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此方世界现淮南(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有放过,直接啄碎吞入肚中。

    吃完灵贝的青鸾又飞回张莘的肩膀,趴下用翅膀埋着头,再也不理会众人。

    张莘见状,小声问张遂道:“二哥,这印记有什么用啊?”

    张遂有点挠头,他也不清楚,于是道:“反正没坏处,留着就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用了。”

    张莘闻言也只好点点头。转过身就去研究怎么解决那些灵贝的问题了。她可没有青鸾的本事,吃完贝肉吃贝壳,那样的话估计好处没有,人倒是要躺下了。

    正在张遂帮张莘琢磨怎样吃掉那些灵贝时,厅外传来仆从们对张阗的问候声。

    张遂几人向庭外望去,正是张阗一脸精神地牵着神情有些羞涩的傅筠的手,一路向着厅中行来。

    张遂和张莘站起身来,刘氏也要站起身,被张遂轻声劝下,安坐在首座,一脸笑意的看着走进来的两人。

    张阗两人来到刘氏面前,对着刘氏一礼,张阗道:“母亲,这位是傅筠。”

    顿了下,看了眼一脸羞涩的傅筠,用肯定的语气道:“也是我意中之人。

    五年来,我一直避谈婚事,让母亲忧心。只因我和她有五年之约,今日她履约而来,我才带她来见母亲,还望母亲不要怪罪!”

    说完,面对刘氏,跪地稽首。一旁的傅筠见状,也随着张阗拜下。

    刘氏再也坐不住了,连忙起身,连声道:“起来,起来吧孩子,母亲只有欢喜,哪会怪罪?”示意张遂和张莘将二人扶起。

    待两人起身,刘氏招呼傅筠道:“孩子,你过来这边,让我好好瞧瞧。”

    傅筠脸上虽然有些羞涩,但性格直爽大方的她并未犹豫,直接上前,来到刘氏面前,低声称呼了一声“伯母。”

    刘氏拉起她的手,仔细打量了一番,满脸笑意,直接将手腕上的玉镯取下来套在了傅筠的手腕上,道:“这个玉镯是阗儿的奶奶送给我的,现在我将它送给你,希望你们能好好的。”

    傅筠也不推迟,瞟了一眼张阗,低声道:“谢谢伯母!”

    张阗在一旁松了口气,也是满心欢喜。

    刘氏兴致很好,吩咐道:“让陈伯今日过来亲自做几个好菜,难得一家人都在,咱们晚上好好吃顿饭,好好聊聊。”

    陈伯名叫陈和,原是张家酒楼翰墨轩的掌勺大厨,年纪大了,已经在家休息了一两年,只是闲暇之时才去酒楼转转,但那手厨艺在整个昆州府都是相当有名。

    张阗闻言,给门口的仆人吩咐了一声。

    刘氏拉着傅筠不放手,对张阗张遂道:“我带小筠儿去我那里坐坐,你们两个自己去忙吧。”

    说完,招呼一旁的张莘,拉着傅筠就向内院走去。

    张阗和张遂对视一眼,张遂笑到:“大哥这下就不用再听母亲的唠叨了吧!”

    张阗苦笑道:“那些唠叨真是要人老命啊!”

    张遂哈哈笑了起来,他可是有过同样经历的,知道厉害。

    张阗对张遂道:“二弟,你随我去住处一下,有东西给你瞧瞧。”

    张遂点头答应,随着张阗来到住处。张阗从书桌里抽出一本用锦绸包裹的书籍,道:“这是筠儿送我的,说是此行之前受一道人指点,让她绕道寿县,必有大机缘。

    她听那道人指点,在寿县驻扎时,夜间一处古墓忽现毫光,筠儿到时一位头戴黄冠,身着紫绶法衣的老者将此书赠给她,说此书和她最亲近之人有缘。

    等书籍到手时,筠儿发现他们的军队突然出现在渭河之畔,距离寿县有百里之遥。询问同行之人,都表示没有去过寿县。之后傅筠也就没和同僚再次提起此事。

    今日她见我之后,就将此书给了我,说此书可能和修行有关。”

    张遂诧异道:“傅姐姐没有看其中内容吗?”

    张阗道:“当然翻阅过,但她看到的都是一些奇异的字体,一个不识。我刚刚也翻了下,上面的字倒是都认识,内容能够勉强看懂,但却读不出声,向筠儿也讲解不了其中内容。”说到此处,张阗又说了几句话。

    这几句话在张遂听来完全是一种古怪的发音,根本不知其中含义。

    张阗苦笑道:“就是如此。”

    张遂道:“也不能写出来吗?”

    张阗点点头。

    张遂道:“你自己能看懂?”

    张阗道:“可以看懂一部分,应该是修行的一些法门,还有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东西,但我从前没有接触过此类的知识,有些半懂不懂。你现在也是修行中人,我想给你瞧瞧,看能否有些帮助。”

    说着,将手中被锦绸包裹的书籍递给张遂。

    张遂也不客气,直接接过书籍,书籍落入手中的一刹那,接触书籍的右手一阵滚烫,脑海之中如洪钟响起,震得张遂头皮发麻,三个字直接浮现在脑海之中:“淮南子!”

    。

章节目录