的跳动眼皮。

    这年号,怎么总有种冥冥之中的熟悉感?

    而继陈云甫之后,对藩王、公侯、百官的封赏便也开始依序进行。

    首先就是一众藩王,不在京的晋、燕、楚三王各加食禄三千石,在京的各加一千石。

    国公一律加一千石、侯爵一律加五百石。

    最后才是百官的晋升。

    首先当然是阁臣。

    兵部尚书齐德晋文华殿大学士,兼领兵部尚书。

    刑部尚书邵质晋华盖殿大学士,也算是重温旧梦,不再兼领刑部尚书。

    工部尚书徐本晋谨身殿大学士,不再兼领工部尚书。

    魏国公、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徐辉祖加武英殿大学士,继续兼领五军都督府事务。

    另外就是俞纶这个刚改任的都察院右都御史转而接了陈云甫的班,回归九卿序列。

    吏部左侍郎田侍郎进一级出任吏部试尚书,位列九卿。

    鸿胪寺卿黄廷出任礼部试尚书,进九卿,原礼部尚书任亨泰加太子少傅衔改领翰林院事。

    通政使司通政使蔡瑄加文渊阁大学士继续兼领通政使,位列九卿。

    调山西右布政使俞以丰出任辽东经略使。

    原辽东经略使张紞复仕,出任刑部试尚书,位列九卿。

    如此,九卿班列中,陈云甫一个人的党羽就占了五个!

    大明朝第一任陈氏内阁正式确定下来,而这一次的政治权力划分便是表明了一个信号。

    新朝,将毫无保留、全力以赴的支持陈云甫内阁,进行大刀阔斧的强力改革!

    没有任何人会拖陈云甫的后腿。

    一个目标。

    完全为国朝解决云贵湖广三省土司,坚定推进甘西、青海、辽东等新复省份的屯边大开发任务!

    于是,大明朝最年轻的太子少师、内阁首辅大臣,就此正位启航!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