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刻更是哭的撕心裂肺。

    谁都知道,此一去便是阴阳两隔了。

    “草民等,前来投案!”

    在罗三虎的带领下,这些汉子齐齐跪在辕门外叩首,含泪大呼。

    陈云甫走了出来,深深的看了眼前这几人后,走上前去亲手一个个扶起,更夸上一句。

    “是条汉子。”

    “既然你们践诺,那我自然也会践诺,去吧,回家去,挺胸抬头、正大光明的去陪家人三天,我就在这里等着你们。”

    “多谢大人。”

    众人又复叩首,再起时那罗三虎被陈云甫喊住。

    “哪个是你弟弟罗大牛?”

    罗三虎的脸上浮现几分神伤,叹道:“那日案后,大牛身受刀伤不愿治疗,跑到婶娘投江的地方自尽了。”

    为母杀人、为母自戕。

    这算是孝顺吗,属愚孝吗?

    陈云甫竟然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罗大牛,他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和人生价值观强加到别人身上,这便就不道德了。

    不言对错、不辩是非。

    那就只站在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立场上说句话吧。

    “穆千户。”

    “卑职在。”

    “去那罗李氏投江的地方,为他们母子立一个衣冠冢,就刻慈母罗李氏、孝儿罗大牛之墓,落款,文渊阁大学士陈云甫敬立!”

    陈云甫不支持罗大牛的做法,甚至有些反对,但穿着这身官衣,他便决定如此做。

    因为大明以孝立国!

    朱元璋极其推崇孝道,陈云甫当年还在都察院照磨所工作的时候,翻看过很多因孝而出现的类似罗大牛杀差的案子,除极恶劣的被明正典刑外,很多只是轻罚,事后朱元璋甚至命人去当地为孝子刻碑立名。

    而对于一些妇女能在守寡后依旧奉侍夫家高堂尽孝的,朱元璋甚至写圣旨、赐文绮吹锣打鼓的派人送过去,当地更要将这种孝顺媳妇写进县志、立碑立坊。

    这种案例太多了,多到不用举例,因为翻开洪武朝史料随意一页都能找出一个来。

    既然朱元璋推崇孝道,那陈云甫这般做法就是政治正确。

    他身为文渊阁大学士,必须跟朱元璋一条心。

    穆世群抱拳应下,即刻差人去办。

    罗三虎感动落泪,泣声道:“草民替大牛,谢过大人厚恩。”

    “去吧、去吧,都回家吧。”

    陈云甫精神头有些疲惫,叹息间摆手。

    “最后,再全一次孝道吧。”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